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联创光电(SH600363)$ 国内外高温超导直流感应技术研究及加热器(设备)的研制

调研了下,我觉得超导高温的技术在国内是个有前景的市场呀,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呢?下边是我收集的参考资料

2002年,挪威的M.Runde和N.Magnusso利用超导线圈提高了传统交流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为此研制了10kW交流超导感应加热装置

2003年,因为超导线圈在交流工况下存在不可忽视的交流损耗,他们又提出了采用直流加热的设想。由于超导直流系统的理论损耗为0,这种方法的理论效率可以高达90%。2005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学者M.Fabbrihe和A.Morandi和研究团队针对铝锭在直流静磁场中的加热温度分布做出了仿真计算2007年M.Fabbrihe和A.Morandi又针对感应加热装置的磁场分布提出了鞍形线圈磁体结构

2008年,俄国圣彼得堡电工大学的Nikanorov与德国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的Zlobina等用有限元建模方法开发了针对铝锭及超导线圈的三维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加热后铝锭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2008年,法国的研究学者Thierry Lubin,Denis Detter等提出采用旋转的磁场作用在铝锭上对其加热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可以达到较高的功率效率,但是旋转超导电极的制作工艺要求较高,不易制作。

2008年,意大利的M.Fabbri和A.Morandi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工业加热需均匀温度的铝锭的加工需求,利用仿真模型对感应加热过程进行了算,并对线圈设计进行了优化,得到了3D线圈结构,该结构优化了铝锭端部的磁场分布,可减小端部效应的影响,实现更好高温度均匀性的感应加热。

2014年,韩国国立昌原大学的Jong ho Choi制造了10kW级的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装置,其中超导磁体是选用YBCO高温超导带材绕制。实验装置样机如图7所示,磁体设计是C型单气隙铁芯几何结构,无绝缘的超导跑道型线圈。利用该加热样机,对直径为8cm、长度为30c m铝锭加热测试,并且对铝锭进行了加热测试,加热效率分别87.5%。

国内对超导直流感应加热的研究还很少,鲜见报道。

在2008年德国研制成全球,1台直流超导感应加热装置后国内才出现了一些介绍性的报道,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超导加热技术的原理性小型样机的初步试验,该小型样机的铝锭尺寸为30 mm×80 mm,试验中铝锭温度的是向铝锭的径向面圆心处打孔,并插入K型电热偶,然后用万用表测量,电热偶接触铝锭孔的内部表面。该实验验证感应加热技术原理完全成立,但尚无法演示其效率提升效果,同时小型样机的机械传动和电机部件也有待优化。

近年来,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联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在开展MW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及加热器设备的研制。

下边是互动问答:

2019年5月8日公司开展的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研制,是否已经可以量产?

联创光电

感谢您的关注!公司开展的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研发项目目前处于研发状态。谢谢!

2020年7月6日,联创光电7月6日在上证e互动平台中披露,旗下超导子公司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联创超导)的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产业化进展顺利。目前已签订重大采购合作协议,并进行了第一阶段批量生产,首台设备已生产完成,即将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