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onglin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24
几年前,我曾经去和一个小机构谈收购的问题,当时我和他们负责人详细聊他们的收入支出情况,我基本上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我发现根据我核算的营收和支出,他们机构实际上是亏损的,跟之前他给我保证的情况完全不符。
负责人最后告诉我说,按照现金流算法的话我们是盈利的。我一脸懵逼,问:“啥叫现金流算法?”他说目前每个月的营收基本能大于支出。
我说没有你们这么算的,那是因为你们的超前预收款(小机构的预收款有些时候能到两年),负责人说他们之前待的机构都是这么算的。
我后来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机构最终跑路了。

热门回复

2021-03-05 14:13

实际上在新东方喊出预付款不应记收入前,教育机构都这么算。但是如果完全以课消计算收入,所有增长期的机构必然都是巨亏。我们之前是这么看,如果是一对一计算课时的,必须按照课消,如果是班课,课消相对预期准确,打折算。看实体行业,增长期的时候因为有前期投入,多少都有这个问题,看怎么看了。

如果顺一直有预收款进来,这算不算新型庞氏骗局。

绝大部分普通小老板的财务管理水准太低了

2021-03-05 17:57

所以说看怎么看,有些东西只能毛估,在线教育主要问题在于营销投入前置,但是如果某一季营销失败将给下一季带来巨大亏损,风险和收益时间错位,太难受了

那是私教课,两码事

并不是不定量的弹性服务。充值常规对应都是多少节课,这类别的负债,每上完一节课,才能确收一节。

提供不定量的弹性服务,不视为会计上的预收款,而是归入主营业务收入或者合同收入

营业利润(亏损)
营业亏损为17.55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营业利润2.157亿元人民币。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业亏损为15.16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营业利润2.760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亏损)
净亏损为13.92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利润2.266亿元人民币。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11.54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利润2.869亿元人民币。

2021-03-05 15:26

请问有没有看他们账面上有多少钱?还能坚持多久?

合理情况下预收款应该计入负债,很多跑路的机构都是计入当期营收。在国内大家都不把信用当回事,法人很多都是挂名的,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