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必读:大佬失手?葛卫东疑被“深套”;彻底爆了!200亿级黄金ETF诞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市场行情

创业板指尾盘跌超1%,黄金、家电股逆势大涨

沪指今日震荡调整,创业板指尾盘跌超1%。黄金板块延续强势,莱绅通灵9连板,曼卡龙宁波中百、中润资源、鹏欣资源等多股涨停。家电股集体爆发,宏昌科技北鼎股份春兰股份帅丰电器等近10股封板。化学、化工板块继续拉升,正丹股份百川股份2连板,华锦股份醋化股份光华股份等多股涨停。下跌方面,固态电池概念股走低,三祥新材上海洗霸和胜股份利民股份跌停,道氏技术捷邦科技等跌超10%。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600股飘绿,今日成交8147亿元。截止收盘沪指跌0.49%,深成指跌0.78%,创业板指跌1.08%。

(华尔街见闻)

恒生指数收跌2.18%,恒生科技指数跌1.81%

黄金、煤炭、有色金属股涨幅居前,保险金融、新能源汽车、智能医疗板块跌幅居前。信基沙溪复牌大涨近70%。

(华尔街见闻)

行业动态

大佬失手?葛卫东疑被“深套”

航天宏图日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投资大佬葛卫东旗下的上海混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混沌投资集团”)首次现身A股上市公司航天宏图的第七大流通股东,截至2023年年末的持股市值超2亿元。而截至4月12日收盘,该股今年以来股价接近腰斩,如葛卫东今年未进行减持操作,阶段性亏损已超1亿元。

(中国证券报)

25亿元 抄底来了!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全市场863只股票ETF(统计股票ETF和跨境ETF)管理规模达2.06万亿元。4月11日沪深两市股票型ETF合计资金净流入24.50亿元。细分品类中,宽基ETF净流入居前,达20.29亿元,行业ETF净流入3.88亿元。

(中国基金报)

新鲜出炉!基金一季报开始披露 施成、刘元海最新调仓动向来了

今日,多只权益基金披露了基金一季报,其中国投瑞银施成管理的多只基金,一季度依然集中重仓在新能源板块,不过进行了一些调仓,多只基金减持了宁德时代等个股。

此外,去年业绩排名比较靠前的东吴移动互联混合,一季度出现了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而基金经理刘元海也继续保持高仓位运作,前十大重仓股加仓痕迹明显。展望二季度,刘元海表示:“看好AI算力和应用、电子半导体以及汽车智能化。”

(每日经济新闻)

彻底爆了!迭创新高 200亿级黄金ETF诞生!上金所紧急出手

近期黄金开启连涨模式。金价狂飙之下,资金持续涌入黄金主题产品,国内黄金ETF市场也迎来了200亿元级别的头号霸主。截至4月11日,华安黄金ETF最新规模突破200亿元关口,达到202.5亿元,再度刷新历史纪录。另外,还有博时黄金ETF、易方达黄金ETF等多只黄金ETF最新规模也创出新高。不过,随着黄金价格接连创出新高,面对投资者高涨的交易情绪,不少基金公司开始陆续提示短期波动风险。

(中国基金报)

新发与增资并进 外资公募加速“抢滩”中国市场

近日,多家新设外商独资公募纷纷推出了旗下的新发权益产品。据统计,今年以来,贝莱德基金、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等外商独资公募上报的基金数量合计已经超过6只。此外,还有外商独资公募表示,基于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和业务扩展的需要,公司在未来或持续增资。

有外资人士指出,从长期角度来看,经济基本面的稳固、资本市场结构的优化以及政策环境的支持,为资产管理机构在中国的市场展业提供了广阔空间。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可能正处于价值洼地,为有远见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机构提供了有吸引力的长期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报)

翻倍股层出不穷 多只公募产品“擒牛”有方

今年春节假期后,有色、化工等周期板块以及人工智能(AI)、汽车等板块表现亮眼,成为市场主线,涌现出多只大牛股。数据显示,2月19日以来,截至4月11日收盘,剔除期间上市的新股,A股市场共涌现出29只翻倍股,200余只个股涨幅超50%。易方达、鹏华、汇添富旗下多只基金以及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提前布局,成为“擒牛”能手。

(中国证券报)

业绩下滑 规模缩水 量化私募苦练风险收益“平衡术”

近日,北京一家量化私募大厂出现“大额赎回”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据了解,传闻中所涉私募为北京涵德投资,虽然旗下产品触及大额赎回条款,但实际上赎回金额仅500多万元。

在经历了业绩下滑的一季度后,量化行业进入了“草木皆兵”的状态,业绩坑、裁员风、赎回潮……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掀起波澜。未来,量化行业应当如何应对?业内人士表示,每次危机也是试金石,优秀的管理人虽然无法对抗市场的整体趋势,但是总会熬过寒冬;赌博型等风控不佳的管理人,则可能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在未来,平衡好风险和收益已成为行业的当务之急。

(中国证券报)

“引进来”“走出去” 公募助力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蹄疾步稳,从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到支持外资机构来华展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成果遍地开花。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下称《意见》),再次强调“助力推进高水平开放”。

多位机构人士认为,伴随“引进来”与“走出去”政策措施并举,内、外资机构将会相互借鉴,形成良性竞争。在外资带来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本土公募基金也将积极探索“走出去”道路,进行全球化投资,努力成为具有全球资产配置能力的国际一流投资机构,助力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海证券报)

一季度117家公募基金分红462亿元

一季度公募基金分红次数和分红总额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募基金合计分红1365次,分红总额达461.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8%和8.74%,表明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分红意愿明显提升。

(深圳商报)

百亿主观私募业绩回升

3月百亿私募业绩继续回升。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有业绩展示的83家百亿私募3月份平均收益为1.92%,延续了2月份的回血势头,其中71家百亿私募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85.84%。基于3月份的出色表现,一季度百亿私募已经接近收复年内失地,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83家百亿私募一季度平均收益为-0.63%,其中35家百亿私募实现正收益,占比为42.17%。

百亿量化私募3月业绩领跑。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有业绩记录的33家百亿量化私募3月份平均收益为2.65%,明显好于主观以及主观+量化百亿私募整体表现,其中32家百亿量化私募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96.97%。千象资产、茂源量化(海南)私募、黑翼资产、乾象投资、鸣石基金、思勰投资、稳博投资、诚奇资产、九坤投资、海南世纪前沿私募、明汯投资、上海天演、聚宽投资等13家百亿量化私募3月表现出色,收益均超3%。

(深圳商报)

公募基金积极布局北交所投资机会

近日,公募基金陆续公布2023年年报。据申万宏源研究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公募基金整体持仓北交所股票72.59亿元,较2023年6月底增长15.9%;配置比例达到0.14%,较2023年6月底增加0.03%,配置规模和比例均提升。

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公募基金增持较多的北交所个股包括锦波生物凯德石英富士达骏创科技民士达康普化学等,持股数量分别为172万股、953万股、896万股、960万股、987万股和575万股,对应持股市值分别达到4.5亿元、2.2亿元、1.75亿元、2.05亿元、1.86亿元和2.62亿元。

(证券日报)

网红大V私募产品被传清盘,所在机构回应

近日,有传言称“知名私募基金经理、财经大V吴悦风管理的嘉越月风投资创世号产品清盘”。对此,南财快讯记者12日以粉丝身份向吴悦风所在机构嘉越投资进行了求证。

嘉越投资相关人员表示,嘉越月风投资创世号产品没有清盘。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上述私募产品净值已跌至0.7142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公司动态

41家公募去年赚超258亿元,过半净利下滑

伴随各大上市公司年报密集出炉,各家基金公司年度成绩单也同步揭晓。公开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已有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等41家公募年度业绩出炉,总体来看,数据可统计的34家公募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33.34亿元,41家公募合计实现净利润258.5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披露相关数据的公司中,包括头部公募在内,有超过半数的公募净利润同比下滑,15家公募下滑幅度超过10%。有业内人士表示,多家公募净利润下降幅度明显,与市场环境低迷、自身资产配置、风控能力有关,此外,行业降费对公募基金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在中国证监会发文推动形成10家左右优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下,公募可以强强联合,通过做大做强主营业务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北京商报)

奥联电子信披违规被罚:金元顺安基金持股合规存疑

近日,奥联电子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公告,奥联电子披露的胥明军在钙钛矿领域的业绩存在误导性陈述。

面包财经查阅2023年年报显示,金元顺安基金旗下金元顺安优质精选灵活配置混合持股奥联电子。截至2024年4月10日,金元顺安优质精选A今年以来基金净值下跌23.06%,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25个百分点,同类排名2309/2322。

(面包财经)

塞力医疗信披违规被立案:建信基金持股合规存疑

2024年3月25日,塞力医疗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受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面包财经查阅2023年年报显示,建信基金旗下建信高端医疗股票A等三只产品持股塞力医疗。截至2024年4月9日,建信高端医疗股票A今年以来基金净值下跌10.05%,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同类排名756/944。

(面包财经)

清盘数量多,中银基金多只基金为保壳而忙,拟修改基金合同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10日以来,公募市场已有56只基金(只包含主代码)因触发合同中终止条件或者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而清盘。同时,也有近百只基金发出清盘相关提示公告,面临着清盘风险。面对这些面临清盘风险的基金,有的基金公司会选择让其清盘,进而从内部进行产品的优化调整,还有的公司未雨绸缪,会想尽办法来帮助基金“保壳”,以求其能够继续运作。

中银基金近期以来就有多只基金在为后期“保壳”而忙。4月11日,中银基金发布了关于中银鑫利灵活配置混合(下称“中银鑫利混合”)基金拟召开基金持有人大会的第二次提示公告。根据公告内容,中银鑫利混合将于近期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修改基金合同的议案,大会投票时间为2024年4月12日至2024年5月13日17时。梳理中银基金近期的公告,不只是中银鑫利混合一只基金拟修改基金合同来“保壳“。4月1日,中银远见成长混合发布拟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的第一次提示公告,会议拟审议修改基金合同的议案,修改的条款也是基金终止运作的条款。3月19日,中银新能源产业股票也同样发布了公告,拟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关于基金修改合同条款的议案,修改的合同条款也同样是终止运作的条款,将原本的触及条件后自动终止运作,改为了后续持续运作、转换、合并或清盘等,由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

(尺度商业官方微博)

公司招85名员工全是骗子 骗薪人3年入职197家公司月薪20万

2023年初,浦东警方陆续接到企业报案,声称遭遇骗子骗薪,致使企业遭受损失,甚至导致企业倒闭。某私募基金成立全资子公司,急招85名销售拓展客户,结果遇上的是“职业骗薪人”团伙。

“销售人员”每次花几十元,找上海老人扮演高净值客户,用金融词交流骗取信任,然后假借拜访客户之名,去其他公司“兼职”。有“骗薪人”一个月同时兼职16家公司,三年入职197家公司,月薪高达20万。自己干不过来,就介绍其他人入职,每人每份工作抽成20%-40%。目前,这些职业骗薪人已经被一一起诉,其中178人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重庆晨报)

人事变动

年内80余基金经理离职

在卸任了嘉实碳中和主题混合后,目前嘉实基金基金经理苏文杰无在管产品,有消息称他主动离职,将离开嘉实基金。根据统计,年内离职基金经理人数超80人,涉及62家公募基金。

(深圳商报)

徐卫离任博时基金副总 拟加盟基煜基金

近日,基金人事获悉博时管理层又有新的调整,博时基金副总徐卫或将加盟基煜基金,出任总裁职务。徐卫离任后,博时基金管理层将只剩两位副总。

(金融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