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金融!去金融!:关于360数科改名的一些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6回复:49喜欢:26

 

正如京东金融改名京东数科,蚂蚁金服改名蚂蚁科技集团,360金融最终也更名为360数科(360 DigiTech),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华变。而作为360数科的投资者而言,我是乐见其成的,顺势而为,给投资者吃定心丸。而以最近股价而论,丸挺香。

 

金融科技从最早的Fintech,再到 Techfin,再到眼下加速转型成“金融圈内的Tech Company”,明显趋势就是科技的分量越来越重,而金融上也是越来越审慎。桀骜如马道长也只能说:我不碰金融的,蚂蚁是科技公司呀。(对比其当年狠话:如果金融业不改变,那我们就改变金融业。)

 

说到底,金融这个度量衡方方正正的小杯子,盛不下互联网这坛变幻莫测、如影似魔的大酒。

 

首先,有一个核心逻辑一定要明白:金融业讲的是黑白,而互联网是讲的是灰度

 

黑白就是有清晰边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无明令准许即为不许。所以你在讲黑白的行业做业务,就要牌照,要准入,要监管,要行政许可,要给你戴上个紧箍。

 

灰度就是边界模糊,无明令禁止则为可行。关于讲灰度的行业的许多领域,或许立法者、居间人、监管者都没预料到、探索到、实践到,就如路易斯安那购地案一样一买全是真空地带;谁先填入,谁就能爆发式成长。

 

金融讲黑白,因为金融交易往往涉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不定下泾渭分明的规则,交易将难以完成、甚至直接出界(骗局);所以我认为金融市场在可见将来仍然必须是中心化的,去中心化对应的就是不讲黑白,要会出诈骗犯。

 

而互联网科技讲灰度,这是由于互联网产品与服务的开发属性,“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就是不停试错、不停摩擦灰度的过程。

 

所以互联网科技行业有一个叫做“灰度测试”,是指如果你要给你的app推出一个重要新功能或者进行重大改版,往往要先小范围、渐进式掐着脖子放量,直到逐渐全部覆盖。这就是一个在灰度边缘反复试探的做法。

  

Fintech是一场企图将黑白的金融与灰灰的互联网科技融合的大胆的、先锋的实验。但中和金融与互联网逻辑上尚不成熟,就如同你要去中和黑白灰,结局一定就是灰色。我们用后视镜来看固然清晰,从全民互金浪潮到P2P玩野凋敝,这里面的教训,可以玩好几年。

  

你可以讲故事,但不能讲鬼故事。曾经有人要用互联网(或IoT)技术做车贷,也就是汽车抵押贷款;那怎么给这个抵押进行科技赋能呢?—— 就是给车装个GPS,根本不看借款人的流水与征信。问题是我一辆车可以装一百个GPS,把自己装得跟个新冠病毒似的,这就导致存在大量重复抵押的现象,而这样的贷款质量也可想而知。

 

科技赋能金融不能太天马行空,还是要讲点商业逻辑。你不能像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里,为了硬凑一点情节,一个角色就莫名其妙自燃了。但由于前期资本的任性,所以也让一些不讲商业逻辑的互金公司能在一片红海里豪横睥睨一小会儿,然后就——泯然于江湖。

  

金融讲黑白,所以证券法规定你能做什么做什么,银行法规定你能经营什么什么,你不要以为美国金融从业者各个跟个华尔街之狼似的,他们(我曾经是他们的一员)年年都要被FINRA毒打。金融的成长边界是明晰的,不然大家都知道投行赚钱,但是没什么人会去买投行的股票。

 

市场给金融股的估值倍数与给科技股的估值倍数的巨大差异,包含了万象的信息

 

比如你互联网直播只要基本上不违反法律法规、公序良俗,你想播什么播什么,成长无边界。但你基金公司拉几个基金经理来搞对战直播,搞个工会大家围观,肯定不合适。证券经纪、基金从业都有从业资格证,但如果直播上岗的来个直播证,那也不合适。

 

和光同尘与锋芒毕露,你要在两者之中做一个选择。

 

资本市场一开始对于这个黑白灰的问题,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定价。或者说出现了对监管风险的严重低估。趣店上市IPO能发出超百亿美元的市值,就是一个证明,也是用当前的盈利能力为互联网公司估值而惨败的典型。当然这些都是看着后视镜说话,而在当局者,其实很难看清。

 

但有一点是很确定的——资本市场最憎恶“不确定性”,尤其是“向下的不确定性”。对于政策密集如黄梅雨朝令夕改、不确定性太大的行业,不会给出宽容而大方的估值。所以之后整个互金行业估值水平雪崩正是由于逻辑的修正。也就埋掉了血多年轻的互金公司。

 

从监管的角度而言,“金融圈里的科技”比“金融科技”,不确定性要小得多。

 

而对于360数科而言,以360的互联网基因,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一家科技公司。当然金融尤其是网贷这一块确实赚钱,所以金融这块越来越助贷化后,盈利水平下降在所难免;但随科技业务占比提升,由于给科技的估值要高过给金融,估值水平也理应抬升。这一降一升,以目前业务的增长势头,我认为对公司中短期的股价,是个支撑。

 

而作为即使是已上市公司里的头部玩家,360数科也仅有20亿美金市值,单从业务量而言,小船比较好调头。

 

2019年360数科的科技业务占比有质变,由年初的0.8%跃升到年底的22%,实现量变积累。另从收入来看,2019年360数科科技收入增速是336%,同比2018年的228%,进一步提高。公司方面也预测2020年其科技收入有望大幅攀升,最后能促成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

  

转型科技公司离不开技术,简单举个例子——前方技术大词高能预警——过去四年, 360数科研发了Argus智能风控引擎、CosmicCube定价引擎、CloudBank决策系统、RTA获客系统、智能语音机器人在内的全链路体系。从规模来看,360数科累计覆盖用户1.4亿,累计促成金融机构释放信贷3776亿。从速度来看,日均决策数据计算是396亿次,用户最快8秒授信,实时类资金交易480毫秒搞定。

 

这些都决定了金融机构最终是否在科技升级的时候有求于你。许多人奇怪360既然是科技公司为什么又去搞金融牌照——因为需要向金融机构验证其模式创造价值,金融最终才会充分依赖科技提供的服务。有秩序的互相成全,是最美的未来——而不是谁要吃掉谁。

 

对于投资者而言,为什么给科技公司高估值,是因为市场相信只有科技公司,上升是无边界的。而金融科技公司扔掉金融的历史包袱,专注于科技,或许才能找到最舒适、最能发光的定位。神乎其技,才能卓乎其群。




利益披露:作者持有 $360金融(QFIN)$  仓位。

行文仓莽,如有不足,请多包涵。

如转载,请注明雪球,署名陈达,万分感谢。


---------------------------------

$上证指数(SH000001)$ 


 @今日话题    @江涛 @梁剑 @Ricky @坚信价值 @不明真相的群众 @招财资本 @刘志超 @西峯@宁静的冬日M @管我财 @TLS美股研究 @啊咪老师 @布衣-淡定从容 @Stevevai1983@Mario @Takun @大苹果的飞飞 @对数资产 @狸哥很懒 @美国消费@仓又加错-Leo @飞刀猩猩诸法空 @被解放的mogwai @forcode @疯投哥

精彩讨论

赢在概率2020-08-13 11:47

小秘书说,不改名字没啥影响,不删帖,轻则工作不见了,重则雪球不见了

低估值再平衡2020-08-13 18:24

没错!达美是女的,陈达是男的

雷特姆2020-08-13 12:13

达美每次长文皆有收获,无愧球上一姐。

光武_2020-08-13 20:08

我爱你,达美姐

达摩克利斯2020-08-13 13:10

问题是我一辆车可以装一百个GPS,把自己装得跟个新冠病毒似的

全部讨论

达美姐姐写的真好

2020-08-13 13:07

黑白与灰,我还是要好好学学

2020-08-13 12:23

中国平安

2020-08-13 10:21

这。。。大美你没恰饭吧

2020-08-13 10:04

2020-08-13 10:02

达美美文,先转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