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治疗食管鳞癌,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9月23日,信达生物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正式受理创新PD-1抑制剂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顺铂+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一线治疗食管鳞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sNDA)。

食管癌是来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根据GLOBOCAN 2020数据,全世界食管癌新发病例约60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中第7位,死亡病例约54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中第6位。全世界食管癌超过50%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出现在中国,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约32万,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中第5位,死亡病例约30万,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中第4位,5年总生存率仅有30%左右。

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有鳞癌和腺癌,在中国,90%以上的食管癌患者为鳞癌。对于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目前已有PD-1单抗类产品获批用于食管鳞癌的治疗。

此次新适应症申请是基于一项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ORIENT-15)——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基于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IDMC)进行的期中分析,不论PD-L1表达情况,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达到预设的优效性标准,安全性特征与既往报道的信迪利单抗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一致,无新的安全性信号。ORIENT-15的研究结果已于2021年ESMO年会上发表。

ORIENT-15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表示:“在中国,食管癌是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4位的恶性肿瘤,以鳞癌为主。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既往一线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仅为10个月左右,缺乏更有效的治疗方案。ORIENT-15研究结果证实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在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人群中显著延长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临床实践中,顺铂联合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更适合中国患者,应用更为广泛。信迪利单抗联合顺铂+紫杉醇具有显著的OS获益,预示这一治疗方案适用于中国的食管癌患者。”

信达生物高级副总裁周辉博士表示:“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在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的申请被NMPA受理,意味着信迪利单抗在这一适应症探索取得重要进展。我们将积极配合监管机构,希望推动该适应症早日获批,使得信迪利单抗联合顺铂+紫杉醇这一新的治疗方案为食管鳞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获益。”

信迪利单抗,中国商品名为达伯舒,是信达生物礼来(Eli lilly)公司共同合作研发的具有国际品质的创新PD-1抑制剂药物。信迪利单抗是一种人类免疫球蛋白G4(IgG4)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从而阻断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通路,重新激活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信迪利单抗于2019年11月成功进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目前信迪利单抗有超过二十多个临床研究(其中10多项是注册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以评估信迪利单抗在各类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上的抗肿瘤作用。信达生物同时正在全球开展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的临床研究工作。

信迪利单抗已在中国获批四项适应症,包括:

单药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EGFRALK阴性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联合吉西他滨和铂类化疗适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NSCLC的一线治疗;联合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用于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另外,信迪利单抗单药用于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上市申请和鳞状NSCLC二线治疗的上市申请已获NMPA受理审评。

2021年5月,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非鳞状NSCLC一线治疗的上市申请已获美国FDA正式受理审评。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1] 信达生物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一线食管鳞癌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 Retrieved 2021-09-23, from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