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最近看完了一本书《鲁花,一粒花生撬动的粮油帝国》。当初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想了解下花生期货基本面相关的东西。不过看过后,学到的远超过花生相关知识,也看到了食用油行业商业模式的特性以及金龙鱼,鲁花这类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好坏。


鲁花在食用油方面主打花生油,花生油销量是超过金龙鱼的。不过在其他食用油方面,还是金龙鱼是市场龙头。而且在米面方面,金龙鱼也是力压鲁花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食用油商业模式整体看是个利润非常低的行业,原料成本波动巨大但是压榨后成品的销售价格却不能随意跟随成本提价,毕竟是关系到民生的东西,所以价格是有天花板的,这就决定了利润率过低,看起来是个很累的赚钱模式。花生油可能会比其他食用油稍微好一些,花生油的利润率会高一些,偏高端。


在这一点上食用油行业确实不如调味品行业,书中还比较了调味品和食用油行业。调味品消费比食用油更低频,因此消费者对调味品的价格敏感性不如食用油行业,这就导致调味品行业利润率更高,赚钱更轻松一些。也正是因为这样,食用油行业都盯上了调味品行业,比如金龙鱼自己也进入了酱油行业,鲁花也进入了酱油行业来分一杯羹,而且鲁花调味品收入增速还非常快。调味品和食用油的区别还在于,食用油消费高频但是对味道的不同并没有什么要求,基本非常同质化,但是调味品需要不断创新出新的味道来满足消费者敏感的味觉。


酱油行业目前比食用油的一大优势就是餐饮渠道优势,食用油主要还是在商超等等,并没有大量摄入餐饮渠道。所以调味品公司真正担心的是食用油公司建立餐饮渠道与其竞争。而且,食用油还有另一个优势就是,食用油可以进入调味品行业,但是反过来调味品进入食用油行业就非常难了;食用油行业对上游农产品资源的掌控,成本优势,运输仓储等等,这些都是调味品行业无法超越的。


所以从这个也可以看出,虽然调味品生意模式比食用油生意模式更好,但是买入类似海天味业的企业未必就一定安全,因为酱油企业的护城河正在经受食用油企业进攻的考验。至于,食用油企业进入的米面生意,尤其是大米生意,全行业米业基本就是个亏钱的生意,大米对仓储运输要求太高,也是关乎民生的东西,价格有天花板,而且上游收购水稻由于国家收储托市政策导致收购成本非常高,而且国家在轮换储备粮的时候拋储的陈粮又打压市场价格,所以鲁花进军的米业真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业。这一点上金龙鱼做的更好,金龙鱼以极低的利润铺开大米行业然后在水稻深加工上赚钱,展现了金龙鱼的科技含量。金龙鱼用水稻做出大米后,用剩下的米糠做成稻米油可以以更高利润率卖出,同时用稻壳可以进行燃烧发电,烧剩下的稻壳灰中可以提炼出活性炭,白炭黑等等用来制作绿色轮胎,还可以分离出米糠蜡,谷维素等高附加值产品。这方面确实金龙鱼有一定的护城河。


看了这本书后,我对食用油行业和调味品行业都有了新的看法,感觉都不是特别好的生意模式,除非价格特别便宜给出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