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级的公司:思考垄断竞争的一个维度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思考投资价值,即垄断竞争的一个维度,粗浅总结下,后续继续精深。

定义级,即,“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定义级,体现“简单”,人人都能几句话说清楚这个公司是“怎么回事”,比如苹果的上下游那么复杂, 但人人都能说清楚。也因此有利于人才汇集。

一、产品定义级

定义了产品“应该”的模样。最典型的是苹果,定义了智能手机、itunes、ipod,定义产品,而非跟随用户,也是乔布斯的一贯思路。

(一)头部科技、医药公司往往如此

如Nvdia的CUDA和GPU,TI的模拟芯片,intel的x86,台积电asml

医药公司更是如此,辉瑞的新冠疫苗,默沙东的Keytruda,礼来的降糖药等等,都是资本密集、科研密集、专利密集带来的。

(二)品牌占据定义级

产品定义级有一类状态,就是品牌占据定义级,即人们想到这个单品,就只想到这个品牌,国内如茅台酒。国外如巴芒的爱股,可口可乐,吉列刀片,喜诗糖果。比如乐高积木。

其实这类消费品牌常常只是品牌心智占据,产品并未如科技公司那样跟竞争对手有质的区别,这种生意模式反而很好。

(三)餐饮行业情况

餐饮产业集中度不高,本质是餐馆难以做到产品定义和品牌占据定义,勉强做到也难以连锁,一个因素是人们不会只去一家,又很少只吃一类,很难像可口可乐一样做到绝对忠诚。

美式快餐店的成功,就是一类大众的标准化场景,而且注定只有少数竞争对手,所以麦当劳肯德基在全世界流行。海底捞的成功也是类似,中餐终于有一个大众化的标准化场景,即四川火锅。

(四)其他

我也是想到,在关注的宠物食品行业,似乎很难做到产品定义和品牌定义,狗粮再怎么有忠诚度,配方再怎样精致,依然没有本质区别,消费者依然是价格敏感性。

unity也没有做到产品定义级,只是暂时的技术领先

二、行业格局定义级

一些注定集中度高的行业,一些头部公司“塑造”、“规范”了行业格局。比如苹果和苹果产业链。这种格局的定义,也含有人才流向的吸纳,比如台积电对半导体人才的吸纳。

(一)一个典型案例是costco和全球供应商链

costco并非做到品牌占据和产品定义,终究只是个超市,但做到行业格局定义级。

(二)最典型的案例,是马斯克的几个公司

特斯拉,space x、星链。特点是,人人都知道这个行业(商业航天)会有且仅有一家扛鼎公司出来拯救行业,拯救上下游,只有space x做到了。像小米,并未定义手机行业格局,只是相对成熟供应链的一个新攒局者,在汽车行业也是如此。

三、公司治理定义级

极端情况下的案例,既没有做到产品定义级,也没有行业格局定义级,但公司治理做到了行业的一个“典范”。

比如胖东来,超市终究没有本质区别和“技术含量”,行业格局也“松散”,但靠公司治理,硬生生做到产品定义。苹果也是因先进的公司治理和公司文化,定义了产品,比如苹果直营店,一路被模仿。

强调公司治理定义级,并非强调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反而更强调实事求是,做到一个行业的定义级就好,不需要“更好”。

像纺织厂等中低端制造业行业,在产品定义、行业格局定义、公司治理定义方面,都注定难有作为。

(一)最典型的是宝洁与日化行业案例

各类日化产品并未有本质区别,没有产品定义级,人们的心智占据更多的是靠营销信息占据,而非心智忠诚。但日复一日的全球化运营、营销运营,造就了“行业黄埔军校”。当然宝洁的案例有行业格局的注定头部集中度的条件。

(二)皮克斯案例:复杂人文行业

皮克斯一部电影需要上千人员的协调配合:程序员、美术师、导演、编剧等等。是靠它先进文化和先进治理做到的。国内互联网大厂的PUA和爹味等级文化是绝不可能孵化出皮克斯的。

(三)谷歌与斯坦福博士

谷歌的公司治理和员工福利闻名,也因为他要吸纳的核心是斯坦福博士,这些人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是不会来的。亚马逊则是另一种情况,清楚自己的定位,主要吸纳“二流”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