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乐观,从何而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尽管我在之前的文案中尽力保持了“克制”,但是多数人应该可以感受到字里行间我对于未来的投资机会是比较乐观的。相反的,持续的阴跌以及萎缩的成交量,说明多数投资者依然陷在悲观情绪中……

今天想和大家讲讲我乐观的原因,可能和很多乐观的人不同,我的乐观并不主要来自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而是来自于一些更加“本质性”的原因,但也正因为如此,让我的乐观有了更多的底气。

一、“合适”的本金

最大的乐观来自于哪里?

个人认为,来自于对最大风险的战略性“蔑视”。

那么,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在没有加杠杆的前提下,最大的风险自然就是损失全部的本金。

所以,能够带来投资者最大安全感(乐观情绪)的其实是本金的“属性”——假设你只拿了资产的1%进行风险投资,那么我相信没有什么风险可以真正“恐吓”到你。

关于这个看似简单却极其重要的道理,我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白,而是在2015年的股灾中,在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之后,才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股灾发生那一段时间,个人持有的权益资产的比例几乎超过家庭总资产的80%,在几乎满仓跌停的日子里,在极度的恐慌之中,我才真正明白了巴菲特那句话:“用闲钱做投资,哪怕你觉得这是一个翻100倍的机会。”从那之后,我大幅缩减了自己的本金,给自己设定了“合适”的绝对额,也正是因为自己的本金是“合适”的(个人认为这些本金亏损50%没有问题),从那之后,不论市场如何“恐吓”我,我没有真正恐慌过。

所以,面对市场的各种考验与抉择,我最大的乐观来自于我的本金是“合适的”,所以,我并不惧怕原本就在我的“预算”范围内的风险。

二、“正循环”的支撑

尽管自己从2007年就开始参与投资,已经经历了多轮牛熊,但可惜的是多数牛熊周期都是“过山车”——一度赚到很多但最终都没有让自己的本金上一个台阶,而真正意义上的“正循环”(即使从牛市跌回到熊市底部依然让自己的本金有了不错的增值)也就是上一轮。

以之前自己展示的实盘基金组合(老鹰计划2018)为例,2018年开始布局,尽管最终累计收益从21年高点时的123%回落到现在的70%,但有了这个安全垫,即使面对过去两年各种暴跌,我的心态也要好了很多——这也便是自己能够保持乐观情绪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前面写了篇《最难的是开启第一个“正循环”》,其实一旦有了第一个“正循环”,我相信很多人的投资心态都会有实质性好转,从骨子里会变得更加乐观。

三、极端风险假设

前文中的第一点其实就是一种极端假设,把最悲观的场景(损失全部本金)想清楚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合适的本金),自然就不会惧怕市场的“恐吓”。

同样,在对未来市场的判断上,我的很多乐观也来自于各种极端风险假设。譬如上一篇《致悲观者:这些才是我们应该从日本股市吸取的经验教训》中,我就会把日本股市这种极端的案例作为一个极端风险假设进行研究,研究完之后,我发现我并没有因此变得悲观,反而找到了乐观的方向及把握投资机会的方法——即使再大的下行周期也蕴含上行周期,如果没有大趋势的保护,把握周期的战略性高低位以及挖掘可以穿越周期的优质企业则成为盈利的关键。

四、越“微观”越乐观

芒格说:“宏观是我们必须忍受的,微观才是我们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

对此,我极度认同。

过往的每一轮熊市,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宏大叙事的“鬼故事”,很多宏观的问题和考验也确实存在,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鬼故事”除了让很多人错过了大好的投资时机,基本毫无意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宏大的判断一定是错的,只是就像芒格说的,既然宏观问题我们没法掌控,那么我们不如去看看那些我们能够理解和把握的东西,譬如微观的企业——因为宏观不等于微观,宏观的逆境也不等同于企业的逆境,即使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疫情、房地产下行等各种背景下,依然有很多企业甚至产业能够灵活应对、逆流而上。当我们静下心来,用心去研究这些优秀企业时,我们会发现,微观上我们总能找到很多值得乐观的方向和理由,这也便成为了乐观的底气来源。

五、对宏观的“偏见”

其实每个投资者都是有“偏见”的,只是很多时候这种偏见可能隐藏得很深。

就像《置身事内》的作者兰小欢博士在该书的结束语中所说的那样:“虽然见过的问题和麻烦可以再写几本书,但经历和见闻让我对中国悲观不起来。我可以用很多理论来分析和阐述这种乐观,但从根本上讲,我的乐观并不需要这些头头是道的逻辑支撑,它就是一种朴素的信念:相信中国会更好。这种信念不是源于学术训练,而是源于司马迁、杜甫、苏轼,源于“一条大河波浪宽”,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钦佩。它影响了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我接受这种局限性,没有改变的打算。”

在对中国未来的判断上,我也存在着和兰博士一样的“偏见”,这也许是我底层乐观情绪的很大源泉之一。

最近看了《长安三万里》,感受到几千年中国(儒家)文化培养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而这种情怀其实在自由主义的人眼里是没法理解的,自然他们也没法理解这种情怀潜在的巨大能量。

以上就是我之所以能够比很多人乐观的原因,多数都与存在不确定性的市场预判无关,但也需要一些正确的投资习惯才能培养出这些乐观,这也是形成投资“正循环”的一部分。

真心希望这些乐观,多少能够带走一些悲观……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中的逻辑,建议同时翻阅下面的历史文章(点击链接可阅读全文):

1、《最难的是开启第一个“正循环”》

2、《致悲观者:这些才是我们应该从日本股市吸取的经验教训》

风险提示:本订阅号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务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酌情参与!

朋友,如果您觉得文章是“善意”的,还请不吝转发,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