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ad转发:0回复:1喜欢:1
约翰·梅里韦瑟领导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每平方英尺的智商水平可以让所有机构高山仰止,每平方英尺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数量估计也可以堪称举世无双。

可是,这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被杠杆这种古老的金融毒品毁灭殆尽。据一位投资人回忆,1996年他跟公司高层通过一次电话,问到每美元年回报率是多少,答案是0.67%。

这个回报率显然不能让投资人满意,所以杠杆的作用显现了,30倍的杠杆催生了高达20%的资本收益率。长期资本为了说明资金的低风险,还专门做过测算,结论是公司最终损失20%的概率只有区区1%。

当然,在所有悲剧发生之前,一切都如美梦般甜蜜。然而熊市总会到来,永不落空。1998年的前8个月,基金几乎输掉了半壁江山。到了9月,颓势加剧沙石俱下,整个基金的损失达到了90%。9月18日的时候,公司净资产还有15亿美元,到下一个周三却只剩下了6亿美元。

四处求助的管理团队找到了巴菲特。时机很不凑巧,巴老正赶着要和盖茨一家去阿拉斯加度假,一番思量之后报了2.5亿美元的收购价,只有年初价值的1/20。而且附带条件是换掉原来的管理团队,自己掌控公司运营。

不知道高智商的梅里韦瑟当时会否觉得这么低的报价是一种羞辱,他几乎是没有思考就拒绝了老巴,转而去寻求联邦储备银行的帮助。最后由于too big to fall的原因,14家银行极不情愿地给长期资本投了36亿美元。

1999年底,公司还了钱。2000年,公司倒闭清算。

老巴事后一反常态地做了犀利的点评:

“首先,他们的智商高得不得了。其次,他们这 16 个人都是投资领域的老手。他们不是倒卖服装发家,然后来搞证券的。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有三四百年的经验了,一直都在投资这行摸爬滚打。而且,他们大多数人都几乎把自己的全部身家投进去了。他们自己投了几亿美元,就叫《聪明人怎么做蠢事》。

长期资本的人都是好人,我尊重他们。当我在所罗门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帮过我。他们根本不是坏人。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

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 ,还是 1000 比 1 ,我都不做这样的事。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 1000 个弹仓、 100 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 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要是我赢了,我不需要那些钱;要是我输了,结果不用说了。这样的事,我一点都不想做。

但是在金融领域,人们经常做这样的事,都不经过大脑。我真理解不了,怎么有人会像这 16 个人一样,智商很高、人品也好,却做这样的事,一定是疯了。他们吃到了苦果,因为他们太依赖外物了。”

其实梅里韦瑟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1999年,他创办了对冲基金JWM Partners并采用同样的投资策略,前几年又是风光无两,资金规模达到了20亿美元,但却在随后的次贷危机中巨额亏损,2008年再次破产清算。2009年,他又开办了JM咨询公司。。。

为什么天才总是不信邪?可能因为总有人愿意为他的梦想埋单,why not try again?也可能因为他太恃才傲物以为自己掌握了财富密码,缺乏该有的敬畏之心?又或者是永远都无法理解投资是一个比谁活得久的游戏,不相信万分之一的机率也会让自己万劫不复?

杠杆这个东西,很像赌博和毒品,不管是谁还是都别碰。不然,人性在尝到甜头之后,又有谁敢说自己能及时金盆洗手悬崖勒马?只要还在市场中,终有一天会被闪电劈中。

今年陆续看到爆仓的消息,有些还是买的白马股。不要以为自己能够完美控制,智商170的专业人士都不行,为什么普通如你我就可以?几天的下跌叠加杠杆就足以让人平仓甚至跳楼,所以永远不要失去对市场的敬畏之心。

保持理性真不容易,可是万事无捷径,赚钱更没有。唯有持续地学习和累积才有可能慢慢地变富有,大家都别急,不要让自己成为潮水退去后裸泳的人。


$招商银行(SH600036)$

全部讨论

2022-05-07 19:55

不用杠杆睡得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