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神药”滥用:那些狂热追逐“躺瘦”的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2、3、4……36、37”,许恩(化名)旋转着注射笔的旋钮,根据转动发出“嘚嘚嘚”的声音,在心中默数了37个数后,撩起因天冷而多穿的羊毛衫和小熊睡衣,熟练地把针头扎进肚皮,在药液打进身体后停留五至六秒,拔出注射笔、旋下针头丢掉、盖紧注射笔、放进冰箱,动作一气呵成。

许恩用的“注射笔”,就是曾被特斯拉CEO马斯克带火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

2021年6月,司美格鲁肽用于体重管理的适应症在美国获批。彼时临床数据显示,在每周1次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治疗12周后,2.4mg剂量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平均体重减轻6%左右,68周时减重幅度为17%-18%。因此,相比于拗口的名字,大家更愿意称之为“减肥神药”。

“小司的注射笔上有刻度,比较容易打,但我买的大司,网上有很多教大司0.5mg剂量的转笔方法,有做标记的,也有数28声、37声的……我都对比了一遍,大部分方法和数37声是同一个位置,我就选择了这个方法。”许恩得意于自己的“严谨”。

“小司”和“大司”是以剂量区分的司美格鲁肽。“小司”规格为1.5ml/支/盒(1.34mg/ml),“大司”规格为3ml/支/盒(1.34mg/ml)。在许恩的规划中,按照0.25mg、0.5mg、0.5mg 、0.5mg 、0.5mg 、0.75mg、1mg的剂量递增,一支3ml的大司正好够打七周,一周一次。

这是许恩第二次打司美格鲁肽,“第一次用的0.25mg剂量,感觉还不错,打完当晚本来想吃两根玉米的,结果吃了一根就吃不下了。这次尝试着用0.5mg,期待效果翻倍。”

司美格鲁肽一类的药物,最初是以降糖药物进行设计研发的,通过激活胰高糖素样多肽-1(GLP-1)受体,促进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而增加饱腹感、抑制下丘脑摄食中枢而抑制食欲等。如此原理便也同样适用在减重上。

虽然司美格鲁肽在我国还未获批减重适应症,但这并不妨碍其长期占据减肥的话题中心,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非医疗人士的夸大宣传,让司美格鲁肽“大卖”。诺和诺德2023年财报显示,Wegovy销售额暴涨406%达到45.57亿美元,在全球GLP-1赛道遥遥领先。叠加2型糖尿病适应症的注射剂和口服片,司美格鲁肽去年总销售额超200亿美元。

在斩获“钞能力”的同时,也让司美格鲁肽呈现“严肃医疗产品消费化”的趋势,市场乱象层出不穷。

“躺瘦”的诱惑

近年来,在“BM风”、“A4腰”、“纸片人”等裹挟下,医学定义的肥胖之外,大众早已衍生出一套新的审美标准。

“打完第一针的第一周,体重从110斤下降到了106斤,期待回到不过百的体重。”在朋友眼中,身高158cm的许恩算不上“胖”,“好多朋友也说我‘肉’点好看,可是夏天马上就要到了,如果塞不进以前买的小裙子会很难过。”

在决定用司美格鲁肽辅助减重之前,许恩翻遍了社交媒体,加入许多交流群,“群里有打过或正在打的,也有观望做功课的。出于各种原因,大家都不想让现实中的亲人朋友知道(在打司美这件事),网络是个分享经验、解疑学习的好地方,没人会过多在意你的。”

在这些交流群里,带来正向反馈的不在少数。“去年打了一针,体重从160斤下降到140斤”、“初始体重79.5kg,打完第一次的第三天空腹75.3kg”……

按最简单的“跑步时能耗=速度(公里/小时)*体重(公斤)*时间(小时)” 计算,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以10公里/小时的速度跑步1小时,能耗600大卡。如果要消耗1斤脂肪的4500大卡,则需要跑7.5小时。

如此看来,一支司美格鲁肽带来的“躺瘦”效果无疑是划算的。而几乎所有体重下降的背后,都指向低食欲。

司美格鲁肽有多抑制食欲?“吃两口就累了”、“以前一顿可以吃20个饺子的我现在只吃得下3个”、“晚上爸爸烧肉吃,拌了半碗米饭,这要放以前我能整三碗”……

在实实在在的减肥效果之外,群友们也担心停药后的反弹和副作用。“有姐妹是较早‘吃螃蟹’的,两年前打了一支小司,每周剂量0.25mg,两个月瘦了20多斤。停药两年后,最近开始打大司,从0.5mg开始打起,打一针就把司美出掉了,说是便秘难受。”许恩说。

“很多人建议从0.25mg开始打,适应后再打0.5mg。” 许恩总结从群里学来的经验,“剂量大效果就更明显。但达到平台期后,继续用同一剂量的司美大多只能维持原体重或逐渐失效。”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司美格鲁肽治疗的参与者停药一年后,减轻的体重恢复了超过50%。也就是说,一旦干预停止,反弹的可能性恐怕会更高。“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减肥,不存在反弹一说,都是自己控制不住又吃胖了。”在许恩看来,反弹就是个伪概念。

但司美格鲁肽带来的副作用不容小觑。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包括厌食、恶心、呕吐、腹泄、便秘等。在说明书中,还提及该药有可能增加胰腺炎、胆囊疾病、急性肾损伤的相关风险;较为罕见的甲状腺髓样癌和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家族史的患者不宜使用该药物等。

群聊中,不少患有甲状腺问题的群友正在观望,“我甲状腺不是很好,准备就打一支”,也有群友劝阻“我就是甲状腺有问题,医生不让用,你最好先到医院询问下医生”。也有不少人在收获“神药”带来肉眼可见的“瘦弱”后,也出现了抑郁、焦躁、暴躁等负面情绪。有“消费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使用两个月后,我变得不快乐了。”

市场乱象

前有马斯克“带货”,后有贾玲的“热辣滚烫”,顶着“减肥神药”光环的司美格鲁肽开始风靡国内外。

目前司美格鲁肽有三款产品在售,分别是降糖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口服降糖药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以及减肥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而我国获批上市的司美格鲁肽仅用于治疗糖尿病。

社交媒体平台上,司美格鲁肽的减肥功效被肆意放大,“只要每周注射一次,就可以快速减重,甚至每月可以减重10公斤,安全无副作用”,随着这些宣传内容广泛流传,给消费者造成了不少错误导向。在正规诊疗系统之外,无糖尿病的肥胖患者,甚至未被诊断为肥胖、超重的群体,在难以获得医生处方的情况,却愿意自费或加价购药。

“电商平台上虽然显示购买司美要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提供医生开具的处方,但线上问诊流程简单,药很容易就开出来了,就花了800元左右吧。”许恩回忆,“有群友说在线上购买会留下糖尿病的处方记录,可能会影响保险的购买或赔付,但胜在方便。”

“亲戚是二型糖尿病,从医院帮我开了大司,第一次打的0.5mg,现在体重还没有下降,可能是因为我BMI比较高。”在许恩加入的“司美交流群”中,Karry(化名)正在分享自己的经验。

群友被Karry的“小妙招”吸引,七嘴八舌地问起操作细节。但Karry知道的似乎并不多,“司美走了医保,应该是不贵的,网上好像要七八百一支。亲戚本身就有糖尿病,在打胰岛素,医院信息不互通,所以他可以从不同医院买到胰岛素和司美,同一家医院不知道能不能同时开到胰岛素和司美。”

市场上司美格鲁肽售价不一。2021年,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司美格鲁肽以478.8元/支(1.5ml)、814元/支(3ml)的价格进入医保。电商平台上,同等规格的司美格鲁肽售价分别为550元左右和800元左右。而网络售药价格甚至更高。

“我找过几个‘代购’询价。3ml的大司900元/盒,印度口服版400元(7mg/10粒/盒),日本口服版950元(3mg/100粒/盒)。”许恩展示“黄牛”发来的价目表,“3ml的大司1000元以上的也有。”

“推荐大司或日本版,划算点。大部分说注射快点,口服慢点,你自己选。日本口服是从3mg/天吃起,吃一个月,第二个月每天吃2粒3mg,以此类推,不能吃太猛,不然身体受不了。”在售卖药物的同时,“代购”也给许恩一类的消费者提供用药指导。

许恩问过“代购”的货源情况,有的说进货来自诺和诺德,有的来自医院,也有的比较谨慎,“都是私底下搞出来的,保证正品可以放心买,找谁买都一样,没有假货的。就是有些会有回流药。”

但事实上,一年前,浙江诸暨市公安局食药环知森大队侦破了全国首例非法研发、生产、销售治疗2型糖尿病核心成分“司美格鲁肽”案件。彼时经初步查明,此类三无假药产品通过各级代理流入到全国二十多个省份,销售金额超过亿元。

司美格鲁肽对减肥功效的“加持”和高额利润,在消费端和供给端都有着强烈的诱惑力。但是在法律范围内,购买和销售司美格鲁肽等减肥药的行为是否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答案是肯定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学教授邓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科普,根据我国的药品管理法规,药品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且仅限于治疗疾病的目的。对于未经医生开具处方、擅自购买和使用药品的行为,是违法的。同时,对于未经许可、擅自销售药品的行为,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此外,邓勇也强调,“首先,药品的使用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未经医生指导擅自使用药品,可能会导致药物滥用、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其次,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和销售药品,无法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存在很大的风险。最后,这种行为也会扰乱药品市场秩序,损害正规药品销售渠道的利益,影响药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

“身材焦虑”盛行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肥胖不仅仅影响外表,更是影响全身健康。不少研究表明,肥胖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均有直接影响,与诸多癌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一方面,肥胖也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但“身材焦虑”盛行之下,个体对自身形象的要求近乎严苛。到底怎么样才算是肥胖呢?医学上早有定义。

体重指数(BMI)是近年来国际上测量与诊断超重和肥胖使用最广泛的指标。体重指数(BMI)=个体的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我国常用的BMI标准为:BMI的正常范围是18.5-23.9kg/m2,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BMI≥32kg/m2为严重肥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罗樱樱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人既不是糖尿病患者,也不属于合规的超适应症使用群体,只是有身材焦虑的烦恼,便导致过度依赖减肥药。而医院在评估患者属于合规的适应症使用群体时,需要考虑多方因素。

“这也是由于肥胖的评估对于确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肥胖有单纯性肥胖或继发性肥胖之分,有些人群并非单纯性肥胖,而是与其他疾病有关,例如,一些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均可能导致肥胖的发生,如果只关注减肥而不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可能会延误对患者全面治疗的机会。因此,第一步是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确保对肥胖的评估全面。”在罗樱樱看来,从临床的维度上,需要评估患者是否真正能够从药物治疗中获益,以及是否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应该是在患者已经尝试并证明充分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仍不理想的情况下考虑的选择。因此,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已经采取了适当的饮食和运动措施,以及这些干预是否足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而医生在使用一些目前在我国尚未获批用于减重,但已经在国际上具有充足证据证实可以安全有效减重的药物时,医院一般会要求相关科室提交资料,在医院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经过医院专家组审核批准,确保所有的程序都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罗樱樱说。

之后医生还会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以确保他们符合超适应症使用药物的条件,没有药物使用的禁忌症。另外,也会对患者进行定期规律的随访,对药物的使用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观察,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进行药物调整。

医学是一门系统且复杂的严肃科学,拿自身健康做试验是禁忌

一项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司美格鲁肽并非一打就瘦的“傻瓜针”,需要配合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的管理。

减重并非一日之功,重要的是长久坚持的健康的身心状态。对大部分人而言,科学减重,总量控制是关键,每天的能量摄入以不低于1000千卡为宜。一般女性为1000~1200千卡/天,男性1200~1600千卡/天,或比原来习惯摄入的能量低500千卡。同时,搭配调整膳食结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能比25-30%、50-55%、20-25%。

目前,原研药司美格鲁肽减肥适应症尚未在中国市场获批,国内也暂无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国内仅有两款GLP-1药物获批用于成年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管理,分别是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此外,国内正在进行超过20个减重及肥胖症治疗的临床试验,其中多个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同时,多款药品已完成临床III期试验,准备申请上市。

随着GLP-1药物临床试验的推进和获批药物数量的增加,未来超适应症使用的情况可能会逐渐减少,合规性风险也将大大降低。在国家批准上市应用前,做好严格的规范化用药尤为关键。但,不得不说,当下的“减肥神药”临床规范化使用任重而道远。

本文转载自21新健康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仅做分享之用,不代表平台观点。图片、文章、字体等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

------------------------------

长按」二维码添加小达「进群

与更多行业伙伴共探市场前沿资讯

艾美达医药咨询

艾美达(北京)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是一家专业的医药行业咨询服务提供商。公司致力于将产业政策研究与真实世界的数据挖掘深度结合,洞悉行业政策对市场的影响,通过专业的研究提供前瞻性的市场分析,为企业产品上市后的市场准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