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些你离财富自由不远了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1、投资企业非股票:把持股企业当成自己的资产

首先,审查该企业前几年的年度报告,特别要注意当时管理层对未来战略的部署;

其次,将当时的部署与如今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他们在多大程度实现了当初的规划;

第三、将几年前的战略与今年的战略和观点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观念上的改变;

第四、将该企业的年报与同行业其他类似企业的年报相比较。

作为老板审视自己的企业:如何管理这家公司、有什么样的竞争对手、竞争优势在哪里、发展方向如何?

2、投资不投机:投机者不可能长期获利

投资者的获利预期是公司的价值创造,投机者的获利预期是股票的价格波动。由此可以看出,投资和投机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对获利方式的期望。投资者期望通过价值创造获得利润,投机者期望通过价格波动获得利润。

3、不熟不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股

巴菲特从小投递华盛顿邮报,43岁投资华盛顿邮报1000万美元,37年后挣了15亿美元。能力圈(交际圈(打高尔夫朋友介绍的美国运通),工作圈,生活圈(投资可口可乐))。

4、不熟不做:坚决不买自己不熟悉的股票

我们没有涉及高科技企业,是因为我们缺乏涉及这个领域的能力。我们买进低价传统行业股票的优势在于我们很了解它们,而其他股票我们不了解。

巴菲特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多读上市公司的年报;二是多与外界人士聊天;三是多进行实地调研。

巴菲特的投资领域(保险业、金融业、出版传媒、快速消费品),索罗斯的投资领域(基金、债券、外汇),他们都是在投资他们熟悉的领域。

5、市场先生理论:勿受短期波动影响

市场先生有一个非常讨人喜爱的性格:他从不介意别人对他的冷漠。如果他今天的报价不能引起你的兴趣,那么明天他又会重新报出一个价格,交易与否完全按照你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他越是急躁不安,你越是有利。

巴菲特对有效市场理论的反驳:投资者并不是理智的、投资者对信息的分析利用不可能都正确、即使投资者理智并坚持价值投资,股价也只能反映当前而不是长远的内在价值、股价不总是反映内在价值是股市的常态,而且股价的波动并不是可怕的是可以利用的。

6、理性投资:情绪是投资的最大敌人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举例证券公司门口老太太看自行车的例子)。

7、独立思考:永不被别人左右

巴菲特不相信证券公司的报告:证券公司的生存能力取决于股票的交易量,因此为了增加营业额,股票价格波动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巴菲特从不相信技术分析;

巴菲特一贯反对多元化投资和短期持有;

巴菲特相信自己的直觉,认为这家企业值得投资时,不关心目前的股市行情和所谓的高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