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统概要(未完待续)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32喜欢:71

关于理论:

一套理论的创建到完善,几乎不断反复地经历着如下过程:假设推理,回测检验,越轨猜想,理论修正,内部冲突,自我怀疑,破碎支撑,基石动摇...

多种负面情绪,气馁,忧伤,迷茫,甚至绝望,它们曾一个个接踵而至,但我清楚,我的执着甚至于执拗,不会允许我中途放弃,这些个人情绪也不足以让我知难而退。除非是基本定义的坍塌,否则即便某一刻对这个目标绝望至极,转天再睁眼,抬头依旧天朗风清,依旧是心心念念再去做尝试,一如既往。也许在不自知的潜意识里便始终相信,阻碍我的,只会是时间。

定义,决定了今后所有的分析基础,这是最艰难也是最核心的一步。这一步若走得坚实,精准,就能确保后续的一切难关不至于出现毁灭性打击。而这样的一个定义,不论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即便是纯粹臆想,都是有意义甚至有效的。是否有意义在于能否够提供一个可能的切入点,是否有效在于能够能否对基本的运行轨迹做合理划分或解释,其中,运行轨迹本身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定义。

《一》假设推理:对定义后的运行轨迹做一个假设,解释一段走势后,藉此推理后续一段走势,若具备合理性,则暂时无需过多考虑精确度,将推理过程周期拉长,完善假设。

《二》回测检验:将过程一中完成的假设运用于不同的对象,对其历史走势进行回测。若有诸多不合,重新回到过程一继续优化、补缺、修正、重置。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精确度,若最终检验在具备一定精确度的前提下实现合理性,则该过程有效。

《三》越轨猜想:对于过程一和过程二中所有缺少精度或不符合假设的越轨走势进行逐一的细致分析,做出猜想以完善假设,这个过程不需要也很难做到完美,留下难以解释的瑕疵是非常正常的结果。

《四》理论修正:尝试将假设升级为理论,尝试建立完善且具体的分析步骤,细化并开始做精准定义,同时回测范围更广,区别更深的对象,这一过程要求高精度与绝对合理性,容许极少数例外。

《五》内部冲突:这一过程几乎是必然发生的,以上所有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容易产生自我欺骗,人的惰性容易产生自我忽略,人的思维疲劳容易产生不自觉的错漏,这个过程通常与理论修正过程中的问题相伴相生。最终以局外人的身份再回首,这个是最折磨,最需要耐心和恒心,最考验意志力的过程。

《六》破碎支撑:走到这一步意味整个理论已经濒临破碎,只有最核心的构成支撑保持着理论的基本运行,但分析体系中的诸多步骤及假设推理过程出现了剧烈的矛盾,混乱,崩坏。混乱和崩坏容易让人丧失信心,但我知道自己不乏重头再来的勇气。最可怕的是各种假设间的相互矛盾,这意味着凡是根据某一项推理所得到的所有论证结果与回测数据,很大可能全部无效,出现的矛盾聚合体越大,代表前期做的无用功越多,甚至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头做了无用功,就像密密麻麻的蛛网一角被揉成了团,抽丝剥茧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而出现矛盾的推理之间也往往存在相互渗透,至此,除了全部清零,很难找到更好的选择。

而这个阶段,正是我经历最痛苦,最迷茫,最无助,最想放弃的一段时期。

《七》基石动摇:如果破碎支撑的阶段不能得到修复,那么最终,一切推理都可能被推翻,一切重归虚无,所有的矛盾最终指向最初的那个自己——你的定义真的合理吗?幸运的是,我最终并没有落到这一境地,或许是我本身就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或许是坚信我的定义过程经得起推敲,亦或是我确实不乏展开一张白纸,重新再研磨执笔的决心与勇气,在多次近乎“重新开始”后,一切似乎真正有了踪影,有了痕迹,有了秩序...

《八》自我怀疑:这个阶段会始终贯穿所有进程,任何一次惨痛的挫败都可能伴随强弱不定的自我怀疑,不止是关于理论的,还有关于本我的。当前选择做的一件事未必会有成果时,我们就不止是在与这个过程的中的困厄做斗争,同时也在不断地自我斗争。“我的假设是否合理?”、“猜想是否可行?、“回测是否精准?”、“主观意愿的影响有多大?”、“究竟是哪里的思路出了问题?”、“我应该放弃或修改哪一条假设?”、“我要从哪里开始从头再来?”,最坏的情况,这个问题会归结于“我的定义是对的吗?”、“我做这样的尝试是对的吗?”、“这值得我去尝试吗?”、“我是不是本就不该做这个选择?”。

当对一件事的结果归因升级到对自身选择或能力的怀疑时,引发这条逻辑链的因子本身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怎样处理这样的消极情绪,不至于使其影响到自我认知。为何童年的阴影往往对人有深入骨髓的影响,未成熟的心智不足以抵御并解释这种由某个因子引发的自我怀疑,大概是个较好的解释。就算是发育健全的成人,个体间的意志力差距也如鸿沟,也许有必要谨记一点——人是情绪的主人,人可以掌控情绪!

记不起是在哪本书里看到的一句话——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可以让你不高兴。这句话是继“不要为钱工作,而要让钱为你工作”后,最打动我的一句话,也对我影响至深。今天把它们写下,也许同样会在某个读到的朋友心中沉淀,将来在某个时刻熠熠生辉…

在我确信已将它完成后,便回溯了上证及所有板块指数的历史走势。我们明白要看懂一个人,在于观其行而非听其言,这个市场亦是如此。不论它们当时处于怎样的的“言论”环境中,不论当时各方向的作用力有多复杂,最终的合力即导引最终的走势。它们身体力行的告诉我,他们之间,没有谁是“超然”的,它们都遵循着一条明灭不定的秩序指引。但这并不是束缚,就像个体的自由必须受到集体自由(法律)的制约,看似杂乱无章的走势终究有迹可循,若没有,也最终会发展进化而成。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在金融市场,利弗莫尔也有一句同样含义的话:“投机如山岳般古老,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因为参与这个市场的人,几乎从未发生变化,或者说,人类与自然斗争的漫漫长夜,基因优胜劣汰的适应过程,实在太过于缓慢。贪婪,恐惧,兴奋,绝望,由此衍生的羊群效应,损失厌恶,风险规避,边际效应等多种法则,无时无刻不在操控着市场的参与者,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化特征使得这个市场永远不可能出现归属于科学的模型,以解释这个市场的全部行为。这一点,无数的经济学家和数不尽的经济模型已经给予了证明。

关于情绪与征程:

“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巴菲特这句名言在证券市场几乎无人不知,也不知有多少文章或个人将其在城头高挂,随后宣扬自己管窥蠡测的所谓成功秘诀,毕竟,流量为王的时代,谁介意过程污泥浊水,谁又在乎往后的洪水滔天。

个人情绪,或者说性格特征,对交易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这一点是我深切体会到的。巴菲特这句话之所以能流传甚广,“贪婪”和“恐惧”,作为市场最锋利的两把利刃功不可没,二者向来是不见血则不归鞘的。好在剑刃虽由心生,无影无形,但不带破甲属性。所以,想不被伤害,有两个选择:

(一)内心强大百炼成钢:

交易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因为他能以看似最小的代价去博取理论上无限大的收益,在这个游戏中,金钱似乎只是一个个跳动着的数字,今天可以减少明天就可以增加,尤其是被奉为神话的“复利效应”,始终是为金融市场催生一茬茬鲜嫩韭菜的过程中最有效的精神肥料。“贪婪”大概是每个交易者要面临的第一个魔鬼,没有人不希望能够让资金以复利的形式增长,而初入者这种希望最为迫切,选择建仓的理由往往是自认为有合理依据的“想当然”,亏损后只需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即可安慰自己,周而复始。直到计划中第一次入场的筹码近乎损失殆尽,则开始第一次灵魂拷问:“是否要继续?”。选择“否”的人黯然离场,选择“是”的人会意识到自身认知的不足,必须开始摸索游戏中的隐藏规则,开始注重“道与术”的研究。

这是生存的第一段历程——认清现实。

经历一段时间的研究,自觉可以在桌上占有一席之地后,大概是怀着兴奋或忐忑的心,再次进入市场,便会开始不断反复的接受身心的双重折磨,收益目标不断缩水,最初或许幻想一年n倍,受挫后想了想一年赚个50%应该不过分,被市场教育服帖了想想有20%其实也不错了,大多数最终还是把目标定在能跑存款利率就行,再卑微点,或只求在这个市场生存下去,以时间换认知了。至于本人,当初是一直心态颇佳以至于愿意长期交学费来回馈市场的老前辈的,而且学制还不短呢。

这是生存的第二段历程——降低预期。

无论怎样折腾,只要不是被横着抬出去的,终究会在这个市场悟到点什么。我不敢说这个市场究竟是天分重要还是勤奋重要,但天分是催化剂而不是源动力,日复一日的盯着那两色图,是每一位能够在这个游戏中有“段位”之人的必经之路。但市场是变化的,过往的经验未必就永远适用,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在开始尝试将自己的经验升级为理论,再到交易系统的过程中,就得承受上文“关于理论”的一连串物理与魔法的混伤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一段疯狂交易的时期,因为你的理论需要以这样的方式去实践,去证明,若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没有暴风雨的洗礼,没有在“贪婪”与“恐惧”等多种情绪的综合作用下惊慌失措,辗转反侧,绝望挣扎,而是始终以上帝视角来冷眼旁观一个陌生的,毫无感情的,能够完美执行计划的自己,那么“完成”的理论大概就会像未开封的宝剑,华而不实。这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到不必再以“割肉”的方式来为自己曾经的“心动”付出代价,不必以痛止痒时,至少也能够告别“业余”二字了……

为什么要用痛来止痒呢?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说,目前认为更合理的“选择性假说”有一个较好的解释,简单说来即“痒”和“痛”两种感觉,通过神经元传导至丘脑投影点的过程中,二者的受体机制是相同的。当“痒”的传入纤维所传递的信号占大多数时,我们即感受到中枢处理后反馈出的“痒”,当“痛”的感受器所传递的信号占大多数时,“痒”的信号会被抑制,中枢处理后转而反馈出“痛”的感觉。因此,痛可制痒。碰巧的是,在这个市场,同样可“以痛制痒”……

这是生存的第三段历程——不再“以痛止痒”

以后的历程,我更愿意同归为一道——尽人事,听天命。每个人进入市场的动机不同,进阶的过程也不同,是有一个领路的老师敦敦教诲,还是有一个团队齐头并进,或者更愿意个人独自感悟,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优劣,各有各的成长。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去明悟市场的行为,不断将碎片化的知识整合成普适应的规律,将认识转化为认知...

所谓知易行难,本质在于是否有相当的认知去“行”,若没有基于自身认知去判断何时该“贪婪”,何时应“恐惧”的能力,则贪婪可让你自云端高坠,恐惧可让你临破晓自裁。

关于情绪控制,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自控力》,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Kelly McGonigal,P,h.D),作为斯坦福大学的经典课程,历经了时间和真知的检验,当时已临近毕业,读来如获至宝。也是从那时起,对于情绪,对于生活,自觉有了一种认知上的升华。当你想要恣意放纵,想要消磨时光时,总有一个高维度的意志在示警,这种感觉绝对谈不上好,每至于此,内心便同时泛起另一句话:“人生,是一场修行”。如果这句话被奉为人生信条,那人生大概会失去许多“乐趣”,不必忧愁,也不必叹惋,这只是成长的代价,而这个代价,付出的越早,总值就越小。

(二):身披重甲先胜后战。

“重甲”即防守退出策略,要想永远留在牌桌上,就永远要做好防守,预留后路,将一定的筹码作为最后生存的资本,否则即便你的胜率达到99%,当那1%的概率变为现实,你可能连1%的筹码都留不下,若是再加上一把双刃剑,那牌桌都会被掀翻。

人力有穷尽,甲胄无休期,内心再坚韧,终有心疲力竭的时候,戴一副铠甲,虽然会丧失一部分灵活性,但作用就如疫苗能让你被病毒秒杀的概率降到一个极低的数值,一套合理的离场策略能够让你避免因各种因素造成的思维紊乱,尤其是可能让你“万世之基,一朝尽散”的赌徒心理,当在这个市场的行为含有“赌”的成分时,失败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所以即便内功修炼炉火纯青,也不宜忽视生命在形体与意志方面的脆弱。

至于先胜后战的概念想必不会有人感到陌生,当然,我们不需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也不需要“五事七计”,但次序不可颠倒,每一次的出击,必须是庙算胜率或赔率足够,才是“先胜而后求战”,否则便是败军“先战而后求胜”了。例外自然有,但无一不是惊艳绝伦闪耀了一整个时代的天骄,两千多年来有数的就那么些,杀神白起,霸王项籍,兵仙韩信,光武刘秀,武圣关云长...再从晋数到大清,都不及一本水浒中的百余数。

历史最直白的告诫,就是千万别幻想自己会是历史编剧选出的“主角”,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提高自己的认知,去等待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际遇,尽最大的可能去尝试捕捉,功成名就后做得到“德御其位”,这才是一个普通人奋斗而有所得,善始且善终的一生。在这个市场,我们同样不能幻想通过一次操作完成阶级跃迁,而要在坚实的理论,完整的交易系统支撑下,一次次精准地出手,拿到预先计算好的利润,。

关于走势:

你永远无法通过当下的一个点,去判断走势的下一步变化。如果这套理论是切实可靠的,那么这个市场就不存在任何的必然,能做的,是在各种纷繁复杂的走势中,借用那条隐藏极深的秩序锁链,就像用莫尔斯密码去破译表面杂乱的序列中隐藏的讯息一样,在推演出未来的多种可能中,寻找赔率或胜率最高的建仓点。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个过程,除非同时交易期指,并不需要对每一个级别都去做极致的概率分析,因为走势中永远会有一段类似缠论“中阴身”,也就是上文的无序阶段,只是这种情况在出现概率较低,且通过级别联立可以明晰。但只要理论是普适性的,则各个级别都必然会出现这类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果断放弃当前级别,随后放大一个级别去对走势做研判。当然,若这个级别本身足够大(30min以上),反而可以从低级别中去寻找机会(仅限期指)。

总的来说,我将k线走势状态分为三大类:

一、多头走势:

1. 逆转多头:即由空头能量(量能与价格的融合)主导的下跌过程中,多空能量比对关系由空强多弱,在 达到某一个阶段出现多头能量将空头能量逆转为多头能量的走势,而能量有强弱之分,所以逆转过程也有22共四种情况,这应该不必要列出。

2.震荡多头:即不通过多头能量直接逆转,而是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耗尽前段走势的空头能量,但也因为本身不属于强烈的反转,所以震荡的趋势方向,以及未来的走势需要根据震荡过程的具体能量强度和形态来确定下一段走势的方向。

注:震荡多头与逆转多头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有一条后者不具备的趋势支撑线,空头亦然。

二、空头走势:

1.逆转空头:参考上文的逆转多头;

2.震荡空头:参考上文的震荡多头;

三、无序走势:当前级别走势可能性太多无法进行预判,则称当前级别为无序走势;

关于级别:

先放结论:少数情况下大级别决定小级别走势,多数情况下大级别走势由小级别走势引导。

当一个理论能够适用所有级别时,各级别的联立就如同能够发生质变的化学反应般,在相互碰撞中,弱者对于强者予取予夺,最终由双方的力量比对选定方向。

在k线的各级别走势中,只会有三种情况出现:

第一:各级别走势同步呈现多头趋势(包括震荡多头和逆转多头);

第二;各级别走势同步呈现空头趋势(包括震荡空头和逆转空头);

第三:各级别中以某两个级别为分水岭,各自代表相反方向的能量趋势;

以上三种情况中,一般排除周线和月线级别的走势,我相信以这两个级别为操作级别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以周线为例,一年约52根k线,以月线为例,一年12根k线,穷尽一生,能看到多少根k线呢?这样大的级别,产生决定性走势的时刻,加起来不过五指之数,单从数据体量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级别就太过鸡肋。

第一、第二种情况无需过多分析,需要详解的是第三种情况。

以空头走势为例:

如本文最初的写作日期是2022.9.18,指数除日线及以上级别外全部为空头走势,那么接下来就是从1min级别开始,不断反抗消耗空头能量直至转化为多头走势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会是简单的从1min级别转多引导5min级别转多,再依次类推到60min级别转多(注:此后级别二字省略),因为不同级别当下由多转空的走势是不同的,而未来由空转多的走势也大概率是不同的。

不同的原因在于多头走势不是单纯的直线上涨,而是包括震荡多头和逆转多头两种走势,假设5min,15min,60min三个级别均为多头趋势,其中的组合形态会有23共8种不同情况,这也是很多研究者受各级别问题困扰的本质原因。若没有这一定义,各级别的关系往往被认定为简单的高级别决定低级别走势,自然观察到的情形和预想之中的差距会犹如天堑。

那么如缠论中的区间套理论就没有意义了吗?自然是有的,但这得加上一个前提条件

——当前关注的级别,其未来的走势是确定性的,那么便可以不断精确到能做出反映的最低级别(正常是1min),获取最大的收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对各级别都完成分析的基础上!这就如同一个药理项目的研究,对于其蕴含的有效成分,能够分离纯化的精度越高,其效用越佳,副作用越小。

关于操作:

一、仓位控制:

以60min级别为准:

处于多头趋势(包括震荡多头和逆转多头),总体仓位控制在5-9成;

处于无序走势,总体仓位控制在1-5成;

处于空头趋势,(包括震荡空头和逆转空头)总体仓位控制在1-5成;

注:真正的横盘震荡走势非常稀少,表面看似震荡实际依旧有趋势,只是对应的能量并不强,弱势的上涨或下跌容易被认为是横盘震荡,但本质上横盘震荡是一个伪概念。就如扩大级别来看,所有的走势都是震荡走势,这不具备太多分析意义,于此不单独论述。

二、买点

分为两大类:

(一)胜率型(确定型)买点:依据震荡多头产生。

(二)赔率型买点(风险型):依据逆转多头产生。

(三)基于主力行为及市场环境分析产生的买点,即各类局部或整体分析战法,最极致的如打板的一系列战法。

一、卖点:

1.大盘顶部确立:当大盘环境整体变差,即处于标准空头走势时,整体仓位需要减少甚至空仓,一般以60min及以上级别为准。

2.板指顶部确立:一旦板指顶部确立,该板块标的中除了空间龙不会留下任何活口,必须要离场。

3.左侧承压不过:左侧压力位经测试后为重压区,且对应的能量状态表明主力当下不再具备进攻意愿。

4.预期的结构性顶部:发出符合预期的见顶信号,减仓或离场。

5.预设止盈点:基本达到预期的收益,但因各种潜在利空或大盘、板块指数等处于无序走势,考虑减仓离场。

6.初设止损点:达到预设止损无条件离场。

关于技术指标:

将这一章放在选股之前是有必要的,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任何技术指标都是根据量与价的变化绘制的,所以脱离了走势本身而去单纯的研究技术指标,必然是本末倒置的行为。研究到极致的技术指标,往往也只能在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实现高有效性,这一点单从个人理论便可推导而出。

由于未来的走势在多数情况下是有秩序,甚至在少数情况下是特定的(即胜率型买点),既然有这样的特定情况,自然是可以用指标经过有心的回测去发现的。只不过这样的发现首先要具备归纳总结的能力与回测能力,前者需要对市场有丰富的实盘经验,而回测能力和我们常说的量化交易其实密不可分,非iit专业的人通常难以通过手动去完成这个过程。

所以,通过单纯的技术指标去尝试建立交易系统,最多只能抓住走势的局部性机会,但只要胜率或赔率足够,局限性再大的交易系统也依旧是有价值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胜率、赔率、发生概率三者的综合评价。从理论上说,当下的市场,应该没有上述三点的综合评价达到一个完美级别的交易系统,若有,那么复利效应加上杠杆会使拥有这个交易系统的资本,以极快的速度野蛮生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并且吸干整个市场才对。

也就是说决定市场市场走势的依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单纯通过技术指标(包括多种叠加)去尝试构建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绝对是难如登天的。在这个市场,若不想走弯路,一定要立足于市场本身的走势,也就是将注意力回归到“量价”本身,以之为主体,技术指标作为辅助工具,才是一个交易系统普遍且朴实的建立过程。

而技术指标的真正意义只有两点:

1、能够提供一个“可视化工具”:对于量价的分析,分开来也就是量能变化——成交量的相对或绝对增减,价格变化——收盘价与极值价的变化。而我们通过肉眼去分辨首先精确度不够,其次效率很低,而通过技术指标可以将这些变化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人脑接收与处理图片和视频信息的能力远远强于接受文字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技术指标最本质的意义。

所有的技术指标,均线、macd、kdj等等,它们并不是伴随这个市场而生的,而是在市场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其创立者依据自身交易认知和交易经验,创造出的一个辅助判断工具或集成式的交易系统,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指标,除了其创立者本人,大概率是不会有人能够真正明白作者本人对于创立该指标真正意图和使用方式的。就拿一种最直接的可能来说,如果这个指标就是作为创立者对于走势分析的辅助判断工具,那么除非其完全公开自己的交易系统,那么你根据所谓的金叉和超卖去做多,死叉和超买去做空,很快就可以跟市场说再见了。

2、由于大部分人认为其有用或无用而产生效用:借用大名人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技术指标也是一个类似的道理,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指标有意义时,就会有两种情况出现,第一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持续发挥有效性,另一种就是被大多数人抛弃,成为反向指标。前者比如年线(250日)是公认的支撑和压力有效的均线,后者如macd的金叉现在至少已经成为不信任指标了。

而这一点不只是针对技术指标,如黑周四和黑周五,节前效应,政策底后还有市场底,逢潜在利空必缩量等等,这些都是市场几乎完全达成了一致的共识,是由不得你不尊重的。

技术指标,简单移动平均成本线[MA(C,N)]:

简单移动平均成本线的作用就是表现出微观成交均价的简单平均值的连续变化,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微观成交量”四个字,这代表其反映的是非常接近真实持仓成本的数据,所以均线系统是所有技术指标中最重要,可靠性最高的一类,而且这种真实微观持仓成本,通常在走势分析中是根本无法通过人脑去将其作为参考信息的。为什么均线和MACD是市场适用范围最广影响范围最大的技术指标,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简单移动平均成本线对于价格有明显的压制和支撑作用,但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这种支撑和压制的作用更多应该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起作用,单独的一根均线构成的所谓压制和支撑是否有意义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均线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概念,举一个下跌的最简单例子,5日线跌破了下面有10日线,10日线跌破了有20、60、120...日线,这么算下去是无穷尽的,而且为什么只能是系统默认的这几条均线呢?15日、40日均线就没有支撑吗?难道我们能够把所有均线全部输出到主图上吗?

因此,均线系统的压制和支撑是不具备普适性的意义的,直接点说,不同的股票,相同股票的不同阶段,其有意义的均线都是不一致的,这一点所有的技术指标都不例外,上文也谈到过,根据macd或kdj的普遍用法是不可能实现稳定盈利的,均线的金叉死叉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走趋势行情,往往20均线能够起到关键支撑,走主升行情,5均线和10均线是最可靠的支撑,走极致的连板行情,基本只有5均线能够作为一次强分歧的支撑,并直接决定接下来的方向,后续的10均线到n均线可能一点作用都体现不了。

综上,均线系统的普适性在于作为一个整体对于股价会有支撑和压制作用,个人认为可分为短期平均成本简单移动平均线(5-20日)集合和长期平均成本简单移动平均线(30-250日)集合,两大均线集的相对位置表明市场的多空方向,另外就是上述经过市场达成共识的重要均线。非普适性的作用要根据不同股票的不同阶段单独讨论。

技术指标MACD:

这里直接复制了之前一篇关于缠论背驰文章的部分内容:

说到macd,我们先看看他的源代码,这个只需要选择修改指标公式就可以看到了,如下图:

这里表达的意思就是:

DIF:用12日的指数移动平均成本价,减去26日的指数移动平均成本价并画线。

DEA:对于DIF的值做一个9日的指数移动平均并画线。

MACD:赋值为DIF减去DEA所得差值的两倍

我们现在一步步地来尝试推理macd表达的真正含义:

1、简单移动平均(MA)的意思就是不断向右移动取定量的区间,对该区间内的数值做一个简单平均,即累和/周期数。

2、平均成本很好理解,每天的成交额/成交量(手)/100即为每天的均价。

比如我们常说的5日线即5日简单移动平均成本线,这里没有加权,所以就是取最近5个交易日的每日均价之和/5就能够得到。

3、移动平均(分为SMA和TMA两种,常见的是SMA),同样不断向右移动取定量的区间,计算方式也有对应两种,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但需要注意的是凡是涉及到移动平均SMA,对于其内的数据全部赋予了不同的权重,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不同的数据的重视程度不同,我们不必去细究其权重系数是多少,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就像领导通常把事情简单收益又高的工作分配给自己的嫡系一样,加权通常是把最近的数值权重加大使得输出曲线更贴近当下走势,或赋予更久远的数据较大权重以体现趋势的意义。SMA的计算公式如下:

SMA(X,N,M)即X的N日移动平均,M为权重,如Y=(XM+Y'(N-M))/N,Y'为前一日y值。

4、指数移动平均(EMA/EXPMA),顾名思义本质也是一种移动平均。其计算方式为:x日的移动平均=[前一日的移动平均*(N-1)/+今日收盘价*2/](N+1),也就相当于SMA(X,N+1,2),这里按上述内容所说不必去理会他的权重的具体市值,我们只要知道如macd的DIF的参数值是26,那么按上述公式,对于26日移动平均,其上一日的权重占比为(26-1)/(26+1)=25/27,当日权重占比为2/27,所以很明显今日的权重占比相对是被放大了的,这显然是为了更贴近当下的走势。

所以DIF本质上是一种移动平均处理后的长短期成本差(26日与13日),记住他是"成本差”就好。

而DEA则是该成本差的9日移动平均,记住他是“平均值”就好。

macd则是“成本差”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记住他是“差值”就好。

综上,我们知道macd就是一个“差值”,所以别看各种指标似乎高深莫测,很多卖指标或者“送”指标的动不动就是什么主力成本,主力建仓,主力出货,其实你就写一条如80日均线这样的冷门均线代码,叫主力成本也行,只要看不到源代码,没人知道你这个指标的含金量怎么样。

而macd这个“差值”是“长短期平均成本差”与其“移动平均”的差值,连起来好像有些拗口,我们先确认当你对一个无尽数组中的某一个值,与其对应的移动均值做差,得到的是——变化量,若时间是固定值,那么得到的是——变化率。那么macd本质上可以看做一个“最近9日内的,移动长短期成本差的变化率”,他能反映的是什么,我不是这个指标创作人,自然不可能说完全理解,但猜测作者想通过这个指标,去发现市场当下的趋势方向,以及其对应的强度。即——通过数值的正负判断趋势方向(若macd<0,说明短期移动成本均线在长期移动成本均线下放,趋势是明显的空头,数值可以任意更改),通过数值的大小判断趋势的强弱(macd值越大,代表该方向的长短期成本差越大,走势越强)。

看到这里对于macd应该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了,当然以上纯属一家之言,觉得论述不合适的可一笑置之。接下来要理解的就是macd的面积了,以论证缠论将其作为背驰的判断依据是否合理。

MACD的面积我们根本用不着积分,因为他不必视为曲线,而且每一个MACD的数值都清清楚楚,我们将其视为一个长方形即可,长是统一的我们将其定为1,那么其面积其实就是MACD的数值之和,那这个数值之和能代表什么呢?很遗憾,或许是学识所限,我并没能找到其意义所在。即便是用类似“能量守恒”的理念,也没有科学依旧,因为MACD的数值本身是经过移动平均后的数据得出的,也就是本身不止是一个平均值,还每一个数值还是经过了加权的,这样产生的累和实在无法用科学语言去定义。

所以,只有在一个前提,即忽略macd是经过移动平均后得到的数值后,将其视为一种类似“能量”(指物理学的能量而不是笔者理论中的能量)的概念,这样比较两段走势中的同向MACD面积,就类似于比较对同一物体做功的两个力,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中枢视为一个平衡状态的话,可以借此解释以macd判断背驰以及中枢产生的“引力”(实际上视为不达到界限的力无法改变运动状态)。

另外,若每一段走势都只有一个对应的macd柱形,那么通过比对其极值,可以比对近期力量的相对强弱,相对于macd面积来说有更合理的支撑,比如5min级别表现为多个杂乱柱形,15min或30min级别可能就是单独的一个了,这可以侧面证明为何大级别相对小级别要稳定得多。

技术指标kdj:

我们先看kdj的源代码,如下图:

同样简单的代码,其表达的意思是:

1、将RSV赋值为,(今日收盘价与最近9个交易日内最低价的差值),与(最近9个交易日内价格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的比值*100,加括号是为了便于理解;

2、将K赋值为RSV的3日移动平均,权重为1;

3、将D值赋值为K的3日移动平均,权重为1;

4、将J值赋值为k与d差值的1.5倍,这里不翻译为3倍k值减去两倍D值的差是因为后者会引发一些不必要讨论,这里之所以放大1.5倍,与将macd值放大两倍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其目的只要一个——方便图形显化,没有别的含义,若不放大则J值与K值和D值纠缠在一起难以分辨,不需要去为里面的3倍和2倍纠结,你完全可以将他放大为1.6倍,1.8倍,将macd值从放大两倍改为放大2.5倍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们本身是一个趋势指标,我们要考虑的是相对而非绝对

现在我们同样一步步的来尝试推理kdj所代表的的真正含义。

1、由RSV的代码我们可以知道,该“差值”可以表达为一个简单的概念——振幅,也就是上述第一点可以简化为今日收盘价与9日最低价的振幅,与最近9日的最大震荡之间的比值再乘100,最后乘的100是为了使得素所的数值变为整数并不重要。所以,RSV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相对振幅”。

2、这里有必要再列一下macd中提到的SMA计算公式了,即:

SMA(X,N,M)即X的N日移动平均,M为权重,如Y=(XM+Y'(N-M))/N,Y'为前一日y值。

看起来还有些复杂,但我们不用去管它的计算方式,那属于数学问题,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逻辑问题,也就是类似上述macd中我们知道当日的价格所占权重是被放大了的,那么这里也是同理,我们只要明确kdj中当日权重是放大还是缩小了即可。我们将N=3,M=1代入上述公式得到:Y=(X+2Y')/3,式中的X即为当日RSV值,Y'即前一日的RSV值,所以我们可以发现kdj中可以简单认为对于今日所给予的权重并没有加强,也没有削弱,因为近三日的数据中,前两日的占比为2/3,今日为1/3,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所以,K值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无特殊权重的“相对振幅的(3日)移动均值”。

而我们看到kdj的D值和J值相对于macd的macd值输出线明显不够平滑,是因为macd的样本容量更大(DEA取的是9日移动平均,D和J取的是3日移动平均,所以总体来说当日价格对kdj的影响比macd要大),所以macd对于当日数据权重放大了一倍以求贴近最近走势,而KDJ由于本身样本容量较小所以无需也不适合放大权重,本身便非常贴合近期走势。总之,从这里可以明确KDJ相对于macd来说是一个信号周期更短的指标。

3、同理J值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无特殊权重的“相对振幅的(3日)移动均值”的“(3日)移动均值”,这里同样很拗口,但类似于macd中DIF与DEA之间的关系,我们不需要去管DEA代表了什么,只需要记住他最终定义是“均值”即可。

4、J值就按字面我们可以理解为“相对振幅的(3日)移动均值”与其“(3日)移动均值”的差值,那么同macd,将时间定为1,可以认为J值就是“相对振幅的(3日)移动均值”的“变化率”,也就是说J值的最终定义是一种“变化率”,而这个变化率是基于相对振幅的三日移动均值来说的,这好像只是将前一句话倒过来的“废话”,但看得懂的人应该知道这有没有意义。

最后做一个总结:kdj的本质是反映短期(3日)相对振幅变化率的一种技术指标,同样,我无法去揣度创作者本人的用途以及于他本人的真实意义,只能根据个人经验,将其视为市场“短期价格活跃度”的一种图形表现,而由于其样本容量较小,所以其适用性应该在于k线处于强趋势中,可以单纯反映价格的活跃度。既然是单纯反映价格关系,那么显然这个指标是需要搭配其他指标才能合理的展现其价值的,而且我们显然可以确定他需要搭配的指标应该是在“量”的方面,再直接点说,直接加上一个量能的kdj指标(代码直接参考价格的KDJ即可,非常简单),就可以展现出在强趋势下,价格相对于量能的相对变动率,也就可以反映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真实的交投情况,若二者趋于一致,则代表趋势正常,或反向而行,则代表趋势“出了点问题”,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尝试。

顺便提一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KDJ中的“K”和“D”实际上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如果要用到KDJ完全可以只显示J的输出,改变其数值倍数,将其叠加到另一副图或直接叠加到主图去显示。

从上面的三个最经典的指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它们其实一点都不复杂,那简单的几行代码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是因为其本身代表的含义是基于市场最朴素的真理衍化而成的。技术指标并不神秘,诸如布林通道等期货常用指标,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再重复一次,真正重要的,是k线和量能的变化,是走势本身,技术指标是基于交易者自身经验和认知的图形显化,切勿舍本逐末!

未完待续…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3-10-13 23:44

透测,怎么能联系到您

2023-10-13 12:31

置顶了。好好跟着老师学

2023-04-12 19:04

以三根均线排列为因子,分ABC,ACB,BAC,BCA,CAB,CBA六中情况,而均线又有方向,三根均线三个方向,这又是三个因子。于是就有了 6*3=18种情况。而每条均线向上/下运行时,又有加速/减速的情况,于是每条均线再加上一个因子来判定速度的变化,作为预警(亦可不用)。于是有了 6*3*2=36种情况,分上涨下跌,即36*2=72种情况。看起来多,实际上值得做的只有 ABC排列下的加速上涨即 6种情况下的3,4种情况。这是将三个级别融合到一个级别的系统结构。然后还有下跌结构,反抽,支撑位、超跌与反弹,上涨级别与主力出货时段的关系……期待与所有同道中人交流提高。

05-08 23:56

学习了

03-12 08:11

先生,旅游酒店是否可以潜伏了?麻烦选一两只。

01-02 08:24

老师是值得追随一辈子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大爱的,善良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有能力的人很多,不是每个人如此温暖,老师的字里行间都透漏着对他人的体恤。而且喜欢读书,思路清晰,文笔俊秀,所以我更愿意称呼一声先生。

2023-12-28 22:40

记录

2023-11-24 22:15

e

2023-11-21 23:05

受益匪浅,反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