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股珍藏家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4喜欢:0
工程师就是需要不断做产品,在实践中学习,不要千万不要学习完备之后再去做产品

热门回复

理性工作,感性生活

做产品和做公司

我之前不知道是书看多了还是咋滴,理论一大堆,实践能力几乎为零,这对于一个工程师来说是致命的。全力冲刺实践能力。
寄人篱下独当一面,先干再说,缺啥补啥,身体强壮,钢筋铁骨

单纯享受数学建模,商业的快乐,不问旁事单纯享受快乐,越简单越好

寄人篱下独当一面
先干再说缺啥补啥

我花了大三大四研一三年的时间才终于想明白,我拖延的原因是因为我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二八选择,我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用来思考,百分之二十用来行动,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真是傻逼。好在走的弯路足够多,也许够清楚,踏实一点,别想太多,干就完了,缺啥补啥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喜欢沉迷于自己的想法之中,常常忽略了只有实际行动才对自己的目标有所帮助。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似乎成为了那些失败者的共有特征。我知道有一个定律叫做二八定律,客观的来讲当一个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把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消耗在想有关做成这件事情的方方面面上,付出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在行动上,我想你做成这一件事情的成功率一定很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百分之八十的时间用在行动上,百分之二十的时间用在思考上。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许多年前的人早已提醒后世的人,行动才是做好事情最行之有效的方式。想得好不如做得好,话糙理不糙,以行动至上为原则,想不成为优秀的人都很难。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一个过程,里面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你会发现只有行动才会创造价值,想得再好也是徒劳无功。

我现在已经步入中年,感叹人生的许多许多起起伏伏的经历。我阅人无数懂得优秀的人都是实干家,绝非那些整天空想的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即道矣。看透人生,方可始终。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不是让你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而是让你懂得提高个人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你需要的是稳扎稳打的向前迈步。假如你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问题,你也不要停止行动,要在行动中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许多事情仿佛发生在昨天,面对过去,我感到无比的痛心。希望读者可以明白行动至上的原则,不要想得太多而是要做多点。做一个优秀的人,只因不想要虚度此生。

我读书确实不多,学生时期天天研究学业,没什么时间读课外书。另外,我阅历也不多,年龄也不够,但又非常迷茫,所以只能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一直在那里想啊想啊想。

想来想去,想不出去。

就好像一只井底的青蛙,一直在思考外面的世界一样。

坏处是很多的。

第一,非常耽误时间,加剧了我的拖延症。

第二,非常消耗精力,坐办公室一天,什么活没干,但到家就累瘫了。

第三,由于知识太少,见识太少,想的东西完全没有质量,没产出任何有用的东西来。

但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是四年之后了。

以前我以为只要在那想,就能想清楚。后来随着阅历增多,年龄渐长,慢慢的就发现,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其实不需要想,你看见了,就懂了。

现在,我已经很少去想那些没什么意义的东西了。确定好自己的目标,然后多做事,多看书。想不明白的,就不再去想,就算想,也不要停下来想,要边做边想,边读边想,这样才是高质量的思考。

这就是我的第二个思维转变:

你的问题就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永远不要在无意义的思考上耗费太多时间,多读书,多行动,只有在知识和阅历增长之后,你的思考才会更有价值。

但由于这是我完全没接触过的东西,所以心里不禁发怵,犹豫了半天,最终推脱掉了。

上司对我非常失望,然后这个项目就交给了其他的同事。

其实那个同事也对这个项目一无所知,但他边学边做,不停的请教别人,找人帮忙,后来这项目就真被他做成了,他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之后不断被重用,眼瞅着就是迎娶白富美,走上人间巅峰的节奏。

后来有一次吃饭,上司语重心长的跟我说:

“你想什么事都准备妥当了再去做,哪有这种好事,你还以为你在学校啊,准备一个学期再来考试,门都没有。

谁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会的,都是边做边学的,根本就没有时间给你准备,机会是不等人的。你不懂可以去问别人,你可以找人帮你,你看那谁不就到处找人帮忙吗,你闷在那里纠结是不行的。”

原文记不太清楚了,意思大致如此。这番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