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6回复:39喜欢:1
行者老兄,能否帮忙仔细分析一下上海医药的负债问题,最近它的负债越来越多了,财务方面实在是不行,麻烦了!谢谢!

全部讨论

这个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关心,争议也比较大,最近甚至有人用来和房地产行业的高杠杆对比。如果你单看上海医药,从绝对数值来说,目前负债率63.84%确实算是比较高,但是如果你对比一下另外三个医药流通行业里同为头部企业的最新负债情况: 国药控股(72.94%),华润医药(63.99%),九州通(67.97%)。你会发现原来上海医药的负债率是最低的,这说明并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而且全行业都具备了高负债率的特征,而绝对份额的龙头国药的负债率更是高达70%+,这也是它规模增长最快最大的原因之一。另外,你说到的上海医药最近的负债原来越多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自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就维持这个负债率几乎没变化。唯一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很多的负债从长期负债变成了短期负债,增加了短期偿债的压力,所以最近上海医药也准备发行长期债来替换短期债。但是如果你再次细心去看其他几个头部竞争企业,他们也是有同样的长债变短债现象。分析下来,这肯定不是一个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既然是行业性的问题,那么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主要还是因为医保基金,医院和医药商业公司之间的三角债造成的。医保到医院有一个周期,而医院到企业也有一个付款周期,通常医院到企业这个周期是影响最大的,普遍在6到12个月不等,因为医院很多情况下是负债经营,加上日常也需要很多运营资金,占用企业资金为自身周转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就这样企业被迫形成了大量的应收货款,所以企业流动性负债面临的风险主要就是来自于医保和医院。

医药流通企业的买方是医保和医院,最近很多人喜欢用房地产行业资不抵债来类比流通企业存在的风险,而实际上房地产行业因消费需求大幅下降造成的回款问题是有本质区别的,房地产企业出现的危机是因为房价被投资资金炒高后需求已经大幅下降,加上政策压制,交易量断崖式下降,流动性没了,而房企一直以来却用了非常大的杠杆囤地,收入已经没法覆盖负债了,房价上升预期没了,投资客退场,刚需买不起,自然流动性就没了,周转肯定就出大问题了。而医药流通企业回款面对的主要风险是医保没钱,或者医院不给钱,而这两个机构都算是有政府背书的成分,他们也明白企业如果因为收不到款而倒下,将对患者甚至社会带来多大的连锁影响,所以这种带半公共事业属性的行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保障的,这么多年以来行业绝大部分情况都是更多出现有拖无欠的状况,但是这长周期的周转都是足以够绝大多数企业喝一壶的,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现金流已经很难应对这种方式。所以,目前行业逐渐出现中小企业退出的趋势。另外,最近有不少省份试点医保基金直接和企业结算货款的方式,这种试图解决三角债,压缩流通环节,挤干带金销售的政策应该会大大缩短企业回款周期,但是最后带来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观察,因为这种直接结算的方式也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货品出现质量问题涉及退换问题,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对账等等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医保基金能否保证及时结清货款也是存在怀疑。

总而言之,目前行业整体就是这个属性,回款慢造成大量应收货款,所以企业要保持正常运转,甚至预防突发的回款状况,需要进行大量融资,储备大量现金,这就出现了大家经常质疑的大存大贷的情况。这种商业模式很多投资者不喜欢并且敬而远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正是这种模式目前大量中小企业退出,头部企业的的市场份额正在快速提升。能理解这种行业常态化可能会包容和承受这种风险下,预期行业未来可能出现寡头垄断格局带来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未来可能出现的回款周期改善,在估值比较充分反应悲观预期的情况下带来一些博弈的机会。如果还是担心未来医保医院付款压力,担心应收货款,高存货,高负债率等可能造成现金流压力,那么选择保守一些也是可以的。$上海医药(02607)$ $上海医药(SH6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