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瑞和康借壳天兴仪表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4

贝瑞和康在2016年12月宣布借壳天兴仪表上市,自消息公布,天兴仪表股价至今已经翻倍。

一、企业历史

贝瑞和康创立于2010年5月,创始人有华大背景,企业初创定位于NIPT(产前无创诊断,主要是遗传病的诊断,例:唐氏综合症),A轮投资人君联资本,在2010年年底和2011年中旬与湖南湘雅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开展临床试验,获得成功,并在2011年3月获得湖南省得临床试点准入资格,企业以此为基础,迅速开始了全国的布局,与华大基因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服务提供商。企业在2013年获得启明创投的B轮投资。

2014年2月,CFDA和卫计委叫停市面上所有的NIPT项目,开始对行业乱象进行整顿调查,并要求所有的NIPT产品要审批注册,整个行业进入寒冬,企业失去了利润空间。贝瑞和康进入蛰伏期,企业据此机会实施产品的转型,由医院取样送到企业检测,转变为卖检测仪器和试剂为主,一举实现产品的规模化推广。(目前NIPT行业说白了,也是IVD行业)

2015年,政策对该项目进行开放,同时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出台,意味着该行业进入监管规范时代,贝瑞和康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和推广。

2016年,贝瑞和康布局肿瘤诊断,与NIPT检测诊断形成两个点。

2016年年底,贝瑞和康上市。

二、贝瑞和康和同行业比较

贝瑞和康从产品来看,目前只有NIPT,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企业的短板也在这里,只有NIPT,随着进入企业的数量增多,贝瑞和康后期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就我接触的企业中,大量的初创企业在涌入这个行业,目前贝瑞和康比较的最多的是华大基因,华大基因这家企业后面会写专题,华大是做全产业链布局,从谋划上,华大基因盘子大,上中下游都有团队,被称为生物界的“富士康”。

在我看来,华大基因这种全局布局的模式,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存在,产前诊断,是目前基因检测能够产业化的重要支柱,其他基因检测还没有实现产业化,受制于技术发展。就目前来看,谁能降低检测样本的价格,检测时间,谁就能打赢这场NIPT的战役,从检测仪器来看,国内用词是和国外联合开发,在我看来,基因检测的仪器,说白了就是美国的Life和illumina两家公司的竞争,国内在这一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现在来看,华大在上游的投入强于贝瑞和康,从长期来看,而能改写这种竞争格局的华大的胜率要大一些,短期来看贝瑞和康优势明显,华大营销优势不大,贝瑞和康显然更加市场化,对两家企业的发展仍需要长期的追踪方能把握。

除此以外,广州的达安基因,浙江的迪安诊断等都在NIPT领域展开竞争,这块有白热化的趋势,但市场那么大,社会科技水平也在发展,未来谁也说不好。

三、企业估值和前景

贝瑞和康,借壳上市,估值43亿,溢价3.5倍,2015年的D轮融资估值高达100亿,2016年1月对增资方案调整后,估值仍达近91亿,接盘方成本33.33元人民币每股,锁期3年。对借壳的资本运作不做点评,感兴趣的可以研究研究下重组方案,非常精简却是非常好的案例,不光实现了被借壳方的套现需求,而且完成了股权稀释和筹码的分割。

市场对华大基因估值是千亿市值,这块市场确实是一片蓝海,而且现在露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这块的发展取决于技术进步,技术瓶颈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个领域,一个细分的诊断产品就可以成就一家企业,这个行业长期享受高溢价,也是这一块的科研水平不够,所以长期伴随着的也是监管政策的反复(细胞治疗就是一个例子),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其他的只能且走且看。

全部讨论

2017-01-08 23:33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