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反弹30%!港股大牛市要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1800字 丨阅读时长约为5分钟

免责声明:本文是个人日记,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中所有观点, 仅代表个人立场,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

一、

各项指标,均大幅度转暖。

个股上涨数量超过4000家。

今年以来上涨的个股数量再度回到900家以上。

脱水版的沪深300,终于回到水上。今年以来上涨0.07%。

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均上升了一个维度。

美中不足的是,成交额并未明显放量。主要是因为题材股刚刚从退潮期,转入复苏。以及量化在上周被重锤之后,现在比较谨慎。

二、

个股方面,标志性的就是高新发展的回头板。

这个涨停,并不是说资金有多看好这只股票。而是这只票是短线交易的焦点。

资金尝试封板,是想告诉大家,短线气氛开始回暖了。你们赶紧回来一起玩儿。

今天市场最严重的跌停是天齐锂业

整个新能源板块,都被带动跌了一波。看起来天崩地裂的一季报是诱发因素。

但其实,一季报这么差,是因为存货计提。因为去年四季度碳酸锂价格猛跌了一波。那波的亏损,计提到了一季报。正常来说,二季报就会有明显的好转。

但现在的A股还是那个问题。向下定价能力严重不足。基本上是跟着港股走。而港股现在对于天齐锂业这种周期成长股,极度厌恶。

所以,在A股决定股票短期走势的,往往是市场风格。而不是企业的价值,也不是业绩。这是投资A股比较痛苦的地方,也是可能获得超额收益的地方。

三、

今天讨论比较多的是港股。

港股第一大权重,腾讯控股,走出了飞扬跋扈的步伐。

连续三根大阳线,创去年八月份以来的新高。且底部已经反弹了30%。

而且,腾讯本身基本面非常稳定,并没有出现很大的利好。

于是,很多投资者在讨论,是不是港股的大牛市要来了?

我们的观点是:不存在港股的大牛市。这波港股行情,其实是市场风格的一种变化,叠加短期利好。

四、

港股和A股最大的区别,其实不是港股低估。

港股不存在低估。因为流动性问题,以及分红的差异性规定,正常港股就是要比A股便宜20-30%才比较合理。

港股相对A股的优势,在于港股有一批A股没有的优质资产。

其中最大的优质资产就是互联网平台公司,其次是一些稳健的消费股。这也是港股真正的价值所在。

最近港股的上涨,基本上都是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公司的上涨。

港股目前主要的利好:

1,内地监管,非常明确的对港股的支持,将会改善港股的流动性。

2,香港正在酝酿进一步的对港股的支持计划。

3,小作文在传,国有控股的资金开始买入港股。就像是稳定A股一样,准备稳定港股。

但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场风格。

A股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类债投资风格。简单来说,就是唯高股息是从。但是这个风格在煤炭不断暴雷之后,开始松动。

那为什么港股没有经历这个风格呢?因为港股的高股息资产,有很多配置在地产上。所以表现非常不佳。港股的红利指数因为底层资产的因素,远远跑输A股。

如果当年A股允许这么多的地产上市,A股红利指数一样雪崩。

在高股息投资松动之后,市场开始转化为ROE投资风格。也就是追求股息的同时,也要看资产质量。

对港股来说,这样的资产几乎完全和互联网平台对标。即保证资产质量的同时,有一定的分红。所以, 归根到底,港股,尤其是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反弹,是一次均值回归。

五、

总之:

1,高股息的共识开始松动之后,市场获得了一定的流动性。个股出现比较明显的改善。港股受益于政策的支持,以及投资风格的回归,走出了超出A股的走势。

2,四月结束之后,对于业绩的担忧会逐渐消退。我们昨天已经强调了接下来会有个股和题材的回春。今天继续强调。财政部今天发话了,表明政策不愿意看到国债利率过低。债市剧烈波动。

而且,今天财政部的发言,有暗示接下来发债节奏。在不存在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发债对于权益市场来说,属于利好。

作者:皑(ai)大佳

感谢大家的阅读,更多的交流,我们评论区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些许的帮助,请您帮点一下右下角“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