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场都在博弈下个月的政策预期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每次重要会议前,市场就会博弈政策预期。

比如政策很可能对房地产托底救市,资金就开始提前埋伏,同时发布各类报告强调楼市的危机,让地产股价格在地位,自己好建仓。等楼市新政出来,地产股大涨,这些埋伏的资金就趁机卖出套利。

当然,如果经济复苏,如果趋势向上,这种套利是有踏空风险的。之前几十年楼市都是单边上涨,之前看空的资金都被迫追涨。

现在反过来了,等等党赢麻了,反正政策多次不及预期,还不如等真正拐点确认再入场。这就让提前博弈、长期做多楼市的资金离场了,剩下的是博弈反弹和看空的资金。

对政策最敏感的市场是股市。近期小作文就满天飞了,很多个股动辄大跌,带着一众产业链公司下跌,颇有一些吓怕了、自己砍自己一刀的感觉。

当然,有些是小作文,有些是大新闻。小作文一般是公司暴雷、欧美制裁、订单丢失、高管失联之类。大新闻就厉害了,比如某作战中心,把收账当打仗了。

同一件事,不同立场的看法差别很大。从基层来看每天累死累活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补以前的账,心里肯定不舒服。

从操盘手角度看,地产收入的缺口太大,短期又拉不回来。自己已经尽量在法制框架内搞钱了,还要被骂,很委屈。

说到底就是没钱了,小钱也要计较,存量也要争夺,模糊地带不安全了,之前的承诺都没法兑现了。

比如近期搞钱动作最大的部门,据说领导是做过医疗集采的。集采目前的现状是什么样呢?很多品种实际上大家都违约了。政府没有给承诺的销量,药厂也不愿意完全按照谈好的价格卖。医院里同款药经常缺货,想买可以,药店和民营医院有,就是价格贵一点。

集采过后,创新药研发起来了吗?至少短期成果很少,今年通过的几款都是之前研发的。创新药股票就更惨不忍睹了。

如果模式可以参考,那么这种模式都是一阵阵的。一阵风吹过,操盘手有业绩,新闻有掌声,口袋里也有钱了。至于以后,以后再说嘛。

没有长期确定性,一直是制约我们更加强大的主要因素。虽然坏政策可以很快改变,但是好政策也可能随时收回。

其实市场真正需要的不是利好政策,是各方利益均衡的长期确定政策。基层可以不需要直升机撒钱,操盘手也可以不需要拼命搞钱。只要确定还是要拼经济改善民生,给大家自己发展的空间,自然就固本培元了。

现在对政策的预期是很悲观负面的,这让我想到22年底彻底解封的时候,大家都是不信的。当下的市场就是极度悲观的时候,这时候不妨长期乐观一些,看得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