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对于估值和市场的理解

发布于: 雪球转发:321回复:374喜欢:550

昨天我和@铁公鸡金融 闲聊了一下投资。我把我的说的部分整理一下。里面有我对估值和市场给出的价格的看法。有几段,一家之言。


我觉得港股其实很简单的,就是说基本上只要能看得到未来预期长期增长的企业,那么估值都是很不错的。就很多人认为增长快估值越来越低,但很多时候是看不到长期逻辑的问题,就是公司的远期不清晰。因为你仔细看,美股也是这样的。大家都看的是远期,看的是5年以后的状态而不是今年增长多少,明年增长多少。5年以后增长很好的企业,确定性高的企业估值都高。当确定性出现一些质疑的时候,那么估值都会变低。

就说我今年最坑的股票再生元,是我最坑的一个。就是远期逻辑出现了松动。股价跌的很厉害其实就和远期预期有关。就很多人认为远期公司的增速就会大幅度放缓,放缓到5~6%状态。这是市场的一个观点,很多分析师的观点。当然也有很多分析师不认同,认为还会保持不错的成长。但这观点存在就会把估值拉下来匹配这个远期预期。但是你看另外一个药企福泰就维持超高估值,一直维持。就是因为这公司远期预期,至少5年是无忧的,5年一定高增长。放到港股也是一样的。你看中生远期预期变强了,它的估值就马上起来了。然后之前4+7暴跌,也是远期预期出现很大质疑的。当时认为没得玩了。恒瑞也是,外资占比也是很高的,持续买入。并不是内资抱团。它也是因为远期预期特别好,就是5年无忧么。你完全不用担心恒瑞5年业绩,只用担心估值太高。像这种企业估值都高,在全世界任何市场都高。港股也没有不同。很多人看见港股业绩涨股价跌了感觉很郁闷很不可思议,其实都是没看远期预期的问题。


股市尤其是成熟市场,包括港股。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股市的聪明程度是非常高的。大多数时间市场是合理的。少数时间是严重错误。那什么意思呢?尤其是股息来看,股息特别高的企业,特别是超过5%,达到7~8%的企业。那么他的市场一致性预期一定是衰退的。不会出现股息这么高,业绩还继续涨股息继续涨。如果出现那么就是市场错了。当市场发现错了,就会纠正,反应到就是股价暴涨把股息打下来达到一个合理水平比如3~5%。但是就我观察,大多数时候市场是对的,对的次数绝对远高于错的次数。聪明程度是非常强。是一群最聪明人博弈出来的结果,也就是猜出来的结果。加上成熟市场看远期,就是这群聪明人猜企业远期业绩。他们猜出来的共识就是股价。一般来讲正确次数远高于错误次数。当然如果你能抓住那几个错误,那么超额收益就会非常高。因为市场会纠正。

这种基本判断,逻辑就是说当你发现一个企业股息特别高的时候比如7~8%甚至更高。那么你反而需要特别特别谨慎。企业的预期就是衰退,你必须非常确定这企业5年以后是不衰退的,甚至还能增长。不简单是明年。必须对基本面了解程度极强,做出这种和市场完全相反的判断,然后证明市场是错的,市场就会修复。如果市场是对的呢?那么你就买了一个价值陷阱。

全部讨论

2019-11-01 16:05

有道理

2019-11-01 15:11

说的太有道理了,还要多看几遍!

2019-11-01 15:10

同意+1,影响估值和价格的因素很多,但企业长期发展逻辑无疑是重中之重。

2019-11-01 07:31

2012年的时候50etf一大半成份股股息率8%以上,一直持续到2014年。港股比A股贵25%,市场永远是个白痴。

2019-11-01 00:17

我觉得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市场远没有那么有效。举两个大盘股票按道理有很多分析师跟踪的股票的例子,18年10月腾讯的股价只有18年1月的一半。今天特斯拉的股价接近5个月前的两倍。还有茅台等等,他们的基本面真的在短期内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了吗?

2019-10-31 20:11

按楼主说法,直接买高估值就行了,因为楼主说市场错的概率很小,高估值代表前景好。

2019-10-31 19:32

很多时候,股票涨起来了,逻辑自然就通畅了,而且越涨越通畅,个人觉得基本面的预测,特别是5年以上的预测极难极难...

2019-10-31 19:01

港股的一个问题是流动性不足造成了只有确定性强的好公司上,而有瑕疵的公司是很难得到资金的关照而有高估值的。另一种高估值其实是泡沫,并不是长期确定增长。对于我来说,是不去买高估值的股票的,因为自己并没有能力看那么长远。所以还是坚守便宜是硬道理和成长是硬道理这两条,用时间换取收益。

2019-10-31 18:51

不认为港股是个理性市场,价值取向也是像钟摆一样。只是最近两年对大市值和高确定性有偏好而已。其实港股很多机构也是追涨杀跌的主,记忆最清楚的就是中生7元的时候一片看空之声。现在12了,很多机构又看到15了。所以可以找到很多逆市场的机会。

2019-10-31 18:49

谈估值有效性不能局限于个例,无数统计证明低估值策略的长期收益是非常不错的。当然不排除个别成长股长期收益吊打低估值策略,但那对投资者的能力和心态要求指数指数级上升。找到好股票和好的获得投资结果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