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一哥”跌停!恶炒创投“妖风”不可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可以说,不仅让绝大多数投资者失望,更让众多市场观察人士颜面扫地。说好的历史底部,说好的震荡攀升,说好的看高一线,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其实

我们从本轮行情“一哥”市北高新身上

就能找到答案。

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股价在众多资金大力追捧下迅速翻两番,不得不说给出了一张优异的成绩单。但在赞美之余,却很难授予创投王子称号,毕竟历史财务数据显示,20多年资本市场履历中,论赚钱能力从没有超过3亿。加之三季报业绩出现下滑,那如此彪悍的底牌究竟在哪?科创板激活了沉闷许久的资金,从而让园区经济成为了热土,作为具备先天优势的市北高新的确与众不同。

但是,“做正确的事”与“正确的做事”意义完全两样,年报中有数据可查,市北高新投入金额过千万标的一共有三家:华建集团当年买入价格20.27元,如今11.8元;开创国际当年买入价格15.65元,如今10.24元;维珍创意当年投入资金4672万,如今以新三板市值折算1476万元。买啥,啥亏;买入,即亏。以这样的投资能力,资金有什么理由看好呢?

并且,二级市场不是到了周五才突然惊醒,像市北B股在本周初就拐头向下,宣告B股资金提前一步开始避险。

聚焦完“点”之后,我们将视角切换到“面”。

近期无业绩支撑的公司,共同构筑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由于有了纾困资金托底预期,有些企业开始萌发了越亏越光荣思想,进而二级资金追逐困境中的标的。可以说,方向正确逻辑没毛病,但中间忽略了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救急不救穷。救助者提供的是短期流动资金,无论是通过提高股权质押比例,以此替换掉低折扣率券商资金,还是给予信用背书增信担保,以此能够降低利率成本发债,这都是帮助有潜力的企业渡过难关,起到四两拨千斤正向激励。

绝不是给钱养懒汉,明明都已经被大股东掏空、管理层架空、资本市场抽干了的壳资源,再去盲目输血,形成救助者反被拖下水的窘境。

第二,资金有先后。各地以纾困名义成立的基金,几乎每天都能见诸报端,粗略统计已经超过2000亿,真有点应接不暇。

但资金构成一般分为两类,首期小比例往往是当地国资,这个往往说到立马就能落实,一点都不含糊,早期部分企业也已经发出公告拿到资金了。而后期大比例则需要靠募集才能获得,这真不是随随便便由大风刮来的。

据笔者一线观察,短期内落地难度相当大。比如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本身就在做股权质押业务,面对质地一般的企业,就算对方原意付出8%以上利率,都不一定能放款。更不要说,要将资金投放到风险系数更高地方,真到出钱的时候自然出现犹豫。这也是近期部分公司表示,与纾困基金合同签了,但还没有拿到资金的本质。

所以,壳公司本身就缺乏实锤,再加上部分预期已经被证伪,如此一来短线资金阶段性退潮就成为现实。

最后,笔者想强调一句,这里是底部,不需要为指数过度担忧,沪深300动态市盈率接近于10倍,而历史上2014年最低也就去到过8倍;但是品种的选择必须坚守价值,因为未来增量资金,主要集中于国内养老金和国外指数基金,与之等量匹配的是大象,而非想象!

作者简介

左剑明

先后任职于东方证券和民族证券

曾出版书籍《涨价等于涨停》

现为中证焦桐共享金融研究院负责人

声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期制作:李岩松

稿件来源:

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  

微博@央视交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