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必读:沪指跌0.42%险守3000点;私募业绩将成“封闭性隐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市场行情

沪指跌0.42%险守3000点,半导体板块逆势走强

1、整体走势:沪指今日震荡调整,险守3000点,深成指创业板指均跌超1%。个股跌多涨少,沪深京三市下跌个股超4500只,今日成交7244亿元。截止收盘沪指跌0.42%,深成指跌1.63%,创业板指跌1.44%。

2、行业板块:煤炭、石油、电力、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地产、旅游等板块下跌。

3、热门概念:半导体板块逆势走强,锴威特晶华微灿瑞科技气派科技均20cm涨停,必易微东微半导等涨超10%。CRO板块早盘冲高,济医药、百花医药涨停,诺泰生物涨超18%。教育股午后异动,昂立教育传智教育涨停。下跌方面,车路云概念调整,长江通信跌停;消费电子板块下挫,英力股份跌超12%。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盘跌0.52%,科技股跌幅居前

恒生科技指数跌1.68%。科技股跌幅居前,商汤跌近8%,快手跌超5%,哔哩哔哩跌4.5%。地产股走低,万科企业跌超5%。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私募业绩将成“封闭性隐私” 多家机构已暂停展示

有关国内证券私募机构定期业绩数据持续“淡出视野”的情况,在私募圈引发关注。此前,曾有第三方机构表示,“要进一步观望政策落地情况”。不过,目前对单家私募或所有监测私募的业绩展示,大多数市场主流机构近期已全面暂停了相关信息的“非公开发布”。记者最新了解到,5月以来,多家机构逐步减少了国内私募机构的净值数据、业绩数据定期发布(相关数据更新频率一般为周度或月度)。6月以来,券商机构的相关私募数据已难觅踪影。据记者不完全监测,截至本周(6月17日至21日当周),除极少数自媒体还能搜索到部分头部、腰部量化私募的业绩数据外,以往券商、第三方定期发布的私募业绩数据基本已全部暂停。

(中国证券报)

估值降至0元!多只基金“出手” 下调个股估值

近日,因长期停牌、持续跌停等因素,多家公募对旗下基金持有的个股估值进行调整,甚至有ST股估值被降至0元。但这部分个股因风险早已提前暴露,所以很少被主动权益类产品持有,而是多为ETF被动布局,且因权重较小,因此下调估值对基金净值影响有限。

(证券时报网)

行业ETF抢风头 主动被动产品暗较劲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调研中发现,部分主动权益类行业主题基金的宣介开始将行业ETF作为一大对标。ETF热潮之下,行业主题基金面临的压力和窘境日益明显。多位基金人士表示,行业ETF对主动权益类行业主题基金构成的挑战更多可能是来自于投资者偏好的变化,而这一变化背后则可能要归咎于近年来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带来的基民信任感下降。而与此同时,ETF投教工作带来了投资者认知度的提升,投资者愈发体会到ETF所具有的高透明度和低费率优势。

(中国证券报)

基金半年考临近 重仓AI产品全面超车

基金半年考临近,布局人工智能(AI)赛道的产品业绩领跑,青睐周期股的产品暂时落后,哪类产品将捧得半程冠军令市场瞩目。近日,受CPO赛道表现强势等因素推动,布局AI赛道的基金产品再度走强。多位基金人士称,当前市场风格确实在向科技方向切换,国家大基金三期带来增量资金、消费电子与CPO细分领域良好的基本面、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等因素均利好科技成长风格,布局AI赛道的基金产品有望强者恒强。

(中国证券报)

银行念合规“紧箍咒” 代销公募严格风险适配

银行对于公募基金销售合规性的要求越收越紧。近日,多家银行对客户超风险购买行为提示风险,并增加“双录”功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批量提高旗下代销的公募基金风险评级。此类举措一方面出于积极响应监管层对于金融产品风险提示的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银行愈发重视保护投资者权益。业内人士预计,后续或有更多银行跟进。

(中国证券报)

三只新发ETF获“国家队”认购 非宽基产品亦能吸引耐心资本

中国国新6月19日公告,国新投资日前与广发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机构合作推出的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开始发行,国新投资于6月19日认购了上述ETF首发份额。中国国新在公告中表示,此举传递出坚定看好港股央企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积极信号,同时也彰显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维护央企市场价值,提升港股央企上市公司定价权方面的责任担当。国新投资与基金公司在上述央企红利ETF的合作方面,可追溯到2023年9月。彼时,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广发基金、南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于今年4月29日同时上报跟踪该指数的ETF,并于5月底获得发售批文,3只产品发售时间均为6月11日至6月21日。

随着此次国新投资认购3只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案例出现,可以看出,大资金青睐的ETF并不止于传统宽基产品。中国国新6月19日公告显示,在首批“1+N”系列央企指数及ETF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国新投资不仅联合中证指数公司编制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还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在境内和香港两地市场发起设立多币种ETF产品。

(证券时报)

公司动态

19家公司获基金调研 环旭电子最受关注

6月19日有35家公司被机构调研,按调研机构类型看,基金参与19家公司的调研活动,其中,5家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5家。环旭电子最受关注,参与调研的基金达26家;雷赛智能航天科技等分别获11家、8家基金集体调研。

(证券时报网)

安联基金在上海设立揭牌,为国内首家德国外商独资公募

6月19日,安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安联基金”)在上海举行揭牌仪式。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与安联投资全球首席财务官Thomas Schindler为安联基金共同揭牌,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主持揭牌仪式。

安联基金今年4月正式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成为国内首家德国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主动型资产管理机构,安联基金将延续德国安联集团稳健、可靠的百年传统,努力为投资者带来更加稳健的投资体验。

(澎湃新闻)

产品阵营“添丁”梦碎,这家基金公司FOF存短板?

近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关于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下称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持有期)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称,截至2024年6月12日该基金募集期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因此《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这是行业内今年以来发行折戟的第四只基金。

据《基金合同》披露,信澳添泰稳健三个月持有期想要进行基金备案需满足以下条件:在三个月募集期内,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两亿份,基金募集金额不低于两亿元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

(投资时间)

产品动态

红利策略基金持续“走红” 年内最大新发主动权益基金诞生

红利策略基金持续热卖。6月19日,兴证全球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兴证全球红利混合基金成立,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达13.98亿元,这是今年以来新发规模最大的一只主动权益基金。

(证券时报)

QDII基金二级市场频频溢价,部分产品多次盘中停牌,申赎状态并未受限

6月20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QDII)在近期出现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大幅度溢价,提示溢价风险,并且已于6月20日开市起到十时三十分停牌。

该基金已经在年内多次公告溢价风险,而类似的QDII基金在二级市场上也频频出现溢价,Wind统计显示,包括易方达、博时、鹏华基金等旗下的多只QDII产品近期也在提示溢价风险,有的申赎状态没有受限,或也为场内外的套利交易提供机遇。但有分析指出,场内溢价还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使投资人面临损失。

(每日经济新闻)

人事变动

20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今天(6.20)有34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从变动原因上来看,有5位基金经理是由于工作变动从管理的10只产品中离职的,有2位基金经理是由于个人原因从管理的24只产品中离职的。

(金融界)

又有券业老将“奔私”上海证券原总经理杨玉成担任钇远私募法定代表人

近期,多名券业人士“奔私”引发市场关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官网显示,上海钇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钇远私募”)近日完成登记,上海证券原总经理杨玉成担任其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此外,财通资管固定收益部原基金经理顾宇笛也投身于私募领域。近年来,私募行业经历了一轮明显的洗牌,优胜劣汰趋势日益明显。6月以来,仅有两家具有券业背景人士所创立的证券私募公司成功完成了登记。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