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盘股:“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2

前言:开年以来,市场分化程度进一步加大,截至上周五,全市场个股中位数下跌约12%,代表小盘股的国证2000指数下跌10.99%,中证1000指数下跌9.04%,而同期代表市场主线的绩优股指数上周五再度创出历史新高,开年以来上涨12.49%,近期被热捧的港股通指数年内也大涨11.8%——而且,这一分化趋势在上周有进一步加速的迹象,就像市场说的那样:这是一场股灾型牛市……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今被绝大多数投资者唾弃的小盘股,看看它们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为何会产生股灾型牛市?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想想本轮股灾型牛市诞生背后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1、从“共识”到“偏见”

个人认为,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对小盘股形成了一些共识,正是这些共识性的认知导致了投资者“用脚投票”抛弃了小盘股,这些共识包括:其一、注册制落地加快,壳价值消失,小盘股的估值中枢将系统性下行;其二、机构普遍认为未来是“龙头溢价”时代,每个行业中竞争力越强的才能享受更高的估值,而过去小盘成长股享受更高估值的时代将永不复返;其三、A股未来将会“港股化”,很多小盘股将最终沦落为仙股……

以上这些共识性认知本来是对的,但是随着市场的两极分化,随着小盘股的不断下跌,这些共识进入了一种负向的自我强化——不看好-卖出-股价下跌-强化不看好的逻辑-继续卖出……如此反复强化,最终小盘股被彻底抛弃,市场演绎成了今天这两极分化的局面。

可以说,演绎到现在,原本正确的共识已经沦为一种对所有的小盘股的“错误的偏见”。

2、主流资金偏好的倒逼

造成股灾型牛市的第二个原因是本轮主流资金的倒逼。本轮主流资金无疑是快速壮大的公、私募基金,以及持续流入的外资,而这些主流资金的选股偏好在过去5年中不断地趋同,几乎形成了统一的信仰与价值观,于是,核心资产成为了本轮市场绝对的主线,甚至很多机构已经展现了“再贵都不卖”的决心。

同时,公私募基金“头部化”也在不断加剧,头部的基金经理已经纷纷开始向千亿的管理规模进军,在如此之大的管理规模之下,小盘股再好也已经对其基金净值无所贡献、而且成交量太小无法自由进出——这些原因进一步倒逼其放弃了小盘股,而一旦这些几乎掌握了市场话语权的基金经理不再关注小盘股,卖方(券商)也就不再覆盖研究,很多小盘股连份研报也已经没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交流会也无人问津……

3、本质上还是“缺钱”

近期几次市场大的波动几乎都和流动性有关,从马骏的讲话到MLF的传言,从前期DR001的持续上行到上周DR007开盘价上调,但凡和流动性、货币政策有关,市场反应都会很大,而其中反应最大的还是小盘股。

因此,个人认为,在一轮至少是结构性的牛市上涨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股票(尤其是小盘股)如此“坚决”地下跌,很大程度上已经说明市场实际上是“缺钱”的,要不然为何在2020年流动性好的时候小盘股也能大涨呢?

关于这点,我不得不提醒有些过于乐观的朋友,“不急转弯”最终还是要“转弯”,市场对此已经越来越敏感了,这不是好事,意味着未来随时有人可能“抢跑”。

小盘股还有机会吗?

讲完原因,让我们来看看小盘股未来是否还有机会?我的结论主要有两个:

1、本轮大概率已经没有机会了

其实从上文的归因中,已经给出了本轮的答案。首先,未来的流动性大概率是朝着边际收紧的趋势演绎的,广义的流动性收紧会使得抱团更紧,而已经被唾弃的小盘股则可能进一步被抛弃;其次,主流资金还会重新“爱”上小盘股吗?我觉得可能只有极少数的“足够性感”(想象空间大)的小盘股可能有这种机会,对于小盘股系统性的加仓可能已经不会出现了,因为现在头部(掌握话语权)的基金经理出于交易、基金净值贡献度等维度考虑都已经不可能转向了,况且就我个人对这批头部基金经理的了解,他们基本都是对核心资产有着“坚定信仰”的一批人,估计这轮是不会“叛变”了;最后,个人认为对小盘股正确而客观的认知,只有等到本轮的信仰(譬如:好股票再贵都可以长期持有)崩塌之后才有可能,这是一个漫长过程,任何信仰的建立不易,崩塌也不容易,都需要时间,都需要血的教训……

随着市场的演绎,个人觉得眼下的情况与2017-18年越来越像,同样的分化,同样的乐观,只是这轮可能会分化得更严重,乐观得更夸张……

2、长期仍会有机会,下一轮可能会迎来非常好的布局时机

尽管本轮自己不再看好小盘股,但是对于长期的机会而言,我坚定地认为小盘股仍会有机会,而且可能是大机会。

首先,极致的认识偏见才能造就极致的低估机会,而这种机会未来会在很多质地不错的小盘股中出现。我坚信一点:再好的东西付出了太贵的价值都是不划算的,股票这种周期性波动的资产更是如此,我相信当下一轮崩盘来临的时候,市场会重新意识到“合理的估值”是有多么重要,而到那时,被抛弃了N年的很多小盘股可能成为“最高性价比”的选择。

其次,多数核心资产确实是优秀的企业,未来也可能有更大概率继续优秀。但是,世界是多元化的,大与小的各有优劣势,很多企业不断长大都会出现诸多弊端,甚至出现“大而不倒”现象,很多行业本身就是没有“规模化效应”的,越大未必越好……

最后,想用美股市场的一幅图向大家说明一点:小盘股的投资价值不会消失。

备注:罗素2000指数是代表美股市场上的中、小型股的市值指标,由Frank Russell公司创立于1972年,成份指数股股数2000家,是罗素3000指数中市值最小的2000支股票构成,在市场上总市值只有8,100亿美元,不及标准普尔500的十分之一。

如上图所示,在美股过去42年时间中,有一半时间罗素2000指数跑赢了标普500指数,而且42年累计涨幅罗素2000指数也跑赢了标普500指数——如果我们同样把时间视角拉长,是否A股小盘股还会迎来它的机会?

所以,最后回答一下标题:“下辈(yi)子(lun)”吧,会有机会的……

免责申明:本订阅号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人所在机构无关!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务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酌情参与!

感恩每一次的点赞与转发,无以为报,用心前行

全部讨论

2021-02-08 08:25

别和小盘股一起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