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52回复:101喜欢:45

在美国几乎没有小药企做跟随me-too。 因为做出来无法卖,竞争不过大药企。 做metoo的只有大药企,一些百亿级大靶点跟随快一点大药企还能分到10~30亿比如礼来过去几年非常热衷于metoo,做成了重磅metoo。小药企强行做metoo就是$Clovis肿瘤药物(CLVS)$ 的下场,做了一个落后FIC(阿斯利康)多年的第3个上市PARP药物,完全无法卖。


未来国内做跟随的小药企也跑不出来了。因为进口代替这一波巨大的市场已经被填满了。类似PD1这种超级大靶点也可遇不可求,做跟随的小药企没机会建立起几千人的销售队伍。未来国内小企业只有和美国的biotech一样做全新FIC才能跑出来。跟随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了

全部讨论

2022-01-28 16:25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美国辉瑞公司的研发能力很强,总是推出新药。但实际上,辉瑞的很多新药都不是它研发的,而是它买来的。在传统医药领域,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研发,是强势的销售推广。任何一款新药上市,第一年销售额达到10亿美金才算成功,否则就不值得推向市场。而辉瑞雇佣了三四千人的医药代表,每天拜访医生,推广药品。它但凡要推一款药品,很容易就能达到10亿美金的目标。在这样的格局中,小型医药公司是没有机会的。它们最佳的结局就是被辉瑞这样的大公司收购。
by王煜全

2022-01-28 16:25

难说吧,集采不是雨露均沾吗?集采是国家采购,并不是市场选择。如果在药房有多种选择,同等价格,病人当然愿意选择大品牌,甚至给大品牌一些溢价。但是医院内只给唯一选择。
除非未来国家有意引导市场集中到头部企业,不过我看也未必,比如智能电表,全国七八家都足够了,现在怕不得有上百家,国家电网哪次集中招标不中标个四五十家企业,这造成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大做强。

小丰总,咱试着反过来想一下,国外大药企为什么要从创新小药企手里花大价钱买fic品种?
大药企没钱?应该不是,买品种所付的溢价连试错成本恐怕都覆盖后还有富裕。
大药企没人?哪家大药企不是人才济济,研发人员成千上万。
我试着猜一下,根本的原因是大药企的组织体系,和开发fic产品的要求不兼容。
大药企之所以大,就必须有人财物的管理和控制,就必须有层级汇报制度,就必须有组织间的沟通协调的效率损耗。
而可以开发出fic品种的小药企,因为小,业务单一,目标和资源聚焦,所有人和创始人及高管重叠,主要研发人才是赛马单打出来的,企图心强,卓越的概率很高,激励直接,责权一致,和大药企的下属单个项目组比较,优势就明显一些了,所以才有更大的概率开发出fic,bic品种,而大药企则可以通过多花钱的方式来换取确定性。
这种模式演化出来,肯定是有其合理性的。
现在再看一下信达在做什么?它一方面还以创新药企的面目来追求fic,bic,另一方面又叠楼架屋地搞全面职能组织,品种一个不拉什么都做,实际上的研发基本就算是大药企模式的雇佣兵在做了,这两个目标,恐怕信达以后只能实现一个,目前从cd47看,它的研发恐怕已经是有平庸的迹象了。
窃以为,信达疑似是想靠烧钱把自己烧成传统大药企,这路径也算独树一帜了。比较可能的是,这种路径下,一段时间的赛马竞争跑下来,信达的研发管线,大概率恐怕只有做metoo的份,而所谓的大药企之大,也只能是面对国内市场而已,突破到欧美去,也是靠metoo去硬钻空子投机,得有美国政治条件配合,比如川普作为素人民粹总统,就一心想打破惯例不择手段把药费降下来,这个信达可能就有机会,而后续的民主党建制政府既支持医保福利陷阱,又擅长和企业勾兑,就压根不想打破既得利益格局,这时候信达则完全没投机的机会,而靠metoo级别的品种,支撑美国的高额临床研究成本又算不过账来,信达恐怕只能窝里横了。
以上也不排除信达多个前沿品种中,偶然有哪个青年毛头才俊做一个惊艳的出来,不过从概率上讲,恐怕要比真正的创新小药企集群要低得多。
总之呢,我觉得信达这样子的到底是创新药企还是大药企雏形的蝙蝠侠式企业模式比较独特,究竟如何估值,恐怕得有一个新标准。$信达生物(01801)$ $恒瑞医药(SH600276)$

没啥卵用,支付方式的差别摆在这里。

这几天我看到不止一个大v说这一波医药大跌是me too做的太卷了,未来的出路要做fic。问题是就算你真做出了fic,医保会买单么?站在医保局的角度,低价才是它的唯一kpi。它会等其他家的me too竞品出来之后一起谈判,往死里砍价。你要冒巨大的失败风险,但收益不会比跟随者多多少,这种事情傻子才去做。现在这种支付体制下,靠国内市场做创新药的路已经被堵死了。大药企的最优解就是做me too,靠销售能力在夹缝中赚个辛苦钱,小药企可以直接去死了。

2022-01-28 17:02

转自评论区:“而辉瑞雇佣了三四千人的医药代表,每天拜访医生,推广药品。它但凡要推一款药品,很容易就能达到10亿美金的目标。在这样的格局中,小型医药公司是没有机会的。它们最佳的结局就是被辉瑞这样的大公司收购。”这就是一种商业发展至高研发+高渠道壁垒的阶段,在我国的互联网行业也发生过。

CART之类的领域是否有可能改变这个规则呢,单价超高,盯住几家重点医院,不需要多大的商业化队队伍;同时产能不容易上去,先发优势没那么大。

2022-01-28 16:16

同意

2022-01-28 21:10

在美国几乎没有小药企做跟随me-too。 因为做出来无法卖,竞争不过大药企。 做metoo的只有大药企,一些百亿级大靶点跟随快一点大药企还能分到10~30亿比如礼来过去几年非常热衷于metoo,做成了重磅metoo。小药企强行做metoo就是$Clovis肿瘤药物(CLVS)$ 的下场,做了一个落后FIC(阿斯利康)多年的第3个上市PARP药物,完全无法卖。
未来国内做跟随的小药企也跑不出来了。因为进口代替这一波巨大的市场已经被填满了。类似PD1这种超级大靶点也可遇不可求,做跟随的小药企没机会建立起几千人的销售队伍。未来国内小企业只有和美国的biotech一样做全新FIC才能跑出来。跟随的时间窗口已经关闭了

2022-01-28 16:22

信达荣昌康方康宁组合

2022-01-28 16:21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我们先不看未来5~10年,就看今年和明年,现在的药企接下来上涨的动力在哪里?(假设现在期待的海外获批被否,两年内好像没啥重磅产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