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经营分析-关键零部件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供应端:

成本:

固定成本:同水准的不同品牌在同一国家的工厂,固定成本基本相同,材料及锻造车削的供应商也基本相同,想取得更低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对材料安全余量的把控、生产稳定后的供应商国产化的速度。

浮动成本:同水准的不同品牌在同一国家的工厂,浮动成本可能不同,人员工资在同一水平,设备投资和折旧可能不同。想取得更低的成本主要取决于更有经验的生产,在各个流程中降低废品率,以更高效的方式生产。

工装模具成本:同水准的不同品牌,个人猜测工装模具成本在同一水平。因工装模具成本远远高于轴承成本,所以订单生产量是平摊此成本的关键。这是决定轴承成本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

成本以外:

同水准的不同品牌,在不同的种类的轴承供应上各有优势。(不同型号的批量集中生产,交货期,安全库存设置)

销售端:

技术:

如果可以成功推荐客户选用我们的技术方案,则会给我们带来巨大优势。实际上各种类型的使用方案都可以解决客户的问题,但因我们推荐的是最擅长的产品和使用方案,这样我们在供应端(生产、成本、交期、库存)的优势都会发挥出来,在技术端的经验(使用先例、安全余量等)也可以以优势来服务客户,同时竞争对手在后续以相同的产品替换我们时也会也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甚至是计算不通过,相当于被迫用弱势产品来替换我们的强势产品。

商务:

成为客户的100%份额或主要份额供应商后,只要我们不出问题则客户不愿轻易更换品牌,这是第一道壁垒。

因我们的订单量最大且是首次合作就用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工装模具费可从时间上比对手更早的开始摊销,同时因订单生产量最大,单件成本摊销会低于对手,即使遇到价格竞争我们也会有成本优势,同时更高的利润可以给客户更好的服务,这是第二道壁垒。

客户切换供应商的目的为降本,需要一定的价差20%左右,这个价差的天然要求再加上对手高于我们的成本,很可能会让对手无利可图,主动停止放弃进攻,这是第三道壁垒。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