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 春天不远---2022年投资策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1年在继续放水的大环境下,美股确切说是美股指数不断创出新高,同时大量印钞副作用开始显现,通货膨胀率不断增加,美国2021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7%,创近40年来新高。我们A股在2021年总体平稳,指数波动率非常小,指数中枢略有上抬,但是行业分化严重,腰斩的行业和翻倍的行业并存,并且指数创记录的连续三年年线收红,今年年线继续收红的概率非常低。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两年美联储到底印了多少钱?2020年3月份,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大约是4万亿美元,到2021年五月份已经达到8万亿,一年时间直接翻倍。特朗普时期超发货币大约在7-10万亿美元之间,拜登上来之后又印了6万亿。换句话说,一年之内,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表超过50%,大约印了10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4万亿元。这个水量,等于两个日本、3个英国的GDP,远远超过中国几十年的外储,别的国家辛辛苦苦赚几年几十年的收入,美国可以轻轻松松的就直接印出来。但是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以前美国一印钞,全球所有主要国家都得跟着印钞,不印就会被收割,因为你自己的货币会变相升值,出口竞争力会下降,最后被其他国家的商品取代。这次中国坚持不放水,人民币升值但出口竞争力不降反升,因为疫情,只有中国可以提供生活必需品,中国出口商品不但不降价还涨价,因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而人民币的升值使得美国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进一步推升美国的通货膨胀。

中国利用全球宽松的大环境,内部去杠杆。在华尔街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帮助下,中国房地产这个颗雷延后爆发,造成的后续影响应该比原来预计的要小一些。假设美国在2021年上半年就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将会对中国房地产是个不小的冲击。不管怎么说中国房地产债务危机终究是要爆发的,后续的影响会慢慢显现,所以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我们认为美国资本市场的风险很大,虽然一直在被打脸。那么债务真的能“长到天上“吗?货币真的可以凭空创造吗?这要看债务和货币发行的约束机制,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合理的债务驱动机制是,通过债务形成的资产有合理的收益率,以保证未来实现的净现金流(利润)能够按时还本付息,即明斯基描述的第一种融资状态。如何能保证这种良性的状态出现并持续下去,需要靠一个完善的预算约束。这个约束不仅是当期的约束,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跨期约束。说到通俗一点就是,欠债还钱(当期责任),父债子还(跨期责任)。只要有这种约束,形成明确的偿还预期,债务就会处于一个合理的增长区间,非理性的“债务大爆炸”基本不会发生。这种预算约束的一个根本原则,或者称为负债的“第一性原理”,就是谁的钱谁还,欠债的人和还债的人应该保证是第一个人。

如果出现动态预算软约束,一个人借的钱,到还钱的时候可以让另一个人来还,那么借钱的人会怎么做?一个企业借的钱,可以让整个社会还;借钱的是现任,还钱的是下一任,以及下一任的下一任,那么企业的高管,地方政府的官员,他们会怎么做?更严重的是,资产归自己所有,负债转嫁给别人,这种时候企业的老板会怎么做?在这一波债务浪潮中,我们看到了太多这样“移花接木”的故事,其魔幻、其荒诞、其残酷,令人不得不慨叹现实的戏剧性远高于戏剧本身。等过几年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这两年发生的事会觉得有多不可思议,会多后悔这两年里所做的投资决定,只是现在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罢了。

有些人认可有债务泡沫,但是认为股市风险不大。资产负债表的恒等式是,资产=负债+权益。资产泡沫就是债务泡沫堆出来的,如果债务泡沫破裂,相对的,资产端一定会减少。目前美股PS率达到3.17倍,而上一次股市泡沫的顶点PS值为2.4倍。我们很可能将面临二战以来最大的全球的经济衰退,巴菲特也早早的持有大把现金。下跌是痛苦的,磨底更痛苦,但对我们这种有充分心理准备的人来说不是痛苦,而是预期的兑现。

  这两年基金的业绩分化非常严重,就看其重仓的行业在不在风口。很多人只看到收益好的基金,觉得目前市场风险不大,激进者的幸存者偏差不是我们应该去激进冒险的理由。今年在滞胀的大环境下,我们看好资源品和农产品。

我们的投资策略是自上而下的,仓位重要性排第一,其次是行业,最后是个股。但我们的选股能力并不比其他基金差,我看了一下我们去年的证券账户收益率为9.58%,战胜了63.15%的投资者,这个收益率是在我们只有四分之一仓位情况下得到的,且我们的持仓里几乎没有热门赛道的股票,完全是通过优化行业配置获得的,我们左侧买入的特点使得我们的收益率即使和其他基金相仿,但是我们投资组合背后蕴含的风险要低得多。另外,我们产品今年以来表现还不错,如果接下来市场如我们所预期的那样,那么我们的投资时点就完全踩准了。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