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构研究员聊天有感,国内机构认知觉醒任重道远!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5回复:39喜欢:8

昨天和朋友吃饭,旁边桌有两个人,聊天声音特别大;

好家伙,真是激情澎湃,不想听都不行,聊天内容竟然还是投资;

大抵是某机构的研究员,说今年真难做,要想办法挖大牛骨,要不20%回撤基金经理都得吓尿;

我想,但凡懂点高股息都不至于说出这种话,能源是不是新高了?高速是不是新高了?银行是不是新高了?

短视,博弈,追涨杀跌,是国内机构普遍的标签,真是种悲哀;

联想起前几天我统计的机构对$兖矿能源(SH600188)$ 的持股周期,很多这个季度买下个季度就卖了,还不如散户,上亿的资金,就这么随意,玩儿呢!

分红思维,长期思维,复投思维,国内机构可以说是基本没有,对国内最能分红的优质公司们吹毛求疵,却对辣鸡题材股们无限宽容;

我当时真想上去说,哥也机构出来的,觉得难做不是市场的问题,是因为你们认知不够,可以没事关注我雪球学习学习。$兖矿能源(01171)$ $中国神华(SH601088)$

精彩讨论

K哥投研05-12 07:46

赞同!国内公私募基金经理,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散户思维,他们与散户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是手里有“证”的大散户,可以拿着别人几千万上亿的钱去瞎几把买。

孤独价投的修行者05-12 09:11

国内很多公募基金经理,水平真的太差了,上次央视看王总和一个清华毕业的公募经理采访,题为:新旧能源之争。认知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差距太大了,感觉考了个假清华。我来搞公募也不是这水平

止远05-12 08:02

他们不学我们好好学,巴菲特说最好他们不会思考,哈哈。谢谢分享

仰钻复利V自由之路05-18 10:20

还有少量油

仰钻复利V自由之路05-12 09:20

投资和学历没有直接关系,比的是眼光,比的是思维,比的是耐心

全部讨论

05-19 20:54

真相了

对几百倍市盈,拼命按计算器,收益按最优模型算到十年后,对低估好票吹毛求疵,不过机构赚钱不是靠盈利,除了靠规模剩下靠啥大家都懂的

05-18 20:03

谢谢仰大分享

05-13 06:40

他们不会因为你这番话关注你,倒是我关注了。

05-12 18:01

仰总,把不同声音也放出来。不更好吗

05-12 15:50

讨论已被 仰钻复利V自由之路 删除

兖矿财报当天一堆资金在卖,估计就是当初从其它板块轮动涌进来的短期资金(不排除部分还是大公募)……所以短期资金是双刃剑,有可能顺势之下助推股票大涨,但也会加大股票波动(虽然对于长线资金而言提供了更多加减仓的机会,就是管理起净值来会难一些)

讨论已被 仰钻复利V自由之路 删除

05-12 10:21

讨论已被 仰钻复利V自由之路 删除

05-12 10:01

基金的考核模式和基金的收费模式决定了基金经理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