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

随机漫步的黑天鹅 2024-04-09 18:52 上海

今天读完了这本很久之前就买了的书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强烈推荐,写的真的很好。作者是英国的一个大学教授,同时也是投资人,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

这本书整理了巴菲特从11岁开始买的第一只股票开始,一直到48岁赚到一个亿美金为止,期间巴菲特买过的比较典型的有影响的公司作者都拿出来作为案例一一分析,不仅仅是投资成功的案例,也包括投资失败的案例,结合当时的背景可以很好的理清巴菲特的投资思路的演变。

我印象最深的几点是,巴菲特对公司的资金配置有严格的要求,他投资的公司每年赚到的钱在保证公司正常运营和维持本身竞争力的有效投资以外的盈余,也就是可以自由分配给股东的钱,如果没有更好的资本回报率,那么这些钱一定要返回给股东或者回购公司股票如果股票低估的话。所以巴菲特最看重的事资本回报率,不是利润本身,也不是周转率,营收规模这些。巴菲特曾说过,如果一个公司哪怕只是把钱都存在银行,利润也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增长,足够长的时间后利润也会变的很大,但是这没有意义,因为考虑资本回报率,机会成本以及通胀,这其实是亏钱的。

追求高资本回报率也是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从注重资产负债表有形资产的格雷呃姆烟蒂式投资转向更注重经济特许权的无形资产的投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喜诗糖果和后来的华盛顿邮报的投资。如果只是单纯看他们的资产负债表,喜诗糖果的有形净资产只有800万美金,但是利润却可以达到200万美金,他们最后以净资产三倍的价格出价2400万美金收购了喜诗糖果,这笔交易完全不同于以往格雷呃姆要求的净运营资产的折扣来买公司。巴菲特就是看中了喜诗糖果的特许经营权,喜诗糖果的品牌在美国中西部是无法替代的。如果看华盛顿邮报,当时的净资产是负的。巴菲特卖华盛顿邮报也是看中了它的特许经营权 - 华盛顿邮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广告商在华盛顿只能找市场份额排第一的华盛顿邮报,以及华盛顿邮报旗下的电视台的准入门槛很高,必须要有牌照。

总之强烈推荐这本书,写的很有意思,通俗易懂,看了后会让你更觉得股票投资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