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6喜欢:1
$国联股份(SH603613)$ 今天国联仓位推到25万,看很多人都拿中泰化学比,其实差别很大:1、中泰通过关联公司往来交易,说是会计政策错误,学过审计的都知道这是主观造假;2、大额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金额巨大,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侵犯小股东权益;3、债券发行问题,也涉及美化报表,欺骗投资人,综合来看,这样的公司本就该退市。国联不同在于:1、不存在主观造假,前提只是会计政策变更,大家一定要明白,所以的造假都是主观上的,如果不是主观,不存在造假这一说,2、主要责任还是在于调整金额太大,虽然利润不影响,但是会影响市销率,增长率能对投资决策造成巨大影响的关键指标,处分肯定是跑不了!总结一句:没造假,不会st,造假肯定st,就看前期使用总额法有没有串改单据,没有串改,就是内控没做到位,串改了,就是造假,必st。我的观点:没有串改单据,不会st

全部讨论

我之前高抛了,目前小仓位,多少买合适?最近几天只是少量回补一些,目前为止看还没有企稳

有啥不能赚的,我做了两三波了,33开始建仓的,20多就清了,这个振幅大,做起来很舒服

05-25 10:33

为什么中泰化学结案这么快

还有一点提醒大家,招商和社保可能最近一直在低吸,这两个大户要是走,小资金根本走不了,参考广发,一键平仓,挂跌停,直到爆天量,所以大家也别被股吧里的人影响太多,投资还是要有点专业性的

05-26 09:38

上次是害怕系统性造假导致退市(死刑),跌到18.55,后来标准年报出来消除了造假质疑,反弹到28.23,这次是害怕ST(有期徒刑1年),目前跌到21.10。希望下次讨论的是罚款或通报批评(治安处罚),最好是结案不予处罚(无罪释放)

05-26 08:58

从之前的回复函看,国联的总额法净额法本质上是对会计规则的理解问题,看重实质还是形式。从商业实质看有商品控制权,用总额法更合适,因为商业模式的特殊性,又有控制权证据不充分的问题,谨慎考虑改用净额法。但看会计规则适用性上,是要求实质大于形式的,因为形式上可以多种多样,有些公司还会故意在形式上做文章,所以监管部门是要求看商业实质确定是否有商品控制权的。
第二个问题,会计规则能否调整,从钢联来看是可以回溯调整的。

立案调查结束,必会被ST

05-24 20:45

社保的票,没有st的吧

05-24 20:23

还是等企稳,资金趋势不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