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转发

七年坚守,只等花开
2016-10-24 姚斌 pubanyaobin

题记:在20世纪80年代股市兴旺的5年中,股票年均涨幅26.3%,遵守纪律坚持计划的投资者,获得几倍或更多的收益,但这些收益绝大部分来自于40天。若你在这40天中离开了股市,以图避开回调,那么你只能得到4.3%的收益。


据说有一种蝉,在地下蛰伏的时间会长达十七年,然后才化羽破土而出,求得一夏之光明。但是,为了等待一个汹涌澎湃的牛市,却不一定需要花费那么长久的时间。

实证研究,一般情况下,从一个牛市的结束,再到另一个牛市的开始,大致需要六至八年。牛市时股票价值通常都高估得吓人,因此实在不值得买。只有熊市时股票价值才会严重低估,因此最值得买。买股票就应该在最没有人买的时候买,因为那时最便宜。卖股票就应该在最有人买的时候卖,因为那时最合算。其实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符合基本的常识。然而因为人性的缺陷,使得大部分人选择在熊市时放弃,而在牛市时参与。逆向思维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做与众相同的事情,一般只会得到与众相同的结果。只有做与众不同的事情,才有可能得到与众不同的结果。

买在血流成河之时,卖在群情激昂之日。熊市时,最需要做的是将现金转换为股票,做一个股票的净买家。当然,其前提必须是所投资的标的有足够的便宜,其股价至少下跌70%甚至90%以上。牛市时,最需要做的是将股票转换为现金,做一个股票的净卖家。必须注意的是,买进时应该遵循逐步买进的策略,这个过程可能长达数月甚至几年。卖出时也应该遵循逐步卖出的策略,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数月甚至一年。一旦我们持有时,就必须选择坚守。只有所选择的公司品质优良,就应该无惧市场的波动。它可能几年不涨,但是公司如果一直实施优厚的分红,获得高于银行利率,其效果同样惊人。而一旦我们卖出时,就必须选择等待。这样的等待将会十分痛苦,因为放弃了投机等于毁灭了人类的天性,无异于与人性为敌,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

投资最难是坚守,只要坚守有一定的回报,我就会十分的满意。纵观最近七年,我的投资回报分别是:2008年-24.26%,2009年74.82%,2010年31.92%,2011年-21.01%,2012年27.69%,2013年22.74%,2014年+39.23%。其中五年正收益,两年负收益,七年累计总收益300%,年复合增长不过17.05%。但是到了2015年,期间虽然历经了股灾1.0和股灾2.0,全年收益仍然是104.09%。那么八年累计总收益就是614.3%,年复合增长25.47%。仅仅一年所创造出来的回报就使得整个组合总收益翻了一倍,增加了8个百分点。这就是“等到花开”的无穷魅力。

当然,与那些每年动辄就获得200%或300%收益的人相比,不值得一谈,因为他们追求的是相对表现。但是对我而言,追求的永远是绝对表现。价值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应该追求的是绝对表现,而不是短期内投资的相对表现。基金或机构需要追求相对表现。他们一般不愿也没有能力忍受长期不佳的表现,因此他们会投资当前流行的证券。如果不这样做,他们的短期业绩将会面临着危险,客户将会流失。而价值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只需关心是否实现了自己的投资目标,而不是把自己的投资回报与整个市场或者其他投资者相比有怎样的表现。他们通过买入低估的证券,然后当价格越来越体现价值的时候卖出以获得出色的绝对回报,这才是他们唯一关心的事情。以绝对表现为中心的投资者通常眼光看得更远。

著名的价值投资者彼得·林奇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股市兴旺的5年中,股票年均涨幅26.3%,遵守纪律坚持计划的投资者,获得几倍或更多的收益,但这些收益绝大部分来自于40天。若你在这40天中离开了股市,以图避开回调,那么你只能得到4.3%的收益。所以,我要做的只能就是,七年坚守,只等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