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港人北上养老,无需远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提起最长寿的地区,人们可能会认为是日本。

其实,全球长寿之冠落在了香港头上。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香港人均预期寿命达85.5岁(女性平均 89.6 岁),已连续七年蝉联全球最长寿地区榜首。

有关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长者在香港总人口中的占比逾20%,到2039年,每三人将有一人超过65岁。到2050年,香港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

随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迫近,香港的养老问题亦已成为严峻的现实。2012年,许鞍华执导、刘德华主演、揽得多个大奖的电影《桃姐》(A Simple Life),便反映了香港的养老现实之虞。

影片中,桃姐居住的养老院,实景地是香港九龙深水埗杏林老人院(也叫杏林护老院)。护老院、安老院、护养院、老人宿舍等养老院舍是香港机构养老的几种类型,加之居家养老和日托中心,构成了香港的几种主要养老模式。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纳米之都,港人的居住空间的逼仄程度,可能是外人所无法想象的。陈冠中在《我这一代香港人》里说过,香港人一生都在处理拥挤。“香港中产阶级再富裕,那住房仍是寸土必计算,惘惘然有挥之不去的拥挤意识。”

这种空间上的拥挤,在养老院也同样存在。影片中桃姐居住的空间简陋而狭小,只能在室内进行晨练。

即使这样的条件,要想住进去也并不容易。在影片上映的十年后,有关数据显示,根据香港社会福利署及IPSO报告,香港非私立养老院的入住率多年维持在100%左右。入住饱和,导致等候资助宿位的轮候时间较长。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推进,到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寻找养老的解决方式,成为香港重要的探索方向。

今年2月6日,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7月1日“港车北上”开闸,北上消费俨然已成为香港的新风尚,其中也包括北上养老的人群。此前香港退休计划协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0%受访的65岁或以上香港人有兴趣在大湾区生活。

2019年2月出炉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6次提及“养老”。今年是大湾区建设的第五年,五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湾区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

如今,已有包括中国太平等保险系养老社区推出了跨境养老业务。有业内人士预测,5.6万平方公里的湾区,有望成为中国的养老中心“新一极”。

湾区养老,无需远居

8月15日,香港的王女士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太平(00966)$ 中国太平”,0966.HK)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李可东手里,接过“中国太平·木棉人家”康养社区的入住资格卡,成为该社区“饮头啖汤”的首位香港客户。

王女士表示,中国太平是历史悠久的央企,非常值得信赖,在香港买保险可以在全国多个城市养老,非常有吸引力。

2023年3月,在木棉花盛开的季节,中国太平旗下的太平人寿全资收购了位于广州番禺金山谷艺库核心区的广州仁和颐家和园养老社区项目,将其命名为“木棉之家”。

5月16日,“木棉人家”投入运营,成为继上海“梧桐人家”、三亚“海棠人家”、成都“芙蓉人家”之后的第四家重资产康养社区,也是市场上难得一见的低密度康养社区。

与其他太平系三家养老社区不同,“木棉人家”是中国太平首个服务大湾区的持续照料养老社区(CCRC)项目。根据2023年中国太平创新推出的“港人湾区养老太平方案”,“木棉人家”将为港澳居民带来一站式康养服务和富有港澳特色的便利措施,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不用远居”的舒适养老生活。

“港人湾区养老太平方案”是一套完善的“保险+养老”的综合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享老有社区,服务有平台,照护有资源,支付有保险”。中国太平旗下太平人寿(香港)将香港本地保险产品与中国太平养老社区有机结合,推出“养老颐积分”计划,保险客户可通过投保合资格产品获得积分的方式,获得中国太平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

无需远居的跨界养老,已成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里的新景象。

相对港澳,广东的老龄化程度较低,天然具有转移港澳养老压力的优势。其实早在1997年,港府便提出了“综援长者广东养老计划”,探索港人北上养老。2013年又推出“广东计划”,允许长期定居在广东的合格年长者,领取与在香港相同金额的各项津贴。

2019年2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则为纾解港澳的养老压力提供了更大的政策空间和扶持力度。

《纲要》6次提及“养老”,力度空前,要求“提高香港长者社会保障措施的可携性”,进一步为香港人在广东养老创造便利条件,鼓励和加强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医疗、养老服务合作,促进区内各地政府加大对医疗、养老产业尤其是对港澳投资者的支持。

《纲要》提出,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等。

大湾区建设五年来,养老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大湾区内的多个城市已逐渐成为港澳老人养老的首选之地。香港劳工及福利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65岁或以上的香港长者长期居住广东省的人数10年间增加了85%

港澳的先进医疗条件和老服务经验,与内地的丰富土地和人力资源相结合,为“跨境养老”打开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位于大湾区的金融央企,中国太平率先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为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地,要立足香港、深耕大湾区,成为民众的“美好生活守护者”。

利用横跨境内外两个市场的优势,中国太平不仅首创了跨境车险 “一地投保三地通赔”的承保理赔服务,还推出了港人湾区养老方案,提供一体化的“香港承保、北上养老”的保险产品和跨境服务。

中国太平副董事长、总经理尹兆君表示,“港人湾区养老太平方案”立足于服务香港民生保障,融合保险产品和特色康养服务,探索推进粤港澳三地养老一体化,让香港长者享受到大湾区的特色康养服务。

勾勒医康养”彩虹带“

《桃姐》里有个细节非常写实:刘德华扮演的角色为桃姐寻找合适的老人院时,特意询问是否有注册专业护理师。

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其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是最高的。艾媒咨询报告指出,护理服务和医疗服务相结合是当下养老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老年人的主要服务需求是护理服务和医疗服务,但单一的护理服务或医疗服务均难以满足老人的特殊需求,因此,养老企业将积极探索打造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

与一般只提供基本生活及护理的香港安老院等养老机构相比,内地的养老院一般主张“医养合一”,很多养老院设有24小时驻诊医生或毗邻医院。

在参与其他养老产业的各种机构中,保险业与医养独具天然契合度。从目前多家保险公司打造的养老社区以及战略来看,基本上都是医、养、险相结合的模式。尤其是CCRC养老社区模式,更是将照护康健纳入其中,为长者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这一点与香港安老院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养老机构Lifecare研究发现,生活在CCRC小区中的长者平均寿命能延长5-10年,医疗保健支出减少约30%

中国太平此次推出的“港人湾区养老太平方案”,便是一套完善的“保险+养老+医疗”的综合解决方案,囊括了居所、医疗、管家、文娱、营养膳食五大方面、46项专属特色服务,可为入住长者提供实现一站式康养服务。

推出“港人湾区养老太平方案”的当日,中国太平与大湾区医疗集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为 “木棉人家”入住的香港长者,提供管理式医疗服务。香港医疗网络医生及广东省内经香港认证培训的金牌医生,可提供“港式门诊”服务,包括跨境转诊、返港疫苗、粤港药械互通等。

早在2021年,中国太平便确立了让保险主业与养老产业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医康养老发展战略,提出要打造“支付有保险,看病有医院,养老有社区”的医康养产业生态圈。

在“保险+医疗”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协同的思路之下,中国太平推动在医疗领域加大布局,开设了太平康复医院门诊中心,设立了中国太平医疗健康股权投资基金,成立太平健康养老(广州)有限公司,为养老社区构建起以医疗护理、康复为核心,健康管理服务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

除了自建,中国太平还通过“外联”延伸医康养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相继发起成立了中国太平医康养生态联盟中国太平金融科技生态联盟,与国内众多医疗健康养老和科技企业携手共建“保险+服务”生态圈,谋求成为康养规划的制定者、医康养服务的执行者、医康养费用的支付者

据了解,中国太平医康养生态联盟成员单位涵盖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健康科技等领域领先企业,并成功投资了圆和医疗、大专家、远盟康健等企业。随着这两大联盟在资源共享和创新合作上的合作加深,其赋能保险主业的成效逐步凸显。

为了更好地提供跨界养老服务,中国太平跨境医疗服务平台已上线,该平台涵盖“跨境消费医疗、国际重症诊疗、大湾区特色药品器械服务”三大服务类别,整合国际优质医疗资源,与大湾区等医疗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对接落地,不断提升客户对国际优质医疗服务的触达。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国家政策力度的加大和各路民间资本的涌入,养老服务业正在向品牌化、规模化、自主化方向发展,而养老产业也正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养老服务发展,从依附式的服务向面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独立行业转变,这对于经营养老产业的机构来说,亦需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截至目前,中国太平基本实现了形态上“重中轻”相结合,布局上“东西南北中”广覆盖,功能上“医养、康养、旅养’差异化”的养老社区布局,“享老有社区、服务有平台、照护有资源、支付有保险”的医康养生态圈的“彩虹带”已轮廓初成。

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港人北上养老队伍越来越壮大,跨境养老的内外双循环模式,将成为未来湾区养老消费新格局的拐点。

图片:网络

@今日话题 #保险# #养老社区# #医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