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佬的那些信(1961):透视检测投资周期至少3年 投资应用组合确保进退有余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投资平均收益率达45.9% 衡量参照标准始终不变

巴菲特:1961 年,以道指为标准,包括股息在内,市场总体收益率是 22.2%。我在全年管理的合伙人账户,扣除经营费用之后,向有限合伙人支付利息以及向普通合伙人分成之前,平均收益率是 45.9%。我一直把道指作为我们的衡量标准。我的个人观点是要检验投资表现,至少要看三年时间,什么衡量标准都不十全十美,道指也如此,但是参照道指的好处是,它众所周知、历史悠久,可以相当准确地反映一般投资者的表现。(摘自1961年致股东的信)

巴菲特始终强调,检测投资水平至少要看三年,甚至五年。1961年,恰好是巴菲特持仓以来的第一个五年。相比于道指,便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投资者的水平。这就好比做个什么事情要有个参照,有个对比,目的是树立个对标意识。这也是他秉持价投理念的一个重要观点,也对我们是一个启示。

2.低估类投资的精髓 及早理解透彻便能少交学费

巴菲特:这些年来,在我们的投资中,低估的股票是占比最大的一类,这类投资赚的钱比其他两类都多。我们一般以较大仓位(总资产的5%到10%)持有5、6只低估的股票,以较小的仓位持有其他10或15只低估的股票。此类投资有时候很快就能获利,很多时候要用几年时间。在买入时,基本不知道这些低估的股票怎么能涨,但是正因为黯淡无光,正因为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利好因素带来上涨,才能有这么便宜的价格。付出的价格低,得到的价值高。在低估类中,我们买入的每只股票价值都远远高于价格,都存在相当大的安全边际。每只都有安全边际,分散买入多只,就形成了一个既有足够安全保障,又有上涨潜力的投资组合。这些年来,在时机掌控方面,我们总是在买的时候比卖的时候做的好很多。对于低估类,我们本来就没打算赚到最后一分钱,能在买入价与产业资本评估的合理价值中间的位置附近卖出,我们就很满意了。低估类的涨跌受大盘影响很大,就算便宜,也一样会下跌。当市场暴跌时,低估类的跌幅可能不亚于道指。长期来看,我相信低估类会跑赢道指,在像1961年这样大涨的行情中,我们的投资组合里的低估类表现最佳。在市场下跌时,这类投资也最脆弱。(摘自1961年致股东的信)

巴菲特这段其实强调了投资低估类企业的精髓,放在今天依然能笑傲股市其他奇谈怪论,主要有5条。

一、价值回归,估值低了,就会修正、修复,这是钟摆理论,是规律性认知,只是不确定的是回归时间不确定,预测涨跌往往会被打脸,索性交给市场;

二、低估不一定马上上涨,可能还会往下掉,股性往往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

三、安全边际+适度分散,这是巴菲特同门师兄强调的施洛斯强调的高度分散理论,格雷厄姆的真经。知道了这一点,投资者如果all in一只低估的股票,便是没有吃透安全边际的内涵。

四、不赚最后一个铜板,严重低估时买入,接近内在价值时抛出,对企业的长期成长是否并不看重;

五、有效组合。大盘小跌,泥沙俱下,低估类也不能幸免。不过长期来看,低估类会跑赢指数,必要的组合价值万金。

3.投资的类型 三管齐下也是格局上的分散

巴菲特:我们的投资可以分为三个类型:这三个类型的投资各有各的特性,我们的资金在这几类投资中的分配情况,会对我们每年相对道指的业绩产生重要影响。每类投资的占比是按计划来的,但实际分配要见机行事,主要视投资机会情况而定。(摘自1961年致股东的信)

巴菲特说的这三种类型分别是指低估类、套利类和控制股权类。有必要说明一下早期巴菲特投资的思想,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了初步的投资体系:

低估类其实指的就是捡烟蒂;

套利类往往指的是在买入的瞬间,就能赚到确定性的钱,赚取其中的差价,这种差价往往具备担保或有大概率的胜算,按照时间节点获利即可,比如我建国初期倒卖国库券就属于这种行为。巴菲特在这段话中还强调了计划与实际执行出现的矛盾,比如当初计划买入A,突然在建仓的那一刻股票B却出现了令人心动的价格,怎么办?巴菲特说主要视投资机会而定。是不是对我们的投资有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是有的。

第三类“控股类”。指的是在此类投资中,拥有控股权或者是大股东,对公司决策有话语权。这一年,巴菲特正式介入了第一家绝对控股的企业—邓普斯特农具机械公司。笔者理解的控股就是占据该企业50%以上的股权。

以上投资的方法论,其实也在强调巴菲特的投资思想:三管齐下,格局上也可以分散。

4.世界级理财青年 兑现昔日誓言

巴菲特:现在我们有90多位合伙人,40多只股票,相信你能理解,我很高兴能从一些琐碎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从加州到佛蒙特,现在我们的合伙人遍布各地,1962年初的净资产达到了7,178,500美元。苏茜和我在合伙基金中的权益是1,025,000美元,我的其他亲属权益合计782,600美元。去年新合伙人的投资门槛是25,000美元,今年我考虑要提升这个限额。(摘自1961年致股东的信)

这一年巴菲特和他老婆的私产达102万美元,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的1800万RMB。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他才31岁。31岁便拥有了千万净资产,放眼全球也是妥妥的人中龙凤级别,且他没有依靠什么祖上恩荫庇护和强大背景后台,这就是莫名的成就感。“35岁之前,我要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否则我就从这座楼上跳下去。”当初11岁的巴菲特曾对他的小伙伴们的言论。

人生不就是这点儿事吗?找到自己的所好,不断精进、适度着力,读懂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于追求财富的意义而言,就是让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方面不被定义,且有的选。这一年,巴菲特做到了,而我们仍需要努力。

后记:投资背景及1961年巴菲特的操作

1961年,美国新任总统肯尼迪就任,美苏在如何解决战后在柏林裁军的问题上谈崩了,两国军备竞赛再度掀起浪花;

1961年,道指于731.13收盘,全年指数收益率为22.2%。

1961年,巴菲特的账户整体收益率为45.9%,再次远远跑赢指数;

这一年,巴菲特的操作主要包括两个大动作,一个小动作。两大是指:1.他该年内新设了三个账户,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3.3%、28.1%和35.3%;2.控股了一家企业—邓普斯特农具机械公司。一小是指巴菲特将办公室从卧室迁至基威特大厦810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