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54回复:149喜欢:4
不要再对中国中药带有偏见

全部讨论

我没有偏见,我觉得我对中医药有正确认知,中医药就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坚决抵制。

2022-04-22 15:26

好,就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大家划分开来,信中医的得病只吃中药,化学药检验手术移植什么的西医恶毒你们就不要用了。祝你们长生不死万寿无疆!

中医讲究的原理是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即当身体出现病痛时,不能只针对局部治疗,要整体调理。辩证论治则包括辨病因、辨病性、辩病位及定病机。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内部各个部分都有联系,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需保持动态平衡。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的筋骨平及五脏六腑则是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无论哪一部分出现病变,都与整体密切相关。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最经典的法则,要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诊断脉象,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找出症结之后再辨证施治。遵循药物五行相生相克的性质,采取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方法,配合针刺、艾灸等活血通络之术达到祛邪扶正的目的,使机体恢复平衡状态。

上面是网上查的。

那么我就问一下,上海每人发一盒莲花是咋个意思?

2022-04-22 15:05

只要不吹中药注射剂,其他你们尽情吹……能解决问题就是好。

2022-04-22 11:22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胃下垂,酒客病、胃常常呕酸的,最好的方子就是吴茱萸汤,食谷欲呕者,就是不吃就不呕,吃东西就会呕,吃下去东西就想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有三个方子,第一、里寒重,里寒最重的时候用「四逆汤」,寒就是不动了,胃肠里面都不蠕动了。

第二,寒稍轻的用「理中汤」。

第三、更浅的就是吴茱萸汤,吴茱萸汤的主证是吐酸呕酸。

胃寒的原因是肝太寒了,肝寒了影响到胃,让胃变寒了,所以大部份临床上看到吴蔡萸汤证的时候,都是酒客病,喝酒喝多了,还有肝硬化的病人、慢性肝炎的、胃下垂的,都会看到吴茱萸汤证。

所以在治疗肝病、肠胃病的时候,常常用到吴茱萸汤,吴茱萸本身入肝经,足厥经肝经,吴茱萸温中焦的,跟干姜一样是温中焦的,但是干姜是温脾胃,治疗胃的时候靠人参、甘草、大枣,吴茱萸是温肝,但是不补中,所以吴茱萸汤加入人参来补中。

中气虚掉了,胃的功能没了,治疗起因是肝寒的,酒喝到身体里面感觉是热的,实际上到了身体里面是变冷的,酒最后就停在肝里面,所以肝就变冷了。

喝酒的人常常到半夜不能睡觉,胃里面很难过,胃里面常常呕酸,所以吴茱萸汤是止呕的圣药,药书上的止呕是病人吐酸,实际上这酸是从肝里来的,肝液进入胃裹面的时候是酸的。

肝生酸,东方木,所以肠胃科,平常呕酸呕的很厉害的,服泻心汤都不会好,吴茱萸汤下去就好了。

胃下垂的症状,摸左手的寸脉没了,表示心脉胸阳的脉没了;右手的关脉特别壮,代表胃下垂。

吴茱萸汤温中焦的,如果服了吴茱萸汤病反剧者,属上焦,病在上焦,因为上焦如果是热,东西下去也会吐,结果吴茱萸汤温中的药下去,中焦加热,上焦会更热,就会更严重,就知道热在上焦,在上焦用栀子豆豉汤了。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吴茱萸用三钱,重证的时候可以用到五钱,人参、生姜、大枣酌量的用。

【肘后方】曰:一方(即本方)治人食毕噫醋及醋心(即食后吞酸嘈杂也)张元素曰:吴茱萸汤其用有三:去胸中之逆气满塞,止心腹寒感疼痛,及消宿酒。早上宿醉未醒,可以用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对酒客病非常的好。
~倪海厦

2022-04-22 16:15

我觉得中医是凭经验总结治病的,比如望闻问切,这个因人而异,全靠医者经验,所以很多人觉得中医越老越靠谱。而西医,我觉得是一种量化的科学,是通过大量临床数据来得出结论的,这点中医无法做到。在我看来中医确实有其奇妙之处,但是首先你得找到一个中医高手,一般情况下我选择相信西医。

2022-04-22 18:41

不要对上帝有偏见,不要对真主有偏见。上帝和真主是万能的,比中药灵多了。

2022-04-22 16:16

一味中药润肺气、治咳嗽,无论新久咳嗽、寒热咳嗽,皆可用之
在诸多的中药材里面,能够止咳喘的药物不在少数,但是大多的药材皆有其一定的治疗特点和局限性。

比如贝母善于清热化痰,因此就不适宜寒痰咳嗽;紫苏子可降气平喘而止咳且能润肠燥,但脾胃虚寒而便溏的人就不宜使用。

而有这样一味止咳的良药,对于多种咳喘皆有良效。古人赞誉它可“润肺气,止咳嗽”,并且无论是新久咳嗽、寒热咳嗽、或者是体弱咳嗽,皆可用它来缓解,这味中药材正是“百部”。

李时珍在介绍百部的时候说到,百部“其根多者百十相连,如部伍然,故以百部名之”。而后在历代的医家著作中,大都是将其归为“止咳平喘”的良药之列。

比如在唐代的《药性论》中说到,百部可解“肺热,上气,咳嗽,主润益肺”;而在《滇南本草》中也说到,百部可“润肺,解肺热咳嗽,消痰定喘,止虚咳”。

直到现代的中药研究中,依旧认为百部是一味极好的止咳平喘良药,且其优点还在于无论是针对于各种新久咳嗽、寒热咳嗽、肺燥咳嗽等,皆能起效。

1、百部入药可解风寒之咳嗽
百部味甘而性微温,能润能温,对于风寒引起的咳嗽,是有很好的缓解之效的。只不过,百部止咳之功虽佳,但化痰之功不足,故而百部入药止咳的时候,还需和其它化痰散寒之药相须为用。

比如出现风寒咳嗽之时,可用百部配伍紫菀、桔梗、陈皮等同用,可起到散寒止咳化痰之功;若是寒邪扰肺引起的肺气不宣之咳喘,则可用百部加麻黄、苦杏仁等药同用,亦能起到宣肺降气而止咳的作用。

2、百部入药可解风热之咳嗽
百部味甘且苦,其性虽微温,但温而不燥,亦可用于风热之咳嗽。诸如风热犯肺引起的热咳、肺热咳嗽等,百部亦可用之。

当风热之症较轻,咳嗽不甚的时候用百部配伍桑叶、葛根、贝母入药,即可起到缓解之效;而若是热入脏腑,伤及肺部,则可以用百部搭配北沙参、麦冬、地骨皮等药材同用,其去热润肺而止咳的作用是很好的。

3、百部入药可解体虚之咳嗽
百部带有甘能补益之功,因此对于肺部虚弱引起的体虚咳嗽等症状,入药也是可以凑效的。
尤其是当身体虚弱,容易出现骨热潮蒸,甚至是咯血的时候,就可用到百部来缓解。在古代,人们就用百部配伍麦冬、山药和三七等药材,针对于体虚咳嗽的缓解,是行之有效的。

4、百部入药可解新久咳嗽
百部止咳之功甚好,无论是新出现的咳嗽,还是久咳不止等情况,皆能起到止咳的效果。
在各代医家的记载中,用百部来止咳的叙述不在少数。比如在医圣张仲景的记载中,就曾说到单用百部止咳即可奏效;还有记载说用百部煎汤后加蜂蜜熬制成膏,或者用百部和生姜同煎内服,对于各种新久咳嗽皆可用之。
(转自温暖中医供参考)

2022-04-22 15:37

没有发展提升,没有与时俱进,还在拿几千年前的东西当本源的东西,有什么可相信的

2022-04-22 15:20

中药虽然不做双盲临床实验,现在还没搞清楚作用机理,副作用也不明,但是不代表不科学,也许一万年后或者10万年后,人类才会发现,原来中药是这样起作用的,神乎其能!到时候就会嘲笑21世纪人类的无知和西药的低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