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国中免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6

现在来说中国中免,不知道会否会被别人说是马后炮。

当几年前中国中免狂涨近10倍的时候,当时真的觉得:不可思议,疯了。

很多年前,中国中免中国国旅,搞旅行社的,后来呢?估计搞旅行社不太赚钱还是太赚钱,或是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最终就是那控股股东把业务左右腾挪一下,中国国旅就不办旅行社业务,改做卖免税品,靠着免税品的特许经营的牌照来做生意。

来说一些关键的问题:

1、突然间消失的主营业务

一个公司的业务,为何会这么容易地说没就没,说换就换呢?这个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自己当初买过的几个央企股,都经历过这个问题,就是大股东腾挪来腾挪去,最终都是一阵风。假如你是一个坚定“旅行社业务"投资者,买了这个公司后,但这公司突然间就变成了另一种公司,那你该怎么办?之前看到另一个旅游上市公司,突然间就公告说,他旗下的某个公园,变成了免费公园,不再收费,说业绩大受影响,真的觉得挺搞笑的。

中国中免这几年说它的业务特色就是搞免税品,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再过几年它就不搞这个了?那别人到底是投资给这个公司的管理层,还是投资给这个公司的业务?因何投资给中国中免?很大疑问。

2、别人对免税品业务的无限幻想

当下,有一些人在瞎吹电动车省油省电,充电仅需要多少钱,然后又说电车免购置税,还不用交路费,还没有限牌。这是建立在对油车的不公平对待的基础上的。当某一天,电车的数量达到一定之后,他们就会又搞单双号,又来搞限牌,充电桩的电费会一直加上去,直到它们收到同额或超额的养路费为止。

同理,他们竟然会认为免税品业务能够大放光彩。旅行社业务不好搞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还不是因为旅游人数下降,旅客少了,外国旅客少了,反过来免税品能好?这个逻辑真的想不明白。所以想不到当初他们为何疯炒中免

但更想不明白的了,一味地鼓吹免税品,少交税的免税品,这一种“令上头少收税”的政策,会受欢迎?依我猜,但凡是上头收少了税的项目,都是他们计划砍掉的项目。正如你看农民不怎么耕地了,然后就免了农业税(免交公粮),然后某些行政事项不存在了,就把章收起来了,就是简化了业务。全国大面积禁摩了,就开始免购置税了。如果你都不交税了,他还会一直支持你的业务扩张么?我猜答案是否定的。

建于这两点,就基本上可以认定为:这一种短期涨10倍8倍的行为,注定会活埋许多投资者。

从以前业绩来看,中国中免的业绩并不算太差,只是大幅度高估而已,但历史业绩并不代表着将来,按当下中国在国际上的社会地位来看,国际人员间来往会越来越收缩,所以并不看好这一种性质的业务。

最终中国中免的未来会是如何?猜测它的未来就是变成那种盈利低,又不退市的公司,业绩的增长就参考货币发行速度,物价涨幅。总之,你想财富剧增?那是不太可能的了,但做一些短期内的保值应该是可以的,因为这类公司的本质就是靠着这些牌照来做一些旱涝保收的事项,这是所有国企都是做的事情一样,即不断地加价,油电水煤等不断加价,以保证他们这些公司的利润,直到全民爆粗为止。

$中国中免(SH60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