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炬成阳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喜欢:5
招商多出来的2.7万亿活期存款可以多获取3%的利差,为什么是3%?我觉得估高了。当然不妨碍兴业负债持续改善 从而缩小和招行的差距的结论。[赞成]
我强迫症犯了 自己梳理了一下:
兴业:2023年付息负债8.64万亿,平均成本率2.34%;其中公司和个人活期余额共1.95万亿,占付息负债比例22%,平均成本率1.06%。
招行:2023年付息负债9.32万亿,平均成本率1.73%;其中公司和个人活期余额共4.53万亿,占付息负债比例49%,平均成本率0.8%。
可以计算出 :
兴业(付息负债扣除活期负债的)平均成本率2.71%;
招行(付息负债扣除活期负债的)平均成本率2.6%;
结论:
1. 招行总资产多一点,付息负债也多一点,所以不好用绝对值直接做差,可以假设如果兴业的活化率也达到49%,可多获取利差8.64*(49%-22%)*(2.71%-1.06%)=385亿。
2. 如果兴业付息负债成本率做到招行水平,可多获取利差8.64*(2.34%-1.73%)=527亿。
3. 兴业负债成本高既有结构的问题(活期占比低,同业/债券占比高),也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同业存款、向央行借款各项成本率都较招行高的问题,(仅应付债券兴业较低)。
4. 2023年招行总资产110284亿,净利润1466亿;兴业总资产101583亿,净利润771亿。
如果兴业做到招商同比利润应为1350亿,比实际利润高579亿。
5. 以上还是在2023年已大幅缩小和行业付息负债成本率中位数差距之后的数据,只能说负债成本优化这块,兴业可以优化的空间非常大;也构成了今后兴业营收及利润持续改善的动能;随着这块差距的缩小,相信估值差也会得到持续改善。

热门回复

一般来讲,同业存款比例过高,说明银行过度依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同业存款比例过低,说明银行资产配置能力不足,存在经营风险。
兴业号称小央行,曾经是同业之王,资产端能力历来不弱,前几年同业风生水起,一度让招商羡慕嫉妒恨。政策打压后,同业业务几乎废掉,相当于兴业断了一臂。这几年同业负债一压再压,目前已降到20%附近,已经不易。
给点时间,兴业慢慢通过零售业务带来的低息存款来置换高成本的同业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目前资产荒和低利率环境下,是有利于兴业压降负债端整体成本的。

这个速度明显过缓,这个和兴业零售积贫积弱有很大关系。同业负债规模在2.85万亿。整体下降50bp,意味着兴业每年可以节省140-150亿的成本。

[很赞]你分析的较为仔细,我是简单粗暴估算,只为反映兴业相比招商负债端活期存款不足的劣势。17年强监管后,银行回归存贷业务,成为银行营收和利润的大头,兴业在高负债成本下,在各种不利因素下,经几年折腾,基本实现了平稳过渡,算是扛过去了。确实,相比其大行和招行,兴业未来只能更好。

知道招行活期存款多,但是不知道招行活期存款怎么来的?你想想让你只拿活期利息你愿意吗?别人又不是傻子,难道不知道存定期利息高?这就是优势,而且是不容易抢过来的竞争优势。如果容易抢,兴业存款这么差,他不知道去抢,抢不动啊。所以这活期存款不是别人傻瓜愿意存活期,这些活期肯定是某些业务的资金池,比如招行的信用卡业务,谁都知道他家的信用卡吃饭消费打折是最多的,周三五折,再看看其他银行信用卡,稀稀拉拉几个商家,这块业务商家资金结算就有好大的资金池,招行可以给商家拉长结算周期,多出来每天的就是活期存款,这优势容易抢吗?都知道生意做好了,赢者通吃,就像阿里一样,做好了就没有中间商什么事了,谁还能撼动阿里的地位,招行信用卡业务也一样,这就是护城河。知道他做的好就是抢不了

你字最多[呲牙]就支持你❤️

理论上是这样的,也许比姚明还要优秀呢。

发展空间很明显,从0-1难,从1到N会快些。再等等。

你选的角度很好,关注你很久了[呲牙][献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