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寒冬煎熬之下,一个格力经销商的坚守与期待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4回复:121喜欢:36

$格力电器(SZ000651)$   

作为格力的一线经销商,自2022年开年后我便敏锐感觉疫情有变坏风险,线下形势愈发艰难,格力的厂家也鼓励有条件的线下经销商走出线下,并承诺对我们线上实体拓展线上渠道提供供货支持,于是我便着手开拓线上渠道销售格力产品,很快我就注册了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但是格力线下实体经销商往线上转型远非想象的简单,首当其冲光流量费一项就贵的让人咋舌,而且还需时刻竞价排名保证店铺不被排在后面去,在我们省,一般差不多50-100万人的县或者地市县级区,实体店面租金普遍集中在6-8万/年,大点的联排商铺租金15-20万/年,在我们省已属于凤毛麟角,经仔细计算页面流量费日交按包月计算,一年烧个4万轻轻松松,流量还不一定能成功变现,再就是线下营业员朝八晚六,一个月工资大概3500,提成另算,线上的话,由于是要求运营和客服在8-24点16个小时在线,所以这一项月薪6000以下就别想招人。新店上淘宝、京东还需要提供营业执照,保证金,等于是堵住了偷税漏税的路子,同时还得和格力总部电商同台打PK竞争流量,所以起步并不容易。

分析了各大电商平台利弊之后,由于这两年不确定性太大,我看中了一款相对良善的电商平台入驻,那就是微店,腾讯一直有染指电商的打算,但一直做不起来,考虑到微信用户群足够大。而且主做私域流量,这一项几乎零成本,由于首次尝试转型,客服和运营自己亲自上,也可以节省一笔开支,于是乎我选择了微店开业我的电商平台,但运行一个月后,我很快发现微店良善的背后其实本质也是一样的和其他电商平台一样嗜血的压榨线下实体。

由于之前积累的对我信任的老客户,加上多年经营当时我的定价相对其他平台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第一个礼拜很快营业额就突破2万,但是当我准备提现的时候,我居然发现,微店收了我营业额千分之七的费用,微店客服解释说是电商平台都要收的提现手续费,此外还要代扣13%增值税税额,而且需要客户确认收货无误后才能回款,更坑的是回款提现时间要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不能立马到账,于是最后一算总账2万多块钱一个多月后才到账,精力花了不少,基本分文未赚,回款速度还慢,得亏运营和客服自己上了,不然还倒亏。痛定思痛后我放弃了线上。

今年全国疫情情况虽然没有20年那么严重,但局部地区还是很糟糕,南昌市3月初不幸中招,开始还只局限于新建区、高新区,由于防控不力,很快便蔓延全市并开始外溢,省内格力销售情况面临着有需求但是货物运进不来的缺货尴尬现状,我春节后没多久就卖光了库房所有存货,由于快递行业基本停滞,为了业务不至于中断,3月23日,我连夜冒险自己开着货车亲赴南昌总部提货,运气还算好,总部存货还有,提货整体比较顺利,但回来之后没多久被社区工作人员排查出来,从家里拉去酒店自费隔离,一车货物也被暂扣了一段时间,所幸货物最终托关系塞红包好赖保了下来,虽被隔离但总体还算值得。然而疫情情况在我们南昌愈演愈烈,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虽然江西新增病例不多,但防控形势始终处于一种高压状态,由于一直没有得到社会面完全清零。基本又半封城了两轮,中间还闹出过全市抢菜风波,目前情况是师傅不让上门,货物不让运,小区不让进,单子目前排到了6月底还未解决,所以我这边不得不暂时歇业停止收单,目前江西除了赣南业务目前运行良好,赣北的整体的情况受影响很大,现在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格力电商引流,微信小程序,抖音,淘宝,京东等平台带流量。

疫情寒冬之下对格力这种制造业的冲击确实是显而易见的,从2020-2022这两年股价的走势和业绩情况大家也见到了啥情况,但是同时我觉得大家也不必过度悲观,身为格力人同时也是格力股票持有者,我在疫情期间所承受的双重煎熬,不会比各位股东投资人少半分,但是我为何仍然有信心坚守并相信格力会有好转的一天呢?

首先今年大家都知道,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巨大,基本上所有互联网大厂都存在裁员现象,这些企业账面上的现金保有量大多不差,就真缺养活裁掉的那些人的钱么,我认为不是的,更主要的目的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持保守悲观态度,裁人节省支出,留好储备资金以图保全自己应对未来形势的变化,对比之下,2020年-2022年格力不仅没有主动裁掉1个人,而且还在持续招聘,继续为社会提供大量岗位,除了疫情在家休息那段时间之外,格力甚至连大规模降薪事件都未发生,这一点可以看出格力公司应对未来变化还是充满信心的,相信经过疫情的洗礼,不少年轻人会发现传统制造业的就业优势而回归,也许不像互联网那么高薪,但是足够稳定,无论金融行业,电商行业如何变化,如何高薪繁荣,潮水退去,终归飘如浮云海浪,唯有实业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其次今年格力线上发力,我们有目共睹,今年格力搞了个全平台直播矩阵计划,用户数量比较多的电商平台基本都有格力总部电商入驻,也打造出了流量较大的羽童精选,格力董店精选,不足4月,光直播一项各平台整体销售情况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因此可以预见格力今年业绩不会太难看。经过去年的渠道改革,目前格力从管理层到销售公司经销商层面上,不管是出于利益还是出于抱团,当前的格力人比较团结,我和大家交流,像我这样身处疫情比较严重地区的经销商普遍比较乐观,相信疫情不那么严重的地区会对公司更有信心。进货渠道规范之后,经销商提货和代理商之间的关系也更简单直接,卖货和提货的效率提高不少,在这一利好的也冲抵了疫情受影响的不利因素。

最后给大家说个小彩蛋吧,2022年,格力钛公司与北京公交公司累计签订了8000辆新能源订单,目前已经有不少车辆交付使用,去年收购更名为格力钛的银隆公司有望在2022年的业绩中首次扭亏为盈(具体的从明年2023年4月年报中查询)。这也算是对格力投资人一个小小的惊喜了。另外格力公司已经开始在有资质的经销商团队中开始选拔新能源充电桩的安装和应用,相信不久之后大家会看到格力钛的充电设备。

(本文为作者主观观点,不对任何人投资产生建议)

精彩讨论

架麦2022-04-24 17:30

格力有众多的经销商,特别是跟了格力几十年的经销商都特别的有战斗力,在新的环境中不断的有新突破。
(图片中的故事大家也搜看一下,体验一把他们的坚守)

1号菜2022-04-24 15:46

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二字。建议还是立足本地,做好本地客户的线下再延伸到本地的线上,做到本地线下线上立体销售。

王有理儿之越来越好2022-04-24 17:25

这才是真正的格力人,工作与格力息息相关

坚守价资2022-04-24 15:48

辛苦啦!感谢分享!谢谢啦

真投机伪投资老白2022-04-26 17:01

建议还是整淘宝,可以先c店运营,没必要先整什么流量,把美工做一轮,铺设好产品后,慢慢再推货。有一个线上内生增长的平台后,再走天猫,京东,拼多多。互联网销售主要靠流量不假,但是也可以自己引流,从微博,抖音,微信朋友圈这类社交平台搞。
这样最大的好处是,成本不高,可以慢慢做。
不需要什么钱。
你甚至可以整点大学生实习美工。。
啥成本都没有。

全部讨论

2022-04-24 17:30

格力有众多的经销商,特别是跟了格力几十年的经销商都特别的有战斗力,在新的环境中不断的有新突破。
(图片中的故事大家也搜看一下,体验一把他们的坚守)

2022-04-24 15:46

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二字。建议还是立足本地,做好本地客户的线下再延伸到本地的线上,做到本地线下线上立体销售。

这才是真正的格力人,工作与格力息息相关

2022-04-24 15:48

辛苦啦!感谢分享!谢谢啦

2022-04-26 17:01

建议还是整淘宝,可以先c店运营,没必要先整什么流量,把美工做一轮,铺设好产品后,慢慢再推货。有一个线上内生增长的平台后,再走天猫,京东,拼多多。互联网销售主要靠流量不假,但是也可以自己引流,从微博,抖音,微信朋友圈这类社交平台搞。
这样最大的好处是,成本不高,可以慢慢做。
不需要什么钱。
你甚至可以整点大学生实习美工。。
啥成本都没有。

对照来看自己2个多月前的文章,董姐不愧是巾国英雄,年初说不裁员就一定不裁员,要知道格力员工快9万人了

2022-04-24 16:46

看看这次美的和海尔是不是不受疫情影响

2022-04-24 15:16

成都格力钛1300多辆大运会车,13亿金额。 8000多辆 不可能10亿。

2022-04-24 21:54

今天听一个朋友谈起他最近买空调的经历,首先,本地的格力代理商大力推荐大金与松下的产品,贬低格力售后差。其次,市场上格力空调串货多,不是代理商的店里买的格力更加便宜,但售后难以保障,那些购买过的消费者体验很差,估计会成为格力黑,请问怎么看待这两个现象?

2022-04-24 15:18

这两年制造业的确很难。上游成本高企,下游消费动力不足,加上疫情影响。特别格力还叠加经销商渠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