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ad转发:0回复:6喜欢:2
$江山股份(SH600389)$ $新安股份(SH600596)$ $扬农化工(SH600486)$
江山股份翻前过牌 解铃还须系铃人
宏观 中观 微观
这次做化工 和叙事套利 信息进入没关系了 不是叙事的逻辑
宏观:所以宏观没什么大的逻辑 宏观的小逻辑是涨价。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产品涨价了 这算一种宏观逻辑外推吗?另外的宏观对比:是否可以对标有色呢 哪怕是打折的有色呢。实际上这几年的有色行情 更多是供给推动的 需求变化很有限 有色品种的供给 其实都是伪命题 价格好 怎么都能扩产 改建哪怕都可以 在短时间几个月有的品种都可以
化工的最大约束就是产能多 如果化工像有色一样 开始走限产保价的路线 有色一样的全球联动 那么宏观逻辑就会重复 当然化工本身和有色就有本质区别 产业环节不一样 偏向中游 所以宏观不是叙事
中观:其实上面说的就是中观 中观化工的周期是怎样的呢 直接复制数据
首先看下化工当前配置的胜率,2023年化工整体PB是1.82x,行业ROE为6.73%,这种PB和ROE双底的情况此前只有2019年出现过,而2019年化工ROE相较于2018年虽有所下降,但PB是抬升的,因此2019年并非PB和ROE的双底,体现了一定的反身性。对于化工这种周期性行业,应该用动态的思维考虑,业绩底部抬估值,业绩顶部杀估值,但2023年化工并没有体现这样的反身性。市场采取静态的估值,说明对ROE的回暖缺乏信心。2024Q1化工板块年化ROE好于2023年,季度ROE环比23Q4有明显好转,已经隐约出现ROE的拐点,但PB却进一步下行到1.73x,这只能说明市场的定价出现了偏差。从供需角度,我们判断市场预期过于悲观,理论上在周期反转之时,PB会领先ROE,一旦市场认识到化工整体ROE开始回暖,则PB修复速度会比ROE更快,这就是化工当前配置胜率的问题。
供给的反抗:
我们追踪的化工品价差数据已经比2016年周期底部更低,只好于2020年疫情发生时的价差,和2022Q4及2023Q3情况类似。回顾2022Q4和2023Q3化工惨烈的行情,这么差的盈利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供给的反抗,比如2023Q3出现醋酸的集中检修,双氧水的爆炸事故,辛醇的检修和草甘膦的厂家联手挺价等,这是典型盈利底部行业自救的情形。但2023Q3是一次失败的供给的反抗,虽然短期供给的扰动使价格有上行的突破口,但若需求无法支撑,则最终价格依然会回落,所以2023Q4涨价品种的价格均已回落。再来看下2024Q2的状况,从供给反抗的角度,现在比2023Q3更加严重,主要体现在不仅是国内公司联手挺价,还出现很多海外供给的退出。我们统计过类似事件,海外供给扰动典型情况是TMA海外装置因盈利性较差而永久出清、北美两套MDI装置检修;国内产能出清包括浙江医药类胡萝卜素车间事故、英威达己二腈检修、萧山化纤工厂停产检修等事件。若将该类事件作为一个主题去看,则该主题的强弱由低到高是国内联手挺价、国内产能出清和海外产能出清。当然判断胜率还要结合产品的国内集中度,国内集中度越高,这类事件的胜率和赔率都会更加可观。
海外库存周期:
无论从基本面还是交易角度看,供给的反抗是提供了阻力最小的方向,但如果我们不局限于主题的炒作,而希望看到未来整体化工的ROE回升,那么还要得到需求端的确认。
过往我们对需求的判断往往采用中国地产和美国库存周期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给我们带来过去8年非常规整的库存周期。如2016年被动去库,2017年主动补库,2018年被动补库,2019年主动去库,2020年被动去库,2021年主动补库,2022年被动补库,2023年主动去库。在规整的库存周期波动过程中,化工的配置是比较有规律性的,复苏时配白马,过热时配弹性,衰退时配刚需,萧条时配白马和下游制品。但如果只看地产和美国库存周期,当下地产预期并不乐观,美国又或要与中国脱钩,因此很多人做出较为悲观的解读,这一定程度是化工乃至中国制造业PB偏低的原因。
假设不对国内边际进行预测,先来看美国的情况。美国各行业去库和补库的进度不同,当前美国比较多的行业是还在补库的。例如美国轮胎自2023年年中开启主动补库,去年轮胎板块盈利很好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美国2023年中开启补库带来的困境反转。除轮胎之外,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自2023Q4已出现出口端的回暖,这一趋势在2024Q1得以延续;维生素和甜味剂多个品种在2024Q1出现出口量同环比的增长;农药经历了2022下半年及2023全年的去库后,在2024Q1销售量开始回暖,说明海外有去库完毕开始补库的趋势;美国纺织服装的补库有望在2024年启动。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一个行业盈利处在底部,或供给出现扰动,而需求端得到海外补库周期的加持,则至少未来2-3个季度该行业的盈利或可有所改善,这就不仅仅是在博弈短期供给扰动的主题,有了需求的加持后,供给的扰动带来价格反弹的持续性也会更好。
亚非拉需求边际:
补库和去库的影响通常是2-3个季度的边际上行,如果考虑2-3年的趋势,则需要把目光投向亚非拉。很多人会将这轮周期和2013年做对比,2013年同样供给过剩,且中美需求不共振,所以2013年后两年内化工行业表现低迷,这是大家对于化工行业乃至中国制造业的担忧。但我认为相较于2013年,目前最大的变化是亚非拉的需求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2014年,中国出口总额里,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合计占比45.5%,东盟、拉美、非洲、印度、俄罗斯合计占比27.8%,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因此当时需求端只需关注中国地产和美国库存周期。但2023年出口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出口总额里,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合计占比38.4%,东盟、拉美、非洲、印度、俄罗斯合计占比34.6%,意味着亚非拉和欧美日韩的份额几乎可比,因此亚非拉是目前不得不考虑的新变量,这会扭转我们对于很多产品的需求预期。《奥斯曼帝国的复仇》里提到,相比发达国家,单位GDP对亚非拉国家实物需求的拉动更加显著。因为对于亚非拉国家,当人均收入水平超过1000美金时,大多数人们会从没有电视机转向购买电视机,对于手机这一收入水平大约在2500美元,对于汽车在10000美元;而对于欧美国家的人来说,在年收入水平超过4万美金时,单位GDP增长带来的边际需求更多体现在保险、金融等服务业的需求,这意味着向亚非拉国家出口的金额或许略低于欧美日韩,但对实物或化工品的拉动可能更高。
中观的产业 供给 roe pb 政策 这些扰动要开始了
微观:化工品的价格在低位 因为做的就是价格 所以价格越低 本身就代表了进攻性 和防御性 解铃还须系铃人
微观又包括股价的微观:很多化工股 跌了多年底部周线放堆量 如果你相信市场 市场告诉你了 有事情在发生
如果你不信市场 那就买便宜价格
所以你无论信与不信 化工股都告诉你好的信号出现了
顶层逻辑还是一样的:慢打 拿3-6个月 在草甘膦相对低位 股价相对低位 pb roe相对低位 等待宏产业的多个因子 等待中观的多个因子 形成量变到质变 最终讲起来化工宏观的故事 就像有色

全部讨论

05-23 21:14

还是要大家都投诉,大陆封了,他要气死了

江山股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