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跃进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喜欢:5
我提供一个思路给你思考一下,比如2023年机场客流量只有2019年的79%,根据补充协议只能拿提点,结果当年由于疫情大大好转,大家报复性消费,提点都比保底拿的多,2024年疫情全面结束,客流量超过了2019年,机场免税业务创出新高,这时候机场是拿保底还是提点,我预计疫情结束就会重新签合同,因为疫情下签的合同大概率适用于疫情期间,否则在法律上就属于显失公平而无效,问题的主要就是很有可能疫情很久才结束,有可能2025年客流量都达不到2019的80%,所以不确定性很大,买的只能赌疫情尽快结束,明年疫情如果结束的话,今天跌停买进的都有价值。

热门回复

2021-02-02 12:36

这些不重要,想想去哪里找点钱回来,好补仓

2021-02-02 08:25

这叫显失公平?难道不是情势变更?

2021-02-02 00:12

没错疫情一结束,这合同大概率会重签。只不过低预期会持续到那时

2021-02-02 00:02

看明天跌不跌停,资金说了才算

你是律师?你的解读完全错了。不要自欺欺人了

2021-02-01 23:53

我觉得从法律的角度,正常的解读应该是客流量没到19的80%卖出去多少给多少,如果超出19年的80%如果你中免声音还是不好,但是我要保底,因为补充协议只是补充主合同没有约定的或者是突发情况所遇到的,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核心还是看疫情。

超区间就按当年保底数封顶,合同里写的清清楚楚。另外主协议没作废,只是修改了计费规则,上机吃了大亏。

2021-02-01 22:45

/其实我有2点觉得是大家容易发生歧义的!第一,如果超出那个区间人数不作解释的话,万一真有超出怎么计算?如果补充协议不做约定是不是就是参照主协议?否则这协议理论上有发生协议以外的情况发生,就没办法形成闭环。第二点,人均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假设主协议作废,那五年时间全部以人数作为唯一参考标准而不考虑总消费额,那是吃了大亏的。正常情况下人均消费额和人流都是双增长的。总之,作为普通人也不可能去和对方签个封顶协议,就算现实中可以做不到但是不能抹杀理论上超额的可能性!签协议肯定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抛开主协议,单从这份协议出发去理解就会有很多争议或者歧义,也会有我们都能想得到的情况不在这份协议里说明的方面。而且董秘也不出面澄清或解释,也感觉很奇怪!

2021-02-01 22:42

25年达不到19年,这是悲观过头了,23年就该达到19年水平了

提点改成按照2019年人均消费来算了,报复性消费增加的收益都是中免的,好好读公告吧[吐血][吐血][吐血][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