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82回复:159喜欢:72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平安初探之七,综合分析(上)

嗯,还是先说好的方面吧。

一,保险股前景展望

1,虽然目前的保险业发展遇到一点困难,由于种种原因的综合因素导致,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比较低迷,但从过去的20年长期看还是个高速发展的行业,目前也许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或者说困难期,未来的前景依然看好。按国际发达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史看,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的时候开始起步,在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的时候会有一个飞跃过程。用不了几年,我国将进入人均一万美元的时代,保险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2,在我国政府机关中,有两个部门是尽职尽力的,一个是保监会,一个是银监会。就因为处于发展中的我国,金融安全是第一位的,谁也不敢马虎。说好的,就支持这两个部门的严格管理,可以让投资者多一份放心,就因为有个严格的婆婆在替我控制着他们或有可能的风险或者说乱来。说不好的,甚至说这些严格的管理简直就是变态,严格的管理会导致企业无法抓住机会赚钱,限制了保险业多方位资产配置。不过,说实话,我从心眼里还是支持严格管理的,就为了可以放心大胆的投资嘛,何况他们确实喜欢乱来。在金融业,有句经典话是这样说的“金融业的风险总是滞后的,往往随着乐观情绪的发展不请而至。”

随着保险业投资理念或者说资产配置能力的提高与成熟,保监会将对一部分投资范围逐渐放开,使得企业资产配置的余地加大,随着保险公司投资经验或者说投资人才的积累,我相信,保险业未来的投资收益会有所提高。当然,目前保险业投资回报低下的原因,与保监会的严格控制不无关系。也许,2013年就将形成投资收益逐渐提高的拐点。

3,资本市场的低迷已持续五年,已经有不少蓝筹股具备了相当不错的投资价值,虽然我不知道牛市什么时间来,但我相信,牛市到来的时间也不远了。随着牛市的水涨船高,保险股享受着市场估值的提高带来股价上涨,还会带来保险本身投资收益的大幅提高,这就是所谓的戴维斯双击效应。

4,按我个人的判断,我们的未来将进入加息周期,而且非常有可能是长期的加息周期,其中的内在逻辑就为了缓解政府的债务危机。保险业最舒服的经营环境就是逐渐、缓慢、长期的加息周期,比如说可以有每年加息0.1个百分点,连续加息30年甚至更长,那么保险业将赚的盘满钵满,当然这是在开玩笑的。但是,在这里必须说,无论是加息还是降息,对于保险业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都需要处理好存量与增量彼此相反的关系,需要重新进行资产配置或者说调整。假如处理应对得当,那么就两头受益,假如应对错误,那么就有可能在短期内两面挨耳光,就看管理层应对能力了。所以说,保险业的投资能力或者说资产配置能力是重中之重。提高资产配置能力的基础在于提前判断货币政策或金融政策的趋势线变化。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未来或有可能进入长期、缓慢加息周期的环境下,只要管理层不做傻事,就可以提高投资回报,在保单回报成本已定的情况下,提高了保险资产的投资回报,那么就意味着提高了股东的投资回报。从前面的内涵价值一文就可以看见,投资收益的提高,是提高保险股内涵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5,中国平安是一家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多业务集团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抵御某一业务出现困难而导致集团陷入困境,俗话称“东方不亮西方亮”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当集团的某一业务出现发展机遇的时候,可以通过集团进行资源倾斜,扶持该业务高速发展,取得领先一步之优势,取得市场份额之提高。当然,这需要当家人具有审时度势的能力,与下面执行力的匹配。这是个平安可以加分的因素。

以上五点,就是我看好保险股与平安的内在逻辑,也促使我下决心研究保险,选择中国平安进行具体的研究工作,为银行股寻找替代品种。请朋友们批评补充,谢谢!

二,中国平安的投资能力

首先,在这里向平安的持有者说声抱歉,我后面的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你不舒服,毕竟你持有平安,我没有平安,我们的出发点或者说着眼点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我来说,应该也必须尽可能的保证客观评论,采用公开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做出客观评价,这是我应该做到的。)。而且,由于专题研究的时间不多,还没有涉及具体的业务层面,也许还没有发现你所看好的部分。其实我个人并不喜欢研究具体业务,怕麻烦,效果也不好,就喜欢毛估估,喜欢框架性的东东,不喜欢研究具体复杂的多样性业务或者说鸡毛蒜皮的事。当然,假如以后有兴趣,那么有可能会逐渐介入具体的业务层面研究,一般来说似乎没这个必要。

何况,从道理来说,对于同一家公司,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结论,这个很正常,我们没能力也没必要做到大一统,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包容,检讨自己的视角,求同存异,而不是指责;虽然我不懂保险,但这不是懂不懂问题,是视角不同的问题,是每个人判断标准不同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研究这件事,本来就是个见仁见智的东东。否则哪来你卖我买的交易呢?你我都没错,视角不同也。

当然,在这里也可能存在着这个问题,就是从宏观上看平安不尽人意,从微观上看平安非常优秀,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因我还没有涉及具体的业务分析,也是我并不喜欢涉及的地方,所以就没有答案。

所以,在此,请平安的持有者多多包涵,并提出你自己有理有据的不同意见,让我们取长补短,作为补充,使得我们共同能更清晰的看清楚中国平安,为自己的人民币负责。谢谢!

其次,对于中国平安核心的寿险业务,随着具体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让我满腹狐疑,人们所谓的优秀,他的优秀在哪里?按我目前所了解的东西来看,中国平安充其量是一筐烂苹果里面没烂的一只,说什么优秀根本谈不上,最起码不配说优秀,但相比之下可能还算不错而已。所谓的“盛名之下,其实难符”是也。

对于一家寿险企业来说,主要看点就两点,一是投资能力,二是业务开拓能力,这两个关键性要素很重要,简直就是保险公司的命根子,其中的重中之重是投资能力。那么平安的投资能力如何呢?嗯,先讲个事吧。

曾经,大概是前年吧,当我看见中国人寿的投资管理公司负责人为了成功在高位抛出,赚了400点指数而面对媒体沾沾自喜时,我忍不住了,删除了自选股中的中国人寿。这算什么事啊,一家全国性大公司的投资水平就那么点出息?这分明就是在证券公司蹭空调大妈大伯级的炒股水平嘛,这样的公司关注干嘛。

遗憾的是,当我看了平安的投资能力,让我大跌眼镜(在我的心里,平安会强一点),想不到没有最差还有更差的,这就是平安,具体的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去看看近几年这两家保险企业的投资回报吧。

嗯,还有令我更沮丧的事,我通过历年的公允价值变动结合债市波动发现,在07年11月(股市绝对高位),保监会在各保险公司的强烈呼吁下,把保险公司可投资股市的投资资产占比从5%提高至10%,中国平安急不可耐的进入,接手最后一棒,导致08年熊市中巨亏。唉,这叫什么事呢?我只能抱以一声叹息!假如毛估估推算一下,我估计在05年开始到现在的一轮牛市中,中国平安在股市没赚钱。恭喜你,中国平安,你进入了90%的行列!

所以,我在前面做出的中国平安投资能力低下的结论性评价,是恰如其分的。比中国人寿还不如,还有什么可说的?

另外,在这里,我可以做一个判断,让时间来证明:目前平安在股市投资(基金与股票)的占比不高,但到了股市疯狂出现高估或者说存在风险的时候,中国平安会满格运行,也就是说,平安将小仓位获取投资回报,以大仓位承受投资亏损。这是个鉴于“人性”丑陋的判断逻辑,平安也不能例外。嗯,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好了,今天的码字就到这里吧。(待续)

全部讨论

2013-09-21 21:02

收藏

2013-06-18 23:14

谢谢

2013-06-15 14:52

中国平安综合分析上

2013-06-06 15:35

借老股民的地盘,最后说几句:
1.中国的投机力量比投资力量强大,主因在于国内运行机制和海外不一样,06-12年,宏观政策的大波动带来股市的大波动,若不投机市值那是急速电梯,经过一轮超级大牛市后,最后依然亏损累累;要承认中国的投机力量。
2.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只需框架,不需细节,逻辑正确就可以,知道这家公司是好是坏,有无资金关注的理由即可。过于精细的活是分析师做的,他们是拿钱做事的;
3.对于市场不要抱主观观点,存在就是合理。若市场的走势和你的预判有差距,那是你有问题,不是市场有问题。现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走势是资金共同运作的结果,要相信市场的力量,不要和市场较劲;
4.到股市来最终是要赚钱,实战的结果最重要。
5.最后到平安,平安的弱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人寿比平安更弱。一句话,墙倒众人推,保险行业现状是谁都可以骂,谁都可以踩,保监会也没有任何维护行业形象的举动。起码到目前为止,保险不是好的标的。很多人对保险上涨的逻辑是认为有牛市,保险会有好业绩。但这是虚的,是锦上添花的。
老股民做的事情还是有价值的,是其自身风格,但雪球的很多讨论是离市场有很多距离,没有实战意义。雪球是要滚起来才能大的。多学老毛的游击战,不要学僵化的阵地战。

2013-06-06 12:32

恭喜你,中国平安,你进入了90%的行列!

2013-06-06 12:13

当时平安收购深发展,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家全金融牌照集团。我当时就纳闷了,难道中信集团(非中信银行)不早就是全金融牌照了么?

2013-06-06 12:09

有关平安的话题越谈越远,越来越虚。现在有关平安的核心是什么?发转债。发转债如果向老股东配售,那么老股东面临的问题是:1.愿不愿意配售?有钱但不满意平安,不参加配售;2.愿意配售,但没有钱。两种情况,都只会产生一种结果,抛出平安股权,任何价格都要抛,和平安的未来价值无任何关系。直到这一部分老股东的股权全部套现完毕,再谈其他的。
当年的民生转债有一个史玉柱,在全力买入。最终是在大涨后成功发转债。而现在的平安是墙倒众人推,没有人为其背书。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说服新的力量买转债,是个**的问题。短期的抛售力量就是无穷尽。
至于其他的很多东西,对于小股东而言,研究没有意义。实战的策略是,完全步入新的上行趋势了,再买入,只做顺风车,不参与任何争论和调整。
不要老想把自己定位成巴菲特,想挖价值,搞基本面,中国最大的公募基金全是投机一族,一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何必把自己看得那么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