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们的教育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生而为人,我们这代人接受的教育,大多是重理轻文的。八十年代搞建设,科教兴国,不需要搞政治的,不需要搞文艺的,我们需要的是大批的工程师。于是教育机器开始大量地生产“人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万事皆有周期,当我们真正从数理化流水线上下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八九十年代,而是面临工程人才的红海,理工科大学生只能去当码农,丝毫没有了天之骄子的感觉。

最近我一直在反思我们接受的教育到底有多少成功的地方,又有多少问题。毋庸置疑,在我们的学生年代,只有学好数理化,才能算个真正的好学生。即便你长于文学语言,爱好历史哲学,过不了代数几何的关,什么都不是。在我们的课程设计里,文科除了语文和英语两门语言学科,历史、地理、政治、哲学、艺术都只是停留在认知了解的层面,即只须记忆即可的东西。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我们当年的历史教育,是如何为了考试,一遍遍背诵那些政治正确的,不需要任何思考的,整段整段干巴巴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结论。历史是一门傻瓜都能学习的学科,只需要死记硬背。语文侧重于语法和文字的记诵与练习,文学素养的培育只是一种不可量化、无法评估的东西,最可笑的是阅读理解题中,关于对文字的艺术感知,简直就是用模具去铸造学生的感知,让他们感知的不是美,不是千人千面的艺术触觉,而是如代数般的精确计算,文艺教育的荒谬,于此为甚。

站在时代的角度,对工程人才的渴求,把我们的教育系统打造成生产力的流水线,把传统的人文因子彻底地抛弃,这是对文革以来乃至千年以来的人文教育的传统的一次大反转,我们的国人在物质文明发展的路上狂奔,已经看不清自己的历史的根在哪里。我们古人的教育,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轻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经验归纳,轻逻辑演绎,重伦理道德,轻科学探索,在我们这一代的矫枉过正之后,或许会呈现另一番面貌。在我学习的学校里,大家奉为人杰的,是那些题王,那些理科状元,那些奥数冠军。在古代,大学一词,是明明德,是亲民,是止于至善,是如何趋善,而非求真;是如何处理纲常伦理,而非探索自然;我们的K12教育摒弃了这一切,只为了计分栏里的数理化指标,只为了量化过的分数线。从这种K12教育流水线上走入大学的青年,如何会有人文的精神?

最可悲的是,当我们从流水线上走入社会的时候,工程人才已经略带产能过剩的迹象。社会岗位需要的,不是那些工程学的次品人才,而是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文字处理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组织筹划的能力,这些很多恰恰是人文教育能够给予的东西。于是专业不对口,学不能致用,造成大量的学习资源的浪费。有人说,当代最最浪费的事情,莫过于中国人的全民学英语。此言未必没有道理。一门语言,学而不能用,学而无处用,学而终身无所用,在我们的新科举里又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其对民族人才资源的浪费,是何等的惊人,何等的悖谬!

试想想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曾经学习的东西,有多少关联,我们曾经熬油般孜孜以求的那些分数,那些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多大俾益?你可还记得那些等差数列三角函数?还用得上那些天体轨道计算公式?还记得那些化学方程式配平?这些新时代的科举,造就了多少高精尖的工程人才和科学精英?或许他们折戟于漫漫应试教育的途中,出来才发现自己的人生职业原来与这些东西毫无干系?社会与学校的脱节,一至于斯!

可见时代的鞭子,会催逼微芥般的个人难以阻挡地奔往时代需要的地方。希望我的孩子,能走上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