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ST新研(SZ300159)$   8月10日晚间,ST新研公告,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已届满,根据相关要求,公司董事会将进行换届选举。自2019年华控正式入主ST新研以来,经过近4年的内部休整,在如今先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下,ST新研开启了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智造”的转变。
  据介绍,2022年5月,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了细化方案,围绕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重点领域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多措并举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次月,自治区相关领导在《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章中指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新疆认真对标先进省区市,重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数据显示,2021年,新疆制造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778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215亿元,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6.1%。在众多智造企业中,新研股份的创变之路便是其中的缩影。
  内修于己立足新疆布局深远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先进地区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高新技术制造业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的背景下,ST新研即将迎来黄金发展周期。据公司已披露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3亿,增长47.14%。2022年1季度,实现营收1.42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3.02%。
  值得一提的是,取得业绩报喜后ST新研并未止步,持续积极利用科技创新赋能“智造”业,其全资子公司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有效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7项,每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5%左右,上市后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近3亿元。
  目前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打造的农机大数据云平台及迈迪国标物联码产品信息交互识别系统。可以有效的对公司产品补贴、销售、服务以及设计、选型、供应链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优化。
  据公司方面技术负责人表示, ST新研将下一步将投入不低于5000万元用于培育并组建新疆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农机装备远程运维服务云平台、建立新疆农机国IV发动机排放检测实验室和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力度,加快培育牧神农机品牌影响力等农机装备制造相关研发工作。
  新疆多年从事制造业的专业人士表示,ST新研以科技创新引领智造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为新疆本土企业的转型升级加码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风起云涌的制造业创新发展浪潮即将席卷天山南北,新疆也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先进智造”变革。
  外施于人“政策东风”释放潜能
  近年来,ST新研,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立足新疆,积极拓展中亚地区业务,初步实现了双向扩张的战略步伐。随着“农机政策东风”的到来,ST新研亦将迎来“蝶变期”。
  2021年以来,农业机械装备列入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纲要》。同时,《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对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了我国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
  对于农机制造行业发展,分析人士认为,乡村人口数量自2011年开始连年持续下降趋势未变,整体表现为乡村人口减少,总播种面积上升的局面,反映出未来机械代替人力的机械化农业生产趋势。
  随着农机行业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在2015年产量达到了68.82万台的峰值,农机保有量达到了饱和。自2019年大中型拖拉机的产量开始逐渐回升,这也预示着,目前农机产品逐渐进入淘汰、置换和新增购买的时期,市场需求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
  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预计比2020年提高4450万千瓦,增幅为4.22%。预期2026-2027年,农机行业仍将有以一定的增速持续发展,到2027年农业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将达到3526亿元。
  双核驱动全力打造“中国名片”
  为顺应“一带一路”等发展机遇,ST新研2015年斥资收购明日宇航,开始布局“民参军”,形成农机+军工领域双主业、双引擎发展的战略布局。
  对于军工领域来说,明日宇航所处的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行业是一个准入门槛高、业务培育期长但又极具增长潜力的战略性行业。随着国家对于防务建设投入逐步增加,我国新一代战机列装加快、导弹采购量加大、自主航发研制成功等,大批先进武器装备迅速投入应用,这为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公开信息显示,新研股份深度参与了多项国家主力装备型号的研发及批量生产任务,历经十多年的科研创新,公司已成为国内航空、航发、航天、船舶各主机厂的重要供应商,形成了从型号预研到小批试制到批生产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军工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军工业是一个国家安全支柱,“十四五规划”对国防军工行业的发展明确了下个五年的建设目标,其中特别提到了,要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高度概括了我国军队建设的状态及发展方向,行业的发展会贯穿整个“十四五”,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军工企业订单明显增加。
  ST新研在2021年年报中分析到,航空航天装备产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下游市场长期需求的拉动下,将在较长时间内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未来几年,航空航天装备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客户对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需求也将随之加大,因军工产业对军品质量、供应商的保障能力始终处于高标准、严要求的状态,民营企业配套供应装备零部件的交付能力也需要继续提升,未来,军工航空航天装备市场有望向交付能力强的企业集中。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双主业运营的上市公司业务优势更为明显,对新研股份来说,“农机+军工”双轮驱动,一方面军工业务板块明日宇航的高端制造基地可以进一步赋能农机业务创新研发及制造;另一方面能够使新研股份的可持续盈利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