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美口齿不清的一点牙慧(二)

发布于: 雪球转发:72回复:147喜欢:100

摘录前作,每段之间未必有逻辑关系。

---------

跟投资股票一样,杠杆在行情好的时候就是助推器,在行情坏的时候就是虎头铡。高杠杆为Valeant带来了连续不断的资金去支持它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蛇吞象高难度动作并把自己搞成了巨无霸,公司前景光明的时候,穆迪等一些列评级机构纷纷给出不错的信用评级(虽然大多数时候其实也是垃圾债券级),使得公司可以以比较低廉的成本发行债券借到更多的贷款;而高杠杆也会在你被万人捶的时候让你陷入流动性的绝境,此时穆迪等又来下砍评级(目前砍到了B1, 投资级别Baa3往下数四级),各种再融资举步维艰。当然这也和利率环境有关,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以及降息的预期中,Valeant不得不说是借到了美联储最近几年的大放水的东风。大家都知道利率是钱的价格,在之前的量化宽松中钱的价格极低,借钱的成本极低,所以Valeant可以依靠一桩又一桩全现金的天价交易迅速发展壮大。但当美联储重新思考收紧流动性、逐渐开始加息周期时,Valeant用来偿还贷款的利息必然水涨船高(其实不用等加息了,穆迪一砍评级,利息立马上飙)。


---------

以上就是在去年激情的10月中发生的故事,可谓破鼓万人捶的典范。从中可以看出Valeant这家公司确实猫腻深重。巴菲特曾说,厨房里从来不会只有一只小强;当你看见一只小强,一天内你会陆续见到大强和中强。所以当公司会计层面出现一些欺诈的迹象,有可能台面底下已经是千疮百孔。当然在运用这些传统智慧(conventional wisdoms)的时候,你也不能教条主义生硬地照搬照套。历史上有无数牛X公司出现过会计丑闻,很多到现在仍然生机勃勃,比如洛克希德马丁,比如哈里伯顿(Halliburton),比如施乐(Xerox)。有些人选择一遇到会计丑闻立马就回避,这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好办法,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行之有效;但未必一定是唯一的办法,毕竟没有这些黑天鹅,哪来跌成翔的股价,哪来蹲入黄金坑的机会。当然了,当公司有会计丑闻的发生,这绝对是个超级大的red flag,需要投资者花费更多时间去甄别原委,去考虑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

Snapchat火了,让Facebook这个社交界的歌利亚感受到了灼心的压力。第一招自然是直接收买,Snap的小鲜肉 CEO Evan Spiegel 果断地十动然拒;于是Facebook就开始了漫长的抄袭Snapchat之旅。

2012年冬,Facebook推出Poke功能,用户可以发送照片或小视频十秒钟后自动蒸发;用户只能现拍现发;用户截屏会被通知。这些产品特征与Snapchat无死角地雷同。当然这次抄袭Facebook也带有试探性,两年后,Poke卒。

第一次抄袭经验:“在Facebook上要做正派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完全照抄没有前途。

2014年夏,Facebook卧薪尝胆搞出Slingshot,又是一个基本全篇照抄Snapchat功能的APP。按理说这是第二次抄了应该熟能生巧,但这次Facebook自己做死,一边抄一边修改了作业:用户想看对方的讯息必须首先发给对方一个讯息。如此脑残的设计自然让Slingshot卒得更快。

第二次抄袭经验:照抄不行,乱改也不行。

2015年秋,Facebook在自己的照片编辑软件中照抄了Snapchat那种修片的怪诞功能和风格。

第三次抄袭经验:让我一点一点地靠近你。

2016年七月,对阅后即焚不死心的Facebook 又推出了 Quick Updates功能,用户发送的状态信息将会在24小时后消失。

第四次抄袭经验:我会说这是为了第五次?

2016年八月, 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推出了Instagram Stories ,基本上是对Snapchat Stories功能的克隆,连名字都懒得改一改。这个功能简单地说就是你可以把一些照片和视频编辑编辑post出去,然后24个小时后消失,有点像个公开的日记。

第五次抄袭经验:这是目前对Snapchat伤害最大的一次暴击,目前Instagram Stories的日活已经远超Snapchat,达到了两亿人(注:2021年数据:5亿)。Facebook的这次克隆目前来看非常妖冶,亮出了社交界的统治力。

脸书就这样沦为了不要脸书。


--------

好产品≠好策略,坏产品≠没策略。面对雄壮的歌利亚们,小小的start-up公司哪里能像《罗缉思维》里所讲的那样游刃有余,他们每一天都是游走在直接毙命出局的边缘;而如果这些替补大卫们还不像真大卫那样进行策略化思考(strategic thinking,大卫王击败歌利亚就是用了非常策略化的四两拨千斤的招法),反而认为好产品就是好策略,认为不断创新就是好策略,并时不时给自己发点的Bonus,那我不知道他们能有多大的胜算。


你要知道对面残酷冷静的扎克伯格,曾经面对雄壮的谷歌以及咄咄逼人的Google+的时候,天天拿着历史典故给下属们洗脑:“迦太基必须毁灭!”(Carthage must be destroyed)。当年古罗马在开始灭掉迦太基的第三次布匿战争之前,罗马监察官老加图每次演讲时毋论主题如何,都会以这句话作为结语。


--------

以我一个尽量保持理性的业内人的不算太敞亮的角度来看,现在这市场并没有疯狂到当年的地步;如果这是个科技泡沫,那也是个有业绩支持的泡沫。所以把此泡泡比作彼泡泡,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唯一不变的可能只有亚马逊(写作时2017年初),但这仅仅是净利润的体现。我们摸着自己千疮百孔的良心问问,当年智商不在线的美国在线真的能与现在动不动就要一统天下的亚马逊相提并论?


-------------

万物皆有价。

肯定会有许多人说:达某,飘了还是骚了,又在大放厥词;或许你还会伺机反问:那嫂子值几个钱?所以我还要再修饰一下语言:万物皆有价的意思是,可交易的万物皆有价,没有交易就无所谓价格。我无法回答你我老婆值几块钱的根本原因是我老婆无法被交易。而我们能够接受人命无价,其根本原因是公序良俗告诉我们:人不能被交易。所以万恶的奴隶贸易,也成了墙头的蚊子血无人提。

爱情无价的道理也是一样,本质是因为爱情无法交易;但是爱的动作容易交换,所以性服务有价,并且这桩生意成了最古老也最恒久的赛道,千万年来孜孜不倦地给人类社会赋能。你无法给梁祝化蝶的爱情贴价签,本质上是因为爱情无法交易的人身属性;如果爱情能交易,我相信其一定有价格。

当然还有人会喊自由无价。你每天被锁定在鸽子间里,拿着微薄的薪水,然后你告诉我你的自由无价,我肯定是不信的。当然你会说就算给金山银山你也不愿意受牢狱之灾,本质上还是因为你的自由有人身属性,无法被交易,我无法享受你的自由,你的自由对我也无用。但是自由所带来的劳动可以交易,所以你很愿意每天起个大早去挤地铁,然后来到那个换了一个形式的牢笼。

所以凡是能被交易之万物,皆有其价格。而价格本身也很美。Price itself is priceless.


-------------


交易带来价格,价格之美来自交易之美。没有交易的世界将是一座人间炼狱。曾经有一个哥们,想要看看不通过交换商品,能否实现自我突破,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self-sufficient)。于是从种麦子开始,他花了整整六个月时间与1500美元的投资,为自己做了一个有荤有素的三明治。意犹未尽之余他再一次自我突破,从薅羊毛开始,给自己做了一套成本4000美元的劣质西装,耗费了整整十个月的光景。

这就是没有交易的世界,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为,都是一场人道灾难。1961年苏X国的老毛子判了两个小商人死刑立即执行,罪名是“非法贩卖牛仔裤”。为了买卖牛仔裤,人性可以冒被枪毙之风险,交易真乃human nature。动物有交配行为,但是动物没有交易行为。《理性乐观派》( The Rational Optimist: How Prosperity Evolves ) 这本书里就讲到动物只有互惠行为,或者就是共生行为,但并不存在交易动作。改编亚当·斯密的一句话,就是“没人见过狗拿着一条鱼跟猫换一根骨头”。

----------


激励机制是很小的一方面。大锅饭玩不转,最大的原因是“价格”这个自由市场最为重要的要素的缺失。你的劳动没有价格,你的时间没有价格,你的产品没有价格,你的服务没有价格,于是世风就这样被日了下来,世界就崩塌了。哈XX对此有一个优雅的论断:价格包含重要信息( Prices contain information.)—— 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所以大锅饭玩不转的最重要原因是信息扭曲,乃至信息真空。自由市场就懵逼了。市场如同千面之墙,而价格如同墙上的千面。


---------

Supreme,发音成死泼赖,是一个潮牌,主营是质量地摊货、风格也非常街头的服饰品。除了质量渣渣以外,Supreme从头到尾也几乎没有一根毛线是原创,连津津乐道的box logo那个红底白字的Supreme商标,也是照抄了某艺术家的创意,连字体都懒得改。

那么,质量堪比地摊、审美颇为偏激、创意基本靠抄的Supreme,能卖多少钱呢?一级市场售价其实还算靠谱,基本就是十八线轻奢的定位,一条大裤衩要价120美元;然而一旦猛虎出山,二级市场上经人倒卖的同款裤衩可以飙到1500美元。这是一条装了升值器的裤衩。

何也?与A股的IPO一样,源头供给嗷嗷掐死,下游需求嗷嗷待哺;于是流通到了二级市场,自然要来几个涨停板。联名与炒作(增加需求)+ 限量与配售(减少供给),能赚的钱不赚,故意制造供不应求的局面,人为制造经济学上的无谓损失 (deadweight loss),目的就是让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升天。价格升天,进一步导致吃瓜群众趋之若鹜,网红效应爆炸。当然,Supreme的老板幽幽地说:我只是不喜欢存货而已。

人的主观价值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有人为了抢个Supreme的发售,愿意订机票住酒店然后在冰天雪地里驻营排队十小时,最后杀入店内抢任何尺码合适的东西,哪怕就是一条裤衩。他是为了获利还是为了穿上裤衩的满足?不是,他是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


---------------

价格反映出的人类进步。我们如何能看出,今人比古人活得更好——更高,更胖,更长寿?更快乐?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更好”的度量,就是必须品价格的下跌。《理性乐观派》里讲述了人造光的价格的变迁。一个18瓦的节能灯泡亮一个小时所产的光的价格,在公元前1750年(芝麻油灯)是50个小时的平均工资,在1880年(煤油灯)是15分钟的平均工资,在1950年(钨丝灯)是8秒,而现在是半秒。


-------------------

所以讲到犹太人,我们心中有很多来自历史的不解疑问:

1. 为啥犹太人城市化程度那么高? 

2. 为啥犹太人主要从事商业、金融、法律、学术研究等highest paying jobs? 

3. 最重要的,为啥犹太人那么有钱?

对此问题,大众普遍认知的答案是:1. 犹太人的祖先在中世纪受压迫、不能拥有土地,所以地主当不成,中下贫农也当不成;2. 中世纪的基督徒和穆斯林放贷都不能收利息,所以犹太人趁虚而入,干P2P,干金融;3.那你干金融自然就有钱。

这个答案不能算全错,但是说法上或许有些迫害妄想症——犹太人是主动放弃农业,而非被逼。


---------

而凯恩斯,作为一个身高近两米的同志爱好者,是央行存在合理性的精神依据。在看待经济体这个问题上,凯恩斯并不像他的性取向那样“啥都行” —— 他明确表示市场不行。他认为经济体,不是一个可以不断自我修复的细胞;而更像一关超级马里奥,你浪着蹦跶着吃蘑菇变大变小,然而一旦掉到坑里,就十分难以回来。此时就是所谓的“缺乏有效需求”,为了刺激需求,加大政府开支,是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也是一样,市场缺钱,那咱就大水漫灌,九万亿够不够哇。那大水枪靠哪个法海来滋?当然是央行的印钞机(或者在美联储的case里,就是联邦基金利率、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这三板斧)。于是流动性的问题就被短暂解决了。当然长远而言,问题总不是被解决,永远都是被拖延。当然凯恩斯对此并不以为意,他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从长远而言我们都死了 (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因此拖延问题等于解决问题,只要你把问题拖过了你的寿命。

1930年开始的大萧条,许多人以为是罗斯福新政,帮美国走出了泥潭。事实上或许正是因为罗斯福新政才导致了旷日持久的泥潭。而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里也论证了,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才是大萧条的一个主因。所以无论金本位是多么野蛮的遗迹,央妈们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还是那句话,拖延问题是否等于解决问题?诚然,长期来看我们都要死,但万一我没能把问题拖到死呢?

------------------

在传统行业里产品优势就是一切,海尔冰箱牌子响,但如果我能做出其他都一样但省电25%的产品,我就一定能从海尔手里抢到市场份额;但是在TMT的逻辑里,即使我做出了比微信更好的产品,苍天啊有用吗,谁会来用呢。这个产品的唯一用处大概就是可以把它卖给微信。

头部公司通过网络效应主宰了行业标准,失败的竞品自然就被挤出,强者无比升华,弱者无比挣扎。而这种二元化的竞争结果就非常显见,也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最后市场份额全抓在赢家手上,处于下风的 underdog 们失败率非常之高。

而当我们知道TMT行业—— 1. 经济利润极高; 2. 赢者通吃;——这两个特点之后,Coatue的思路就很容易理解了—— 做多赢家,同时做空同赛道或相似赛道的输家。此时多空交易的关联性极大,做多公司的成功往往意味着脚下有一堆做空公司的尸首。一旦发现赢家,马上寻找同赛道的输家,反之亦然。

Coatue认为分散化的赢家/输家的配对交易是TMT行业最好的投资策略。此二元化策略有三个优点:1. 如果马太效应实现,收益就能做乘法,多仓与空仓都赚钱;2. 在市场整体低迷时对冲下行风险;3. 放大了选股能力对组合回报的影响。

当然这个策略的最大风险也正是对选股能力极为苛求;如果判断失败,行业趋势与你的预期相反,则多空双杀,game over得特别快。比如假设当年你做多了诺基亚,做空了苹果——上帝向人间撒了一把智慧,偏偏只有你打了一把伞——这就是两倍速的死法。



------------------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陈达美股投资2021-09-03 14:10

出书能赚钱..你想多了。出一本书还不如我给公募基金打个软文广告赚的多…

陈达美股投资2021-09-03 14:44

是啊。曹雪芹写个红楼梦,有个屁报酬,那时候还没有版权也没有版税。全靠为爱发电。所以钱只是保健因子,不是激励因子。你想要杰作,靠堆钱是堆不出的,必须要让他升华一下。

壹生随缘2021-09-03 15:45

听君今日两席话,胜于听君一席话。

知常公子2021-09-03 14:56

骚得不讨厌,唯有达美炫!

自在行风2021-09-03 14:42

不赔钱就不错了,一送朋友就赔钱

全部讨论

2021-09-03 15:45

听君今日两席话,胜于听君一席话。

2021-09-03 14:56

骚得不讨厌,唯有达美炫!

2021-09-03 18:33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1雪球币,也推荐给你。(我的绝版雪球币,只剩下 250 个了)

2021-09-03 17:57

VALEANT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最大的单笔损失就发生在当时的VRX身上。不过人生没什么大不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点损失也变成一个小数目了。活下来,活得久,才是最重要的。

2021-09-03 15:35

每天都能看到达美总的文章,是我最大的愿望

2021-09-04 02:11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2021-09-03 17:07

达美可以写脱口秀稿子。。

2021-09-03 15:42

在传统行业里产品优势就是一切,海尔冰箱牌子响,但如果我能做出其他都一样但省电25%的产品,我就一定能从海尔手里抢到市场份额;但是在TMT的逻辑里,即使我做出了比微信更好的产品,苍天啊有用吗,谁会来用呢。这个产品的唯一用处大概就是可以把它卖给微信。
头部公司通过网络效应主宰了行业标准,失败的竞品自然就被挤出,强者无比升华,弱者无比挣扎。而这种二元化的竞争结果就非常显见,也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最后市场份额全抓在赢家手上,处于下风的 underdog 们失败率非常之高。
而当我们知道TMT行业—— 1. 经济利润极高; 2. 赢者通吃;——这两个特点之后,Coatue的思路就很容易理解了—— 做多赢家,同时做空同赛道或相似赛道的输家。此时多空交易的关联性极大,做多公司的成功往往意味着脚下有一堆做空公司的尸首。一旦发现赢家,马上寻找同赛道的输家,反之亦然。
Coatue认为分散化的赢家/输家的配对交易是TMT行业最好的投资策略。此二元化策略有三个优点:1. 如果马太效应实现,收益就能做乘法,多仓与空仓都赚钱;2. 在市场整体低迷时对冲下行风险;3. 放大了选股能力对组合回报的影响。
当然这个策略的最大风险也正是对选股能力极为苛求;如果判断失败,行业趋势与你的预期相反,则多空双杀,game over得特别快。比如假设当年你做多了诺基亚,做空了苹果——上帝向人间撒了一把智慧,偏偏只有你打了一把伞——这就是两倍速的死法。

2021-09-03 13:56

厉害了,达美

2021-09-03 23:21

看到一些文字似曾相识,才发现是《哈耶克的思河》这篇文章的经典片段,好几年前就读过并且印象很深刻,那个时候没上雪球也没开始炒股,所以不知道是达美写的,现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