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4回复:34喜欢:7
最近1-2个月的生猪现象是:育肥猪价格比上半年有所回升,基本回到行业养殖成本线15块多以上,养殖户基本能够获取微利。对于大中型规模集团厂而言目前价格处于盈亏平衡线,主要是折旧,三公费用等摊销致使账面不盈利,而实际上非扩张型的企业并不损失经营现金流。而随着猪价反弹上升,仔猪价格却在7月中旬出现了大幅下滑,从上半年450-500元一线,下跌至300以下,这种现象在过去是鲜有少见的事情。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一,去年相对高的猪价致使行业获得喘息期,特别二,三季度基本回了一部分2021年-2022年一季度的失血。因此,虽然本年上半年猪价低于养殖成本线,但账上仍有现金流连续经营,对于仔猪销售的普遍做法是可卖可不卖,况且从各种数据和经验看下半年普遍猪价回暖,因此,集团厂对于猪仔廉价低于成本线出售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上半年出售仔猪基本是获利的。
二,进入7月份,猪仔价格为何逐渐走低?主要原因是:
1,多数规模集团厂经历上半年持续亏损后,现金流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从上市公司财报可见各企业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抬高。
2,7月份的猪仔对应的育肥出栏期是春季后,而过去2年春季后的猪价行情都极度低迷,普遍亏损,思维惯性作用下皆不愿留存仔猪育肥,一方面占用企业经营现金流,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出售仔猪亏损100元左右,但春季后有可能亏损更多,这就会导致既损耗为数不多的账上现金流又会进一步加大亏损的可能。因此,目前的低迷猪仔价格似乎也是情理之中,正常的经济现象。
所以,这些看似不符合情理的行业行为实际上背后都是“现金流”及““人性惯性思维”作祟。就如母猪,猪仔,半成品猪小标猪,标猪,肥猪,每一个产品线在每一个特定时期都有不同的市场行为。
说到这里,现在猪仔价格低迷,全行业亏损,叠加育肥猪价仅仅在盈亏平衡线上波动,对于每一个现金流不宽裕的从业者而言,绝不会在这种时期扩大能繁规模及后备母猪。相反大中型规模集团厂稳产能。中小规模厂,散养户加速去产能或许才是当下最真实的产业现象。

全部讨论

本周猪仔价格有进一步下跌现象。牧原6公斤报价210-240元,一周下降40元。15公斤报价370-400元,一周也下降40元。
散户则更低,部分15公斤报价已经不足300元。
除了本文前些天说的这些原因,另外补充:
1,豆粕,玉米价格上涨带来养殖成本上涨。
2,原料成本高,北方会冬季面临小飞威胁,一旦中招,损失会更大。
现在猪仔有踩踏情况,这跟2021年9-10月时的现象有点相似,但这次预计比2021年时困难得多,一个是上市公司和大集团厂的负债率,现金比率,流动比率跟当时已经不一样。另一个是融资环境也出现了较大变化。
饲料成本+高负债率+融资限制,很可能这个冬天会压垮一部分猪企。
另外,现在卖一头猪仔大概亏半头,400的成本卖250,以为便宜,然而200的,甚至200以下的接着就来了。然后就就是两头亏,猪仔亏,母猪亏,这是源头去产能,最彻底。不是普遍对未来悲观,不是普遍现金流紧迫,我想这种一致性悲观情况也不会出现。
这对于养猪行业而言是痛苦的,未来睁开眼每天或都在亏钱,有些地方出台了规模企业信贷方案,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是多多益善,对于千百头企业而言是望而却步,两者有着是不同思虑。这波产能去化除了中小散养户还会连带中小规模厂(那些500+,万头以下级别的)。它们是最困难的!退出了,或许以后就不会再回来了…
现在的官方数据都很明确4200多万,叠加前段时间流传正在研究的文件内容3900万,这对民间养猪企业而言无疑也是悲观的,都称罪魁祸首自然大规模猪企不断扩张带来的结果。悲观之后大概率就是壮士断臂。
但对于猪周期,很快很多人又会乐观起来,为什么?因为能繁母猪大概率去化要提速了,而且是不可逆的。猪仔价格越低,时间越长,饲料越贵,去母猪产能的力度自然就越大。当然,谁也不知道它能淘汰多少产能,但资本市场才不会管,有预期就好…
也该乐观起来了!!!$牧原股份(SZ002714)$

2023-09-11 23:08

朱增勇:
1、,下半年的生猪存栏仍呈现增加的趋势。从供给层面来看,下半年的生猪存栏还是要略高于上半年,且当前的生猪存栏仍处于较高水平,生猪存栏已经决定了下半年猪价不会过高,但是大部分时间猪价还是会保持在成本线以上。
2、今年上半年仔猪价格仍处于较好水平,种猪场未见明显去化产能。
3、从能繁母猪数据来看,主要表现为母猪产能去化慢,养殖主体间去化分化明显:家庭农场及以下规模去化明显,小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仍增长。
4、目前的生猪出栏活重仍处于高位,较2017年水平增加20%,2023年1—6月份生猪出栏活动较2022年高0.7%左右,7月份生猪出栏活重下降,预计下半年出栏活重仍将增加。
5、展望后市,朱增勇认为母猪产能目前仍在高位,2024年上半年猪价仍有下跌风险,猪价/资金流动性影响产能调减速度,“猪周期”特征将会改变。
从能繁母猪产能去化与猪价的关系来看,预计2023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同比降幅不超过10%,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的周期,即便出现阶段性猪价上涨,持续时间也会极短,这是由于动物疫病及多种因素带来的影响。
展望后市,他认为目前我国的生猪产能处于高位,猪肉供给处于上升周期,2023—2024年猪肉供给都将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能繁母猪目前仍在高位,2024年上半年猪价有下跌风险;猪价/资金流动性影响产能调减速度;“猪周期”特征将会改变。$牧原股份(SZ002714)$

2023-09-12 09:01

前几年的疯狂扩张,过剩产能需要五至十年去消化

2023-09-12 08:26

可以百度一下"陈生 猪肉自由"视频,北大猪肉佬的观点

2023-09-11 22:57

现在猪价还是比较混沌的;从能繁反推,接下来的几个月是不缺猪的;从市场来看,还是有不少的猪经济,各种抖音“大神”认为猪价能够到10+,12+/斤。如果接下来的猪价打脸了市场预期,会击穿大家的心态,出现月度去能繁1%-2%的情况,那样就能孕育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