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必读:公募基金“降本”的钱 花到哪里去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市场行情

A股三大指数均收跌超1%,PCB板块逆势活跃

1、整体走势:截止收盘沪指跌1.17%,深成指跌1.55%,创业板指跌1.39%。微盘股指数跌逾4%,黄白二线分化明显。个股呈现普跌态势,沪深京三市超5000股飘绿,上涨个股仅300余只,今日成交6956亿元。

2、行业板块:智能汽车ETF游戏ETF大数据产业ETF等跌幅居前,消费ETF信创ETF央企ETF等小幅上涨。

3、热门概念:PCB板块逆势活跃,科翔股份博敏电子天津普林涨停。电力股盘中拉升,西昌电力封板。下跌方面,车路云概念下挫,索菱股份尾盘跌停;半导体芯片股走低,晶华微气派科技、锴威特跌超10%。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平,B类医药股跌幅居前

恒生指数收平,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65%。部分港股B类医药股下跌,君圣泰医药-B跌近58%,科济药业-B跌超12%,圣诺医药-B跌超12%,沛嘉医疗-B跌近15%。部分科技股、汽车股走低,恒大汽车跌超15%,快手跌超4%。美的置业涨近70%,此前公告称将进行股权重组,将全资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产权线从上市公司重组至控股股东。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又一个优秀的百亿基金经理要跑了

范琨其实不算是特别大红大紫的基金经理,百亿规模,真的是靠实打实的业绩拼出来的。融通成长30融通内需驱动是由范琨独立管理的主动权益基金。融通成长30最近两年的业绩是20.02%、7.17%。融通内需驱动最近两年是21.73%、6.55%,年化收益率约20%,同时,两只基金的最大回撤约-11%。如果范琨完全卸任,暂时只有一个万民远在了,不知道后续李文海能不能支棱起来。

除了范琨,博道基金的史伟、王申,中银基金的王伟、圆信永丰的范妍。还有中庚基金的丘栋荣、泰信基金的董山青、中邮基金的国晓雯、中加基金的闫沛贤、招商基金的贾成东、建信基金的姜锋等等,都有变动。这些人之中,大部分已经找到下家,特别是姜锋,跳槽去泰康资管,真的算是非常幸运的了。

(硬核姬老板)

突破200亿元 多只头部宽基ETF成交额持续放量

A股指数今日全天调整,三大股指均跌超1%。其中,上证指数下跌1.17%,深证成指下跌1.55%,创业板指下跌1.39%。近5000只股票下跌。值得注意的是,今日多只头部宽基ETF成交额持续放量。成交额前五的宽基ETF单日成交累计突破2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A股“股王”易主!神秘资金抄底 多只沪深300ETF成交额持续放量

热点方面,今日,工商银行贵州茅台“股王”之争再起。工商银行AH股全天走强,A股涨1.09%,H股涨0.88%,AH股总市值合计达18628亿元。贵州茅台早间大幅低开,股价一度探底1414.01元,跌近4%,总市值一度萎缩至17817亿元,退居A股市值第二大上市公司。

今日市场另一焦点是,“神秘资金”继上周五后,今日继续借道ETF进场,多只沪深300ETF成交额持续放量。如市值规模最大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此前3个月的平均成交额约在20亿元左右,上周五突然放量成交69.1亿元,今日继续放量至73.2亿元。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泰康等近两个交易日也呈现明显放量走势。此外,上证50ETF中证500ETF上证指数ETF等成交也有大幅增加的趋势。

(证券时报·e公司)

公募基金“降本”的钱 花到哪里去了?

从行业发轫到管理总规模突破30万亿元,公募基金用了26年时间。在这26年时间中,公募基金与中国资本市场相伴相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类产品百花齐放的过程,逐步成为中国资管市场的主力军。而在管理规模取得跨越式突破的同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也迫在眉睫,一些明显的变化扑面而来。

但所谓的“降本增效”之下,行业收缩期其实是远视者的蓄力期。受制于营收、利润的减少,基金公司不得不削减支出、控制成本,这只是表象。对于能够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不少机构仍然在保持或增加投入。从过去相对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过渡到如今的集约精细型,公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就在这日拱一卒、时刻精进中逐步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A股关键时刻!私募大佬最新发声

今年上半年,A股、港股市场迎来一波上涨,但临近年中市场又出现持续回调,上证指数再度开启3000点“保卫战”,投资者对下半年市场何去何从较为困惑。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翼虎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余定恒丹羿投资执行合伙人、基金经理朱亮,东方马拉松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钟兆民,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高级基金经理方磊,香橙资本创始人、董事长何潇等私募资深投资经理,展望下半年A股、港股市场走势,以及未来投资机会。

受访私募投资经理认为,近期国内外多重因素导致A股出现回调,大盘跌破3000点。但在经济逐步复苏、改革政策加码的背景下,下半年市场或逐步开启上行走势。看好高分红、出海、半导体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关注以互联网龙头为代表的价值成长股,以技术突破型企业为代表的科技成长股。

(中国基金报)

基金新发市场回暖 债基是主力军

近期,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的回暖之势愈加明显。Wind数据显示,按照基金成立日为统计标准,截至6月22日,年内全市场新发基金首募规模合计将近6500亿元,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5%。具体来看,债券型基金依然是新发市场的主力军,多只爆款债基频出;主动权益类基金方面,红利主题产品的吸金效应更为显著。

业内人士指出,经历了过去两年的深度调整之后,市场正在孕育更多投资机遇,而随着经济回升的信号越来越多,投资者将会看到更多的行业出现向上的趋势。配置方向上,建议关注高股息资产、上游资源品、新质生产力,尤其是未来朝阳产业对应的成长品种。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债基收益亮眼 机构激辩债市走向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表现强势,债券型基金整体取得较好回报,甚至有不少债基的年化收益率已经超过10%。截至6月21日,Choice数据显示,超过800只债券型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的最新复权净值创下新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债券市场表现亮眼,主要原因是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较低。特别国债供给和房地产放松政策的落地目前看起来效果偏温和,最新的经济金融数据显示目前的内生性信用扩张还需要一定时间,基本面上来看,债市仍偏顺风。短期限资产收益率偏低,下限尚难打开,也产生了一定资金挤出效应。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七位FOF基金经理研判下半年资产配置:权益市场存结构性机会 配置宜稳中有进

2024年以来,市场整体呈现出先抑后扬、再调整的态势,结构性行情突出。其中资源品、公共事业、红利板块表现最为强势,出海产业链次之,科技板块表现略弱于预期,但从5月至今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在何方?如何做大类资产配置?哪类资产性价比更高?布局主动权益基金需注意哪些方面?中国基金报邀请了七位FOF公募基金经理共同探讨下半年大类资产配置方向。他们分别为:

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一部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郑铮、国泰基金FOF部投资总监曾辉、平安基金养老投资中心总监高莺、民生加银FOF投资总监代宏坤、宏利基金资产配置部总经理、基金经理张晓龙、东方红资产管理FOF基金经理陈文扬、农银鑫享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基金经理张梦珂,这些基金经理认为,目前股市的投资性价比高于债券市场,待政策发力或全球流动性改善有望催化股市行情。债市上,下半年收益率空间会明显小于上半年。此外,商品资产上,黄金从避险属性、货币属性和金融属性角度均具有空间;港股市场等也存有结构性机会。

(中国基金报)

“中考”临近 AI主题基金业绩反超高股息暂时领先

距离上半年收官仅剩最后一个交易周,基金“中考”成绩榜单频繁刷新。主动权益基金中,随着近期人工智能行情卷土重来,相关基金业绩排名迅速上升;此前一度“霸榜”的资源类基金则滑向第二梯队,周期股选手暂时落后。

(中国基金报)

近九成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2%

6月以来,总规模超13万亿元的货币基金市场收益呈现震荡走低态势,近九成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2%。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货基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受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影响,基金收益呈下跌趋势。长期看,由于降息可能性仍在,货币基金收益或继续下跌。

(中国基金报)

政金债指数基金 密集“闭门谢客”

近日,多家公募旗下政金债指数基金发布限购公告,最低单日限购额度仅为1000元。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债市利率大幅下行,超额收益难做。为避免频繁申赎对投资组合产生影响,政金债指数基金密集实施限购。这类基金具有定位清晰、风格鲜明、费率较低等优点,适合多元资产配置机构和交易型机构把握债市行情,在当前市场仍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中国基金报)

规模与净值“唱反调” 稳健型基金为何难获投资者芳心?

近期,权益市场持续震荡,权益基金净值波动再度加大。当潮水退去时,投资者才意识到稳健投资的弥足珍贵。从数据来看,一些业绩稳健的基金似乎很难俘获投资者芳心,规模长期停滞不前,甚至被赎回。针对此类现象,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决定基金规模的因素,不仅仅在于业绩优劣,还有品牌、股东资源和渠道等多个因素。

(券商中国)

ETF竞争加剧 基金频频分红提升产品吸引力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今年以来ETF及ETF联接基金已分红逾5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逾70%。另外,今年以来单只基金分红总额第一、第二的位置均被ETF占据,分红金额分别超过24亿元、12亿元。

近日,又有多只绩优宽基、红利ETF发布分红公告,其中还有合同中约定符合月度评定即可分红的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在震荡的市场中,基金的分红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基金分红力度的加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ETF战场“硝烟弥漫”。

(上海证券报)

权益类基金表现分化 40只年内收益率超20%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024年初以来,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共1696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约为总数的四成,其中有40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涨超20%,7只基金表现较好,复权单位净值涨超30%。

(证券时报)

停更周度业绩 补签代销协议 私募业净值披露走上规范之路

行业监管的不断细化,推动私募基金及其代销机构走上规范之路。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根据4月30日发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没有签署私募基金代销协议的机构不得公布私募基金业绩,因此,部分大型券商和第三方销售平台已经停更了私募业绩周报。与此同时,多家私募透露,近期基金销售机构纷纷通知私募基金管理人签署代销协议,以满足《指引》的最新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私募行业净值披露的合规化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适当性风险,压缩“橱窗基金”的生存空间,进一步保护投资者利益。

(上海证券报)

多路资金借道入场 370多亿元涌入股票型ETF

ETF在持续壮大中。近日,首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首批科创100增强策略ETF均启动发行,首批投资沙特市场的ETF也火速敲定发行档期。从ETF持有人来看,国新投资认购了首批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首发份额。此外,存量ETF也强势吸金。5月23日以来,已有370多亿元借助股票型ETF入市。

(上海证券报)

投资者不愿揭“盲盒” 新基金销售遭遇新烦恼

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遇冷而优质老基金规模持续增长现象愈发明显,或预示着投资者开始回归基本面来选择基金。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随着公募基金的投资者教育逐渐深入,基本面逐步成为投资者选基的关键要素。原因在于,新基金在持仓风格、业绩稳定性、基金经理岗位稳定性等基本面因素上,几乎相当于“盲盒”,基民似乎已不太愿意为“盲盒”买单。

(证券时报)

英伟达“概念基”获追捧 警惕ETF高溢价风险

近期,随着全球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市值持续创下新高,多只英伟达“概念基”净值也接连刷新历史纪录。作为英伟达“概念基”的代表,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今年6月以来就发布了10余次溢价提示公告,同时其场外联接基金也宣布暂停申购。

虽然美股市场整体情绪并未过热,但有观点认为,纳斯达克市场的一些龙头品种已显示超买迹象,科技赛道变得拥挤,而这往往也是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压力的信号。美股短期的波动和过热在所难免,虽然其长期向上的趋势没有终结,但需要注意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以及人工智能(AI)应用端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公募基金持续降费让利 至少17只产品开启“二次降费”

自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以来,多家公募基金旗下产品先后实施了以管理费和托管费为核心、以公募基金交易佣金为核心、以基金销售环节降费为核心的多阶段降费行动。今年以来,截至6月23日,全市场至少有164只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宣布调降管理费率。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以来,全市场至少有17只基金实施了两次管理费年费调降行动。

在调降管理费率的基金中,出现了“二次降费”的新趋势。受访人士向记者坦言,费率改革有助于完善基金产品结构,调整与代销机构的合作模式和行业生态。面对新的费率环境,基金公司更要加强投资研究能力,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完善风险控制能力,通过自身综合实力赢得投资者的信赖。

(证券日报)

行业出清加速 “腰尾部”私募路在何方

近日,一则关于“上海某证券类私募机构以65万元低价卖壳”的消息在私募圈广泛传播,并引发了私募行业在新行业环境下如何持续经营发展的思考。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行业扶优限劣、严监管的大幕拉开,当前证券类私募机构的行业出清正在加速,未来较长时间内,以卖壳、并购、主动注销等形式退出行业竞争的机构预计会持续增多。在此背景下,持续提升合规能力、打造出自身策略的特色和竞争力、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等,将成为“腰尾部”私募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公司动态

华夏基金股权变更迎反馈 卡塔尔投资局有意参股

6月21日,证监会网站显示,华夏基金变更持股5%以上的股东申请收到反馈意见。根据最新的反馈意见,华夏基金拟入股股东需补充提供2023年经审计财务情况的材料以及“最近3年金融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情况的说明。

事实上,6月初,市场传出卡塔尔投资局计划收购华夏基金10%股权。据中国基金报记者当时了解,上述股权变动还在流程之中,待股权变更正式获批,华夏基金有望迎来中东资本入局。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若卡塔尔投资局成功参股华夏基金,有助于拓宽华夏基金在中东地区的产品布局,也有助于获得QFII资金加持。

(中国基金报)

最后一只FOF面临清盘风险,千亿中信保诚基金或将无FOF产品

6月22日,中信保诚基金发布公告称,中信保诚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FOF产品(下称“中信保诚目标2040基金”)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运作的情形,面临清盘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梳理中信保诚基金的FOF产品情况,中信保诚目标2040基金是基金经理李争争目前仅在管的唯一产品,同时也是中信保诚基金唯一的一只FOF产品。

(尺度商业)

东吴基金两基金经理“回炉重造”,转型行业研究员

近日,东吴基金宣布旗下两位基金经理丁戈、王瑞将卸任在管的所有产品,并转任为行业研究员,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基金行业竞争激烈、考核制度日趋严格的背景下。据公告显示,丁戈将转任为东吴基金的高级行业研究员,而王瑞则转岗为普通行业研究员。

此前,两人分别管理着东吴新经济混合、东吴安盈量化混合等多只基金产品。这一转变意味着两位基金经理将暂时告别基金经理的岗位,回归研究员的角色。

(环球网)

兴银基金逆势加仓“减肥神药”

留给普利制药披露年报的时间不多了,若未能在下月上旬前披露2023年年报,公司股票将被ST。去年,普利制药是A股市场的“明星”,因以合成生物学法布局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和制剂,公司股价在短短两个月内大涨接近60%。至去年年底,有23家公募基金持有该公司股票,涉及50只基金产品。不过,不少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减持或退出该股,持股公募只剩下6家。但兴银基金基金经理孔晓语旗下4只产品逆势增持了普利制药。

(深圳商报)

大V携产品“投靠”新东家 私募整合大势所趋

近日,私募大V“DAVID自由之路”徐大为携产品加入梁宏掌舵的希瓦私募基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事实上,这并非私募机构平台化整合的首例,类似的案例正逐步涌现。就在上个月,两家“汇添富系”知名私募正心谷资本与上海润时私募双双宣布将于近期开始启动整合。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私募行业竞争加剧,监管日趋严格,私募基金设立、存续的门槛逐步提高,不同私募依靠合并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可能会成为一种顺应优胜劣汰趋势的有效方式,兼并整合或许将成为未来国内私募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遭二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宝盈基金,成立23年规模仍未突破千亿元

近年来,信托公司转让持有的公募基金公司股权屡见不鲜。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披露,宝盈基金的第二大股东——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外贸信托)将所持有的宝盈基金25%股权挂牌转让,挂牌价格面议。值得一提的是,若是此次股权转让成功,外贸信托将完全退出宝盈基金的股东阵营。

宝盈基金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至今已有23年。作为老牌公募基金公司,旗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却仍在千亿元之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该公司管理规模为716.59亿元,在157家基金管理机构中居第67位。

(投资时间)

产品动态

指数增强基金年内超额收益显著 最高达13%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全市场277只指数增强基金(仅统计主代码)今年以来平均超基准收益率为2.34%,超过去年1.63%的超额收益水平。有219只指数增强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占比近八成斩获超额收益。

其中,有4只指数增强基金的超额收益超过10个百分点,包括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创金合信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A、易方达沪深300精选增强A、招商中证2000指数增强A。其中,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以13.23%的超额收益居首。

(中国基金报)

至暗时刻!创金合信2只迷你量化基金清盘倒计时,新产品发行延期

6月22日,创金合信基金发布第二次提示性公告称,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根据有关规定,公司经与基金托管人宁波银行协商一致,拟以通讯方式召开创金合信行业轮动量化选股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提议终止《创金合信行业轮动量化选股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会议投票表决起止时间:自2024年6月20日起,至2024年7月21日17:00止(以基金管理人收到表决票的时间为准)。

就在今年6月20日,创金合信基金还宣布旗下另一只主动量化产品发行延期。其公告表明,创金合信均益量化选股于2024年5月20日起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 2024年6月21日,现延长至2024年6月25日。

(新经济e线)

人事变动

43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今天(6.24)有40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从变动原因上来看,有16位基金经理是由于工作变动从管理的38只产品中离职的,有1位基金经理是由于产品到期从管理的2只产品中离职的。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