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长期以来,中东地区主要石油输出国对出口到不同地区相同的石油,一向采取“差别性计价公式”,从而使得长期以来造成了亚洲地区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相对较高的原油购买价格。
这种差别差别性计价或不平等的交易价格,即所谓的中东石油的“亚洲溢价”现象,实际上早在1980年以前就演变成了一种石油交易市场的潜在规则,而这种潜在规则在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就国际石油市场的各种交易价格来看,能够跟随是“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轻质原油、“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北海布伦特原油等,这就是国际石油市场基准油价,各种国际石油市场的交易价格就随着这种基准价格变动而变动。如果说,中国能够建立起对全球市场有影响力的石油期货市场,并由此而形成国际石油价格的基准价格,那么这才能够打破现存的“亚洲溢价”的市场惯性,以此来重新确立全球市场的石油价格的定价体系。


发达国家债券市场规模一般远远高于股票市场,如美国2014年底债券市场上存量企业债券为20万亿美元,是股票总市值的2倍;德国企业债券是股票总市值的1.5倍。东亚国家这一比例与欧美相比较低,但债券市场规模与股票市场也基本相当。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仅为股票市场的1/3强。企业融资更倾向于银行贷款和IPO股权融资,而不是发行债券。

公司债虽不要求三年连续盈利,但净资产要求超过3000万元;中期票据发行则要求主体评级AA-以上。这些发行条件基本是从规避违约风险的角度出发设定的,对中小企业而言,构成了较高的门槛。目前符合这些标准的企业基本都已发债,进一步扩大企业债券市场规模的空间非常有限。


人民银行主管的中期票据2007年实行注册制发行以来,从无到有,已占据债券市场1/3规模,说明注册制有利于企业债券市场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