腾讯的核心竞争力还在吗?(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44喜欢:32

上周,在腾讯跌破430,将持仓的1.5%恒生ETF都转成腾讯了,腾讯持仓42%。

这几天,看到以前关注的一些私募投资界大V开始反思2021年投资操作乃至投资体系,包括对腾讯在高位时,未预判货币政策收缩进行减持进行了反思,让我惊诧不已。

我持有腾讯仓位略超40%,能做到夜夜安然入睡。一切都在按计划操作,没什么需要反思的。

但不经意之间问自己:你持有腾讯的信心在哪里?腾讯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现在还在吗?未来能够持续吗?

发现3秒之内竟然还没有清晰回答出来。如果是茅台洋河,只要一闭上眼睛,3秒之内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就会清晰的浮现在脑海里。

虽然对腾讯目前几个板块业务比较熟悉,腾讯的书和资料也看了不少,自认为信心还是比较足,看来系统梳理还是不够。

正好以此为契机,再从头梳理下腾讯发展过程,主要从两方面:一是腾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几个最困难的坎是什么?当时如何成功度过?二是腾讯目前几个主要板块业务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到今天样子

通过以上梳理,回答腾讯20多年一路走来,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在目前形势下还在不在?未来能不能持续?

搜集资料过程中,参考借鉴了《沸腾十五年》、《沸腾新十年》、《腾讯传》、《马化腾的腾讯帝国》、《X光下看腾讯》、唐朝老师梳理的腾讯发展史。

一、腾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几个最困难的坎是什么?当时如何成功度过?靠的是什么?运气还是能力?这种支持其持续发展的东西还在吗?未来还能持续吗?


1、腾讯的QQ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1)1997年,马化腾第一次认识ICQ,被其魅力所吸引,在自己做OICQ时,并不是简单模仿,而是结合中国当时“局限条件”做了重要改变:把用户信息保存在服务器上,而不是像ICQ那样保存在客户端电脑上;用户可以添加在线好友,可以对离线好友发消息,而ICQ只能与在线好友聊天,不能随意添加好友。

这2点改变,是对中国当时用户体验的深刻洞察,当时大部分OICQ用户都是年轻人,上网都是在网吧,如果用ICQ的模式,每次在网吧登录,之前加的好友都没有了,聊天记录也没有了。

选择把聊天记录存在服务器上,随着用户增加,腾讯公司的服务器、公司资金都可能跟不上。在看不到任何未来发展前景的时候,把用户的体验放在第一位,这应该是腾讯创始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因用户快速增长,每个月要增加2台服务器,腾讯快要养不起QQ了。2000年腾讯出让40%股份,融资220万美元,IDG和电讯盈科各占20%股份。

(3)2001年春天,腾讯QQ在线用户突破100万,注册用户5000万。腾讯融资的220万美元即将用完,当时正逢互联网经济危机,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崩盘,融资变得越来越难。

两家股东中,IDG是风险投资,想找人接盘腾讯股份。马化腾找遍了当时互联网大佬,因为想不明白怎么赚钱,没有人愿意投资。电讯盈科态度暧昧,一会儿表示愿意跟进投资,过段时间又表示要等等看。

(4)在二次融资的过渡时期,两家股东各提供了100万美元的贷款(可转换债券),在公司内部谁都知道,这是救命的资金。这笔资金过后创始团队要不继续出让股份,要不自动退出。

那段时间也是马化腾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一位腾讯的创始员工有天一早去找马化腾签字,发现他是在办公室里过夜的。马化腾签完字抬头叮嘱该员工的时候,这位员工着实吓了一跳。马化腾头发蓬乱、脸色焦黄、两眼无神并布满血丝,神情极其憔悴。可以想象当时腾讯所遭遇的窘境和马化腾当时的内心压力。

(5) 2001年南非投资公司MIH的中国业务部副总裁王大为在中国寻找投资互联网的机会,发现每个网吧里电脑上上都挂着QQ,接触的几家公司总经理名片上都印着QQ号码,认为这家公司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主动找到腾讯,对腾讯估值6000万美元(较第一轮融资增长11倍)。

经过谈判, MIH接手了电讯盈科20%和IDG的12.8%股份,2002年6月MIH以接近1亿的估值水平花1200万美元从腾讯创始人团队买入13.5%的股份,腾讯股权结构变成创业团队46.5%、MIH占46.3%。

2004年6月份腾讯上市前与腾讯创始人团队一起回购了IDG 剩下7.2%股份,MIH与创业团队各持股50%。

这是腾讯经历的第一次困境,造成它的原因是QQ在设计的时候就不愿牺牲用户体验,即使在看到不任何从QQ上获得收入的情况下,把压力放在公司服务器和资金上,哪怕是快要活不下去了,也从没有妥协的想法。

MIH的出现多少有点偶然性,如果当时没有MIH的出现,会有MAH、MBH、MCH出现来救腾讯于危难之间吗?很难说。在当时纳斯达克崩盘、QQ看不到盈利希望的背景下,在中国MIH这种投资者是可遇而不可求。MIH没有出现,腾讯的QQ也可能挺不过这个关口,成为当年千千万万个其它创业项目中一员,被人们所淡忘。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体现出来的对用户体验的深刻洞察把用户体验始终放在第一位这2点,马化腾创始团队即使没有做成QQ,在后来的互联网发展大潮中,应该也干出另一番事业。

为什么这么说?当时模仿ICQ做类似项目的不止腾讯一家,但是做大的只有腾讯,一方面是对中国当时互联网用户“局限条件”的深刻理解,这属于在业务能力超强的层面,另一方面,在具备深刻洞察用户体验的能力上,能做到始终把它放在第一位,属于价值观方面:利润不向价值观妥协。做到这点也非常不容易,道理说起来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同时具备这2点能力的,在2000年那个互联网发展大潮才刚刚开始的年代,是无论如何也埋没不了的。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种价值观和做事方式,在后续即时通讯QQ换代接力的微信上,张小龙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2、QQ号注册收费,第一次舆论危机

(1)2001年,腾讯的QQ客户端产品开发部看到无线业务部门通过与移动梦网合作,通过短信业务每月有百万元入账,开始推进几种通过QQ获得收入模式:

广告。QQ用户年龄大多在25以下,客户投放广告虽然曝光次数高,但是用户商品购买力低,虽然2000年12月最高一个月达到150万元,但之后愿意投的用户少得可怜。

会员制。会员费每月10元 ,可以选一个靓号,享受一些非会员没有的服务。半年时间只有3000个用户,非常尴尬的失败了。

企业服务。向企业提供收费的BQQ版本,业绩也非常惨淡。之后10年,腾讯在企业商用市场上也碌碌无为。

QQ号码注册收费。2001年,腾讯的QQ号码开始变相收费注册:用户通过网络免费注册QQ号,几乎不会成功,只能通过声讯台或者短信方式才能顺利注册。

(2) 2001年七八月,网络舆论声讨收费注册行为,指责腾讯作死;2002年3月,腾讯推出“QQ行靓号地带”,每月2元,可以自选号码,9月向全国推广,免费号码基本停止发放。

(3) 腾讯内部针对收费也有不同意见,马化腾坚持收费策略:刚拿到MIH投资,移动梦网业务才有起色,如果未来QQ找不到确定的盈利模式,腾讯不是被骂死,而是会因为找不到盈利模式而失血而死。

(4) 腾讯的收费战略,招来大批竞争对手。9月,朗玛UC上线,3个月内注册用户突破800万;同时,各大网站纷纷推出自己的即时聊天工具:网易泡泡、新浪聊聊吧、搜狐我找你、雅虎通、263的E话通、Tom的skype……,市面上一时出现了30多款同类产品。

(5)2003年6至8月,腾讯如梦初醒,重新开放号码的免费注册通道。

这次危机来源于腾讯对QQ获得收入模式的一次尝试,在当时情况下,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摸着石头过河,实施后发现QQ号收费注册有可能动摇QQ用户根基,及时改错。这是腾讯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必经之路,在马化腾看来,当时虽然移动梦网短信业务也能带来不错的收入,但是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未来命运不掌控在自己手里,渴望有大量用户的QQ能够为企业带来内生收入,长期生存才有保障。


3、政策打击短信业务、直至被中国移动踢出系统的危机

(1)2004年315晚会,三大电信商的短信相关业务成为批判总靶子,涉黄、涉骗、暴力信息、引诱订阅、甚至直接明抢扣费,一时引发巨大的舆论压力。

(2)2004年4月19日,信息产业部发布《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整顿混乱的短信市场;2004年6月15日,信息产业部发布《关于开展移动短信服务自查自纠活动的通知》,正式实施行业整顿。

(3)2004年6月16日,腾讯上市,出让公司约25%股份,发行4.2亿股新股,发行价3.7港币,折合公司估值约60亿港币。

(4)2004年6月底,在美国上市的网易率先披露整顿后果,二季度短信服务收入环比猛挫37%~41%。2005年腾讯的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同比2004年下降19.3%。互联网增值服务同比增长79.2%,总收入增长24.7%。

(5)2004年10月,中国移动强制性要求腾讯重签协议,大幅降低腾讯在移动梦网业务中的分账,否则终止合作。根据新协议,腾讯年净利润将锐降数千万元。

(6)2006年初,中国移动开发出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飞信”,直指腾讯的核心资产“移动QQ”(移动QQ占腾讯全部短信用户的七成左右),并向腾讯发出通牒:第一,移动QQ和飞信进行业务合并,否则把移动QQ从移动梦网业务中剔除;第二,整个QQ体系和飞信实现互联互通。

(7)2006年6月,飞信正式推出,同时宣布,移动QQ业务2006年12月31日停止合作。

(8)2006年内,腾讯转而寻求与联通的合作被拒绝。因为联通也即将发布属于自己的即时通讯工具“超信”;

(9)被逼之下,腾讯自立门户,放弃和移动联通的合作,腾讯随后推出了基于 IP 技术的手机 QQ :在手机上装一个 QQ 软件,用户就可以通过 GPRS 网络使用QQ服务。与飞信 QQ 按短信收费不同,手机 QQ 是以流量计费,其用户通过手机 QQ 聊天产生的流量费用收人全归中国移动所有。

(10)2006年无线增值业务在总收入中占比,由2004年的55.6%,2005年的36.3%,下降至2006年的25%

对SP业务的快速下降,腾讯无线部门提出可以借鉴TOM等公司搞类似声讯台等灰色业务增加收入,通过在体系外设立公司来隔离对本公司影响,遭到马化腾的坚决制止, 该部门负责人离职。

(11)2007年6月5日,飞信正式商用,中国移动提出的飞信和 QQ 互联互通的方案遭到腾讯的拒绝。

此时的腾讯互联网增值服务除了短信外,还有一个重要部分来自于QQ秀、QQ宠物。

这一次危机中, 腾讯最终还是被电信运营商们抛弃,一个寄生在别人体系中赚大钱的生意注定是不能长久的。马化腾在移动梦网短信业务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探索开辟其他获得收入的可能,经过努力,有失败的,如QQ号注册收费;也有很多成功的,如在2003年上线的QQ秀项目,半年就有500万人购买,人均花费5元,正是这种未雨绸缪的长期视角危机感,让腾讯经历被电信运营商抛弃后,基本没伤筋动骨。

未完待续......

精彩讨论

Millennia_LFC2022-02-28 14:11

你这完全是在超别人作业 还分析个锤子呀

穿梭光年2022-02-28 15:29

和老唐完全一样了

全部讨论

2022-02-28 14:11

你这完全是在超别人作业 还分析个锤子呀

2022-02-28 15:29

和老唐完全一样了

2022-02-28 20:18

讨论已被 瞅地的农民 删除

2022-02-28 14:40

讨论已被 瞅地的农民 删除

2022-03-01 08:56

还以为老唐写的

2022-03-01 08:41

就想清楚一句就行:腾讯未来的增长空间何在?不要抄所谓的大V作业。很多大V高享过去国家高速发展红利超额收益了,但本质和过去只要买房就大赚的原因实质一样,但不要把运气当能力,实际上这几年很多幸存者偏差的大V投资收益惨不忍睹,很多真实投资水平只是“呵呵”,其能力圈就是没有能力圈。更为可悲可恨的是,如今的很多大V已经摇身一变成为靠“打赏、流量、广告”吸金了,而股票投资只是一个护身符而已。只是苦了很多跟随的“小白”被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2022-02-28 21:36

已关注,继续更新,写的很好

2022-02-28 16:17

抄作业就不要说是独立分析了

2022-02-28 13:59

洋河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022-03-01 01:06

老大不让你过40%,非不听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