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进入三甲,销量呢?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2

阅读要点:

1、据第三方数据,二季度至少有两家医药企业PD-1单月销售过3亿。

2、君实生物曾给出指引,2024年-2026年,在国内销售保持连续年增长50%。也就是2024年pd1销售13.8亿,2025年20.7亿,2026年进入国内前三。

6月25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公示,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该药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PD-L1阳性(CPS≥1)的初治转移或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

这是君实生物PD-1在国内获批的第十项适应症,数量挤进前三甲。头两名是获批12项适应症的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和14项的默沙东K药。

2023年替雷利珠销售为38亿元。信达生物28亿元。康方生物pd1双抗13.6亿元。复宏汉霖11.2亿元。君实生物9.2亿元。恒瑞医药没有披露数据,预计销售20亿元以上。

君实完成指引,并不是没有机会。

2024年新增三个适应症进入医保,肺癌围手术期、肾癌、三阴乳腺癌这三个独家适应症获批。小细胞肺癌也在6月获批。这足可以保证2023年完成销量的较大幅度增长。

此次批准的适应症标志着中国首个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免疫治疗的里程碑。全球乳腺癌每年新增病例数高达226万,死亡病例数达到68万,位居全球癌症发病率之首。在中国,乳腺癌年新增病例数为42万,死亡病例数为12万,分别占全球总数的18.4%和17.1%。三阴性乳腺癌(TNBC)在所有乳腺癌中占比约10-15%,以其高度侵袭性、高复发率和较差的预后而著称。晚期TNBC对传统的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反应不佳,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案。目前,中国对TNBC的治疗主要依赖化疗,但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化疗,其疗效均不尽人意,中位生存期大约为9至12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30%。特瑞普利单抗的引入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疾病控制手段,在TORCHLIGHT研究中,意向治疗(ITT)人群的总生存期超过30个月,3年总生存率接近50%,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希望和治愈可能性。

特瑞普利单抗在肺癌围手术期适应症的获批,标志着其治疗范围从晚期向早期肿瘤患者扩展。这一全球首创的"3+1+13"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术期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病理完全缓解(pCR)和主要病理缓解(MPR)率,分别达到单纯化疗组的25倍和6倍,同时提高了R0切除率,且未增加手术风险。术后补充的1周期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以及一年的特瑞普利单抗维持治疗,进一步清除了微小残留病灶,使未达到pCR的患者也能显著获益,其中无病生存期(EFS)的风险比(HR)降至0.40,为目前报道的最低值。随着这一适应症的获批,预计将显著改善中国III期NSCL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为患者带来更高的治愈机会,并有望提升我国NSCLC的整体治疗水平,树立围术期治疗的新标准。

肾癌适应症同样是中国首个获批的免疫疗法。肾癌是全球泌尿系统第三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肾细胞癌(RCC)占全部肾癌病例的80%~90%。据统计,2022年中国肾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约为7.7万例和4.6万例。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至20%。在PD-(L)1抑制剂普遍昂贵的治疗成本中,特瑞普利单抗以亲民的价格策略脱颖而出,每周期治疗费用仅为2438元,首周期费用仅为同类药品的4.5%至14.5%,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经济的治疗选择。

2025年新增四个适应症进入医保,一线肝癌和食管鳞癌围手术期获批。预计将重现2024年的增长故事。

过去两年,联席CEO李聪把销售从4亿提到9.2亿。前段时间,来自恒瑞医药肿瘤事业部总经理王行远履新,如虎添翼,将助力销售目标的早日完成。

特瑞普利的全球布局预计显著提升市场弹性。特瑞普利单抗已于2023年10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正式上市,其两项适应症均获批准,全面覆盖了晚期鼻咽癌的治疗领域。进入2024年1月,公司的合作伙伴Coherus宣布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市场正式启动商业化销售。此外,公司正积极推进特瑞普利单抗在海外市场的上市申请,英国、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南非等均已接受了该药物的上市申请。

生物医药领域,君实生物所面临的挑战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在商业化过程中遭遇挫折,这也只是暂时的低谷。关键在于迅速调整,重燃内在的信心之火,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现出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

在这条充满变数的赛道上,每一次的跌倒都是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重新出发都是向成功迈进的一步。

$君实生物-U(SH688180)$ $君实生物(01877)$

全部讨论

06-26 17:12

希望君实股价开启长红模式

06-26 19:34

君实要能单月销售3亿,那就牛了。

06-26 20:26

数量进入三甲,销量呢?

06-27 14:38

今年都是大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