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指数化投资者的“五大超额收益来源”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3回复:19喜欢:35

指数基金像一个资产包,封装了一堆资产(成分股),目前指数化投资者如果想要提高收益率,不妨从以下角度入手:
a.SmartBeta策略(尤其是多因子复合策略)
b.优秀行业策略
c.主动增强策略
d.打新策略
e.低费率策略

这5个策略都是指数化投资的主要超额收益来源,作为指数化投资者,首先很有必要先对指数的分类做一个了解,指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传统市值加权型规模指数(市值因子)

如果将所有指数的投资策略进行广义的因子化,那么传统市值加权型规模指数暴露的就是“市值因子”,也即策略倾向大市值的股票,目前的宽基指数像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等,采取的都是市值加权策略。


2.策略加权型指数(SmartBeta因子)

策略加权型指数简单理解就是在指数中加入了因子策略,以非市值加权为代表,通过透明的、基于规则或量化的方法,通过加入SmartBeta因子(聪明策略因子)以期获得超额收益,对于策略其实很好理解,其实我们每个人买股票时的各种标准都可以看成广义的复合策略,比如有的人喜欢右侧交易(动量因子),有的喜欢基本面分析(质量因子),有的喜欢捡便宜的(价值因子),有喜欢高分红的(红利因子),有喜欢盘子小的(小盘因子),有喜欢成长股的(成长因子),当然可能选股标准可能很多,如果一个指数上应用了各种策略来进行选股和分配权重,那么就变成了一个策略加权型指数,策略加权又分为两重暴露:在选股上的策略加权+在权重分配上的策略加权


3.行业指数+主题指数(行业因子)
消费大类中的主要消费(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医疗器械与服务、医药生物、军工、地产、证券、银行、信息、环保、传媒、养老等,其中一些指数的行业划分非常暧昧,可以看成主题指数,比如养老产业中包括医药卫生、可选消费、信息技术、主要消费、金融地产多个一级行业,再比如保险主题指数,由于保险上市公司的数目比较少,保险行业并没有一个十分纯粹的指数,只能从保险行业与参股保险类上市公司中选取2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

当然对于行业指数或者主题指数的区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关键是看其能否能成为一个细分领域的投资工具,行业指数或者说主题指数本质上也可以看成一个策略指数,只不过暴露的是行业因子,同样的市值加权型指数也是可以看成一个策略指数,只不过暴露的是市值因子,只不过对于“市值因子”和“行业因子”来说看上去并不是那么Smart,那么聪明,所以特地区分来看


4.指数增强(主动增强策略)
同样的指数增强基金同样可以看成在指数的基础上叠加基金经理的主动增强策略(包括优化个别成分股以及权重、打新套利等操作)来获取相对于基础指数的超额收益。


下面就开始具体介绍每一种指数化投资者的超额收益来源:


超额收益来源1:打新策略
指数基金因为持有股票,同样可以参与股票打新,众所周知A股打新是一个收益不错的套利策略,那么指数基金同样可以吃到这部分打新收益,作为一个指数化投资者需要关心的是跟踪指数的基金规模,之前有人统计过,规模在2-5亿的基金打新收益会好一些,我自己由于前面吃了红利潜力跟踪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而被迫换仓的亏,我现在选择跟踪基金规模时,为了避免市场行情太差时基民大幅赎回,而导致基金规模缩水面临基金清盘风险,如果有的选,我倾向于选择规模5亿左右的基金,规模太小了后续换仓也很麻烦;


超额收益来源2:低费率策略
指数基金目前主流的费率是管理费+托管费共0.6%,但是有很多指数基金为了吸引基民申购,调低了管理费和托管费,尤其是一些指数增强型基金,管理费差别还是挺大的,那么同等条件下,我们应该选择费率更低的,低费率策略遵循的就是“省到就是赚到”的朴素思想,别看一年少个零点几,长期复利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超额收益,不过我说的是同等条件下,如果单纯为了省一点点管理费而选了一个质地更差的指数或者规模差别太大而牺牲打新收益,那就不划算了;


超额收益来源3:SmartBeta策略(尤其是多因子复合策略)

在介绍SmartBeta策略的超额收益来源之前,先介绍下市值加权型指数的优缺点:


优点:
1.流动性好:市值加权型指数倾向于将大市值股票纳入指数,所以市值加权型指数能容纳大量的资金,不会像等权重指数那样受限于盘子最小的那一只,对于机构而言,流动性是配置时必须要考虑的。


2.指数估值得到充分反映:指数估值数据可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流动性较好,如果指数成分股盘子太小,成交量过小,那么流动性不足本身就会影响估值准确性,没有充分的换手,无法充分体现市场的情绪。


3.成分股具有相对稳定性:由于股票的市值具有相对稳定性,市值加权型指数成分股的调仓频率较低,稳定性相较于策略加权型指数要好,比如低波因子和红利因子的调仓频率就较高。


缺点:
1.同质化严重:由于传统的市值加权型规模指数同质化严重,所以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挑选跟踪指数的基金时,挑选依据就是基金规模和费率,挑选综合费率最低、规模合适(因为规模过大打新收益不明显,规模过小有清盘风险)的即可。


2.自带动量的加权方式:由于加权方式是市值加权,涨得好的成分股会因为市值变大而权重增加,市值涨幅落后的,可能会被逐出前十大权重,这种类似追涨杀跌的"自带动量的加权方式",在市场高涨的情绪下,一些被爆炒出现泡沫的股票市值变得很大,成了指数的重仓股,指数基金成了“接盘侠”,所以会有“把市值打上去,让指数接盘”的说法。


策略加权型指数(SmartBeta因子)的分类及介绍:
前面说过了,策略加权型指数简单理解就是在指数中加入了因子策略,对于策略其实很好理解,其实我们每个人买股票时的各种标准都可以看成广义的复合策略,比如我可以构建一个“咸鱼因子”


买入弱周期行业、高ROE并且市场容量还没到天花板、净利润含金量高并且不吝啬分红的低估龙头企业


那么对其中标准加以量化就可以得到一个复合策略:
弱周期行业(行业因子)、高ROE(质量因子)并且市场容量还没到天花板(成长因子)、净利润含金量高并且不吝啬分红(红利因子)的低估(价值因子)龙头(市值因子)


下面对市场上主流的策略加权型指数加以盘点:


a.单因子策略指数


I.红利因子:
从股息角度,高股息率的股票一般估值也比较低,同时A股财务造假横行,如果一个企业股息率高,那么说明公司账上现金不是很紧张,企业挣到的是真金白银,净利润含金量也比较高,而且财务造假的公司是不会舍得大量分红的,股息率高的企业从概率上来讲也是“好学生”,所以红利因子可以看成是轻量级的“价值+质量”复合因子


应用红利因子的常见指数有:深证红利中证红利、上证红利、消费红利等


红利因子的有效性还是比较好的,拿我们“2022年咸鱼基金武器库”中的消费红利来举例,消费红利相对于中证消费具有明显超额收益:


II.低波因子:人的行为偏向关注于投资高波动的股票,尤其是一些市场热门股,这些股票往往估值较高,通常低波动的股票是短期内不太受市场关注、活跃程度较低的股票,这些低波动的股票往往估值也比较低,而长期投资估值较低的股票,从概率上来讲收益要更好一些


应用低波因子的常见指数有:500SNLV,300SNLV
不过低波因子更多的是关注估值,本质上还是价值策略,有效性要比红利因子差一些,不过还是可以跑赢基准指数的,我们看下500SNLV的情况,从500SNLV的发布之日2016年2月4日起,全收益指数还是跑赢中证500的:


III.价值因子:从估值角度,通常是从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市现率等角度挑选估值最低的一批股票,当然还有AH估值轮动策略(比如50AH优选大幅跑赢上证50指数),长期投资低估的股票收益大概率会不错。


应用价值因子的常见指数有:300价值深证价值上证50AH优选


单一价值策略因为没有考虑基本面的情况,有效性要比红利因子差一些,不过还是可以跑赢基准指数的,我们看下300价值的情况,300价值发布之日为2008年1月21日,但是只能查询到2011年8月15日开始的全收益指数,所以就从2011年8月15日开始统计,同样是跑赢基础指数:


IV质量因子:对于质量因子,就是从指数成分股质地角度去筛选股票,质量因子最好能搭配价值因子一起使用,正所谓“好投资=好赛道+好企业+好价格”,没有一个好的介入价格,即使企业再优秀,也不可能获得好的投资收益,常见的质量因子里面又可以细分为:基本面策略/龙头策略+高ROE策略+护城河策略,

市场上目前主流的就是基本面/龙头策略+高ROE的策略,基本面策略从基本面规模角度选择股票,该方法可有效地降低股票价格偏离公司价值对投资收益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效降低“指数基金接盘”概率,高ROE策略顾名思义就是挑选高ROE的,ROE是企业内生增长和估值溢价的核心驱动力,ROE较高、盈利能力较强的优秀行业,通常是孕育大牛股的摇篮,高ROE策略往往是和其他策略一起叠加使用,单一应用高ROE策略效果并不好


常见指数有:基本面50指数、深证F60深证F120


单一的基本面策略可以跑赢基础指数,但是超额收益的幅度并不是很大,质量策略往往要结合红利、低波、价值等侧重估值方面的策略,才能取得更强的超额收益,如下是基本面50相对上证50的超额收益情况:


另外的还有一些小众的策略因子,比如等权因子、动量因子、小盘因子等,单一应用效果往往不好,往往是作为复合策略的一个因子来叠加使用,这里先简单介绍,后面在复合策略里面再结合具体的策略指数来讲:


V等权因子:成分股的权重相同,前十大权重很分散,在指数调仓日会将涨的比较好的个股的权重调回等权重,相当于“自带高抛低吸、估值轮动”,但是对于这种仓位配置理念我并不是完全认同,尤其是在一些遵循强者恒强逻辑的行业中应用,比如医药行业,目前的带量采购加速了市场份额向行业头部集中,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凸显,如果对于这种遵循强者恒强逻辑的行业中应用等权因子,可能造成对行业龙头的仓位配置不足,影响投资收益


应用等权因子的常见指数有:养老产业医药100300等权500等权


VI.成长因子:主要是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指标的成长性,比如我们的“2022年咸鱼基金武器库”中的创成长中应用的成长因子关注的是如下指标:
收入增长:最新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率;
利润增长:最新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率;
息税前利润增长:最新一季度息税前利润(EBIT)同比增长率;


VII.动量因子:主要是应用趋势投资的理论,把样本股中股价比较强势的挑选了出来,往往对应于股票一般的"底部磨底、中段上涨、高位震荡、高位下行"四阶段运行模型中的"中段上涨"的阶段,吃鱼吃到了中段,但是往往需要结合成长因子才能发挥作用,比如我们的“2022年咸鱼基金武器库”中的创成长中除了应用成长因子,动量因子方面关注的是:


52 周新高:当前股价除以过去 52 周高点的比例;
12M-1M 动量:上 12 个月至上个月的累计收益;
12M-1M 超额收益动量:上 12 个月至上个月的累计超额收益(相对于全 A 市场市值加权组合);
创成长同时结合动量和成长因子才能超额收益明显,单独应用动量或者成长,估计效果就会变差;


b.多因子复合策略指数


有很多时候单一应用某一SmartBeta因子很难获取明显的超额收益,这个时候往往同时应用多个策略因子,我们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常见的多因子复合策略:
I.价值+质量:比如“中金300”指数,同时考虑质量和价值因子,相对于买入低估优质资产,大概率会获得较好收益,中金300自发布之日2018年2月14日开始,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II.红利+质量:比如我们的“2022年咸鱼基金武器库”中的红利潜力,红利潜力挑选的成分股要求“流动性不能太差,连续3年分红,当年分红率要高于30%,并且ROE较高,具有潜在持续高分红能力的公司”是一个复合策略加权型指数,策略为:红利因子(分红率)+质量因子(ROE),堪称“红利挖掘机”,只可惜其跟踪的基金都面临5000千万的清盘风险警戒线,但是红利潜力这个指数我觉得还是不错的,即使目前没有合适的基金跟踪我也会保持关注,后面等到有合适的基金出来,估值合适时还会考虑配置;


红利潜力自2013年7月2日发布之日开始,不仅大幅跑赢了沪深300全收益指数,同时大幅跑赢了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


III.红利+低波+成长:比如我们的“2022年咸鱼基金武器库”中的红利低波,红利低波在基金武器库中定位比较清晰,就是一个“移动弹药仓”的角色,长期收益率尚可,波动率较低,当估值压缩到极致时,配置红利低波可以当一个移动弹药仓来使用,当其他标的出现好的买入时机就可以用红利低波的仓位去换。红利低波挑选的成分股要求流动性不能太差,过去3年不仅要连续分红,并且剔除红利支付率过高的样本,要求红利增长率为正,保证了样本股持续分红的潜力,剔除红利支付率过高这一点暗含了以下企业财务肖像特征:


分红率较高的企业一般在企业生命周期中处于成熟期,其利润大部分都用于支付红利,留存的可用来扩大再生产的利润就少,因为如果企业还处于高速成长期时,企业对现金的渴求时较大的,企业急需扩张来跑马圈地,所以剔除红利支付率过高的企业可以一定程度保证成分股的业绩成长性。


剔除股息增长率非正的股票,又一定程度加权了成长因子,剩余股票按照过去一年波动率升序排列又是典型的低波因子选股,所以红利低波指数在选股上是一个复合策略指数:红利因子+低波因子+一定程度的成长因子,权重加权方式为股息率加权,权重上限为15%,综合选股和权重加权两方面的因子暴露,红利低波的综合策略因子暴露程度排名是:红利因子>低波因子>成长因子


不过红利低波目前跟踪的基金规模都很小,场外的A+C份额规模还大一些,后面如果规模继续缩小,可能也逃脱不了红利潜力一样的命运,实在是非常可惜;


红利低波自发布之日2013年12月19日起,跑赢了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但是没有跑赢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也说明了复合策略加权型指数也不是都能跑赢单因子策略指数甚至基准指数的:


IV.低波+质量:比如我们的“2022年咸鱼基金武器库”中的创业蓝筹,创业蓝筹是一个复合策略加权型指数,其策略为:市值因子+质量(基本面)因子+低波因子,三个因子都是在选样时和分配权重时进行双重暴露),作为"创业板双雄"之一,也是一个不错的指数,是配置创业板的不错标的,相对于创业板基础指数(创业板指创业板50)具有超额收益。


V.成长+动量:比如我们的“2022年咸鱼基金武器库”中的创成长,创成长是一个复合策略加权型指数,其策略为:市值因子+成长因子+动量因子,并且三个因子也都是选样和权重分配双重暴露,单只股票权重上限不超过 15%,我自己是价值投资为主的,创成长的指数级分散做“成长股趋势投资吃中段利润”的方法,可以成为我投资体系的有益补充;

不过创成长的选样方法就决定了创成长的指数估值不会低,所以对于创成长的指数估值不能要求过高,因为创成长抓取的往往是成长股有了股价催化剂后的中段上涨利润,这个时候成分股的估值肯定不是底部,估值不可能便宜,所以对于创成长的投资,估值方面只要不贵就可以,创成长的指数级分散做“成长股趋势投资吃中段利润”的方法相比于个股有如下优势:


I.创成长有基本面支撑
很多趋势投资往往是唯股价论,不看基本面,但是没有基本面支撑的股价上涨,最后往往是一地鸡毛,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但是有基本面支撑的却不一样,在股价沉寂磨底后,往往有一个催化因素带动股价上行,如果基本面良好(市场前景好、营收利润高速增长),那么即使股价处于高位,往往也是高位盘整,通过业绩的增长来消化估值,等业绩跟上来后,往往又会开始新高之旅


II.指数分散做“成长股趋势投资吃中段利润”的方法,相比于个股来说成功率更高


个股的股价影响因素很多,并且有的成长股可能只是“伪成长股”,比如把某些周期股的顺周期时刻当做成长股,或者只是短期利润释放,长期业绩增长难以保障,但是如果把这种投资方法用于指数,分散持仓,那么成功率相比于具体的某只股票来说就高得多


创业蓝筹和创成长自2013年1月4日发布之日起,都跑赢了基准指数“创业板指创业板50”:


超额收益来源4:优秀行业策略
行业指数或者说主题指数本质上也可以看成一个策略指数,只不过暴露的是行业因子,同样的市值加权型指数也是可以看成一个策略指数,只不过暴露的是市值因子,只不过对于“市值因子”和“行业因子”来说看上去并不是那么Smart,那么聪明,所以特地区分来看,指数化投资者如果想要获取超额收益,那么选择一个优秀行业来投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行业指数或者主题指数的超额收益来源,关键还是要挑选出真正优质的赛道,比如我们的“2022年咸鱼基金武器库”中的中证白酒中证消费科创创业50,分别看好的就是必需消费赛道和新经济赛道,各行业的生意模式天然就有优劣之分,那些毛利高、竞争格局好、行业空间大、资本支出少、应收账款少、容易建立品牌护城河的赛道更容易诞生优秀企业,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超额收益来源5:主动增强策略
指数增强基金同样可以看成在指数的基础上叠加基金经理的主动增强策略(包括优化个别成分股以及权重、打新套利、对冲等操作)来获取相对于基础指数的超额收益,由于A股的投资者结构中散户的占比还是较高,通常A股的指数增强基金相对于基准指数都可以获取超额收益,就拿最基础的沪深300增强基金来看,也是具备超额收益的:


最后总结一下:


a.目前指数化投资者的五大超额收益来源分别是“SmartBeta策略(尤其是多因子复合策略)、优秀行业策略、主动增强策略、打新策略、低费率策略”,指数化投资者如果想要提高收益率,不妨从这些角度入手


b.传统市值加权型指数(大部分的规模指数/宽基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可以看成是一种传统策略(市值因子、行业因子暴露),而SmartBeta策略指数长周期看大概率“更聪明”,所以通常可以获取超额收益;


c.单因子策略指数大部分都能取得超额收益,但是具体超额收益幅度根据市场风格、样本空间特点而变化,需要具体指数具体分析,有些因子(比如质量、成长、动量因子)单一应用效果不好,往往需要多因子叠加使用;


d.复合策略指数可以应用的因子更加多元化,超额收益来源更丰富,大概率会比单因子策略指数好些,但也需要根据样本空间特点、因子叠加协同性来具体分析,复合策略加权型指数也不是都能跑赢单因子策略指数甚至基准指数的;


e.目前A股的指数增强策略往往都可以跑赢基准指数,获取到超额收益;


温馨提示:本人只是一个普通小散,文章观点不一定正确,投资水平也很一般,请保持独立思考,投资有风险,文章观点仅作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切忌盲目跟随买入!!!


#雪球星计划#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老司基硬核测评#

@雪球创作者中心 @ETF星推官 @今日话题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F161725)$ $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联接(F000248)$ $华夏创成长ETF联接A(F007474)$

全部讨论

2022-04-08 13:48

别离个股,指数派的朋友们进来聊聊吧——13年职业股民原创文章
不做个股,喜欢宽指数基金、行业基金、各种etf、股指期货、期权的朋友来聊聊吧。
股民们按操作品种可以分为两大类:个股派和指数派,个股派有投资派的精研个股找优秀企业长拿。也有技术分析的找黑马、大牛。指数派诞生较晚,放弃精研个股只需要看懂行业或者大盘就行。也可以按技术分析做大盘指数基金或者行业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既可以作为业余股民简单的优秀品种长拿,专业股民、职业股民也可以做波段、短线、中线,方法很多。
股市一开始都是个股派,都需要买具体的个股。后面分化出了两支思想:有按大盘做进出依据的,还有抛弃大盘炒个股的。20年来我一直把研究大盘放了首位,依据大盘做大的买卖根据,做和大盘高度关联的品种。后来慢慢指数基金发展丰富了起来,大盘派有了操作品种,从一种思路到一种流派,诞生了指数派,有很多指数化操作的股民。
简述指数派的好处:没有黑天鹅、不停牌、意外很少、难度低、不退市、收益均衡些。
指数派的品种:
几百只宽指数基金、行业指数基金、主题etf、外盘基金、商品期货基金、b类基金。
3个股指期货、3个etf期权、1个股指期权。
指数派各种手法:
1 基金做t、期指期权日内
2 做波段
3 做中线
4 简单长线
5 期指期权做空
6 基金和期权配合策略
关于指数化的品种、策略、经验,都来聊聊吧。
#指数派# #指数化# #大盘派#

链接:网页链接

2022-04-10 14:53

指数化现在个人喜欢策略,增强,质量因子。中金优选和中证成长创新都不错,可惜规模和跟踪的基金不多。
另不得不说中国散户太多了,主动基金是能大幅跑赢散户的,现阶段中国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如果是发达市场可能得指数化投资了

2022-04-10 12:56

中金300指数历史好短,估值不好判断,而且发现跟踪的基金还不到1亿

2022-04-08 10:23

好文收藏

2022-04-08 09:51

策略指数和主动基金哪个更好

2022-04-08 09:45

还是中证白酒最强

2022-04-08 09:39

主动型基金也很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