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甘家华:“数”出物流新效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数据要素对物流提质降本增效的乘数效应不断凸显,已经成为催生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治理的关键动力。数据要素赋能多式联运新业态。宁波舟山港以信息数据互联共享为抓手,探索建设海铁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信息交换接口标准,推进铁路与港口在运营计划、货场作业、码头作业、船公司口岸等信息的实时交互,打通业务信息全流程,提升海铁联运运营效率。

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协同管理信息系统”拓扑图。

数据要素赋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菜鸟物流聚焦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物流需求分散、企业综合成本高、网点盈利难等问题,以跨主体数据融合驱动组织模式创新,积极发展乡村共同配送、菜鸟驿站等业务,多家快递公司末端网点实现一体运营。

数据要素赋能驱动技术创新。满帮物流以技术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物流应用带动技术进步,基于海量物流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算法技术规模化提升车货匹配效率,降低车辆空驶率,推动货运市场数字化变革。

数据要素赋能“一单制”新模式。广西北部湾港集团探索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融资新模式,采用“‘一单制’动产质押+‘提单’转‘仓单’+全程物流监管”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数据+物流+金融”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应以推动数据要素在物流领域高水平应用为主线,以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作用发挥为重点,大力推动数据要素为物流新质生产力赋能。

一是加大数据开放力度。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推动海关、交通等部门信息共享,扩大铁路、水运、航空等企业数据开放力度,加快单证数据、金融数据、保险数据等互联互通,提升多式联运全要素生产率,找到物流发展全局“最优解”。

二是完善数据基础设施。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推进物流数据资源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类物流主体及上下游企业数据对接,丰富数据、技术、平台等服务供给,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加快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实现数据流通“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实现数据可管可控。

三是扩大数据供给质量。有序开展数据确权、定价、交易,通过股权合作、数据交易、资源置换等市场化机制开放物流数据,推进信息数据标准化,推动通信协议兼容统一,打破技术和协议壁垒,开放物流业务系统数据接口,提升铁路等数据开放水平,释放数据红利。

四是丰富数据应用场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等优势,大力拓展数据开发利用场景,推动数据在不同场景复用,实现从数据汇聚支撑的物流效率提升,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加快释放数据要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五是提升数据治理效能。持续完善物流新业态治理,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统筹推进创新发展、规范发展、融合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同时,强化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保障数据安全。(作者: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甘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