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图表及其相关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29喜欢:0

一些品种的经典场景

一些比价历史

一些走势记录

全部讨论

2019-01-21 14:43

图片评论

2018-05-21 12:38

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与中国的三年经济周期

2018-05-20 13:48

全球货币寻锚和锚定的

第一个周期是从1929年到1971年,

第二个周期是从1971年到2008年。

即每40年为一个小周期,第一个周期以全球通缩开始,以全球通胀结束;第二个周期以全球通胀开始,以全球通缩结束。

在经历了通缩、通胀再到通缩后完成了一个长为80年的全周期--即1929-200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启第三次寻锚和八十年一次的大调整,

由于各国各自为政的策略难以为继,现在面临的困难比1971年到1985年更大,与1929到1944年有更多类似:今天的问题是通缩,1971到1985年期间则是通胀;今天的问题是美元在走强,其它货币则较弱势,而在1971到1985年期间,美元走弱,其它货币走强。从历史的辩证角度来讲,不可能是简单地重蹈1929年到1944年间的覆辙,而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各主要国家之间如果协调不好,全球经济将面临较大的风险——虽然目前还看不到全面战争的风险;最后的调整结果也不太可能只是最强货币一枝独秀

2018-05-18 19:03

仁智油服腰斩以后见底了?又跌了50%

2018-05-17 18:15

原油十二个月远期价差底部是-10

2018-05-03 18:55

标普商品与标普期指比价周期

2018-03-27 16:45

“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是在第二次技术革命后发生的,而这次危机则发生在“第三次浪潮”之后。所不同的是,从技术革命发生到产生危机的时间大为缩短,1870年以后发生的电力技术革命到发生1929年的危机间隔了60余年,而1980年以后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与本次金融危机(2008年)之间只隔了30余年。其警世意义在于,今后当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不仅需要认识它的进步作用,抓住它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重大变革会随之出现,充分估计震动性影响和挑战。
两次危机发生前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较少数的人占有较多的社会财富(见图2)。大萧条期间所表现出的,是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次危机则与全球化、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提升、不同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有更多关系。但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资料名义所有权和实质支配权分离,权力集中到虚拟经济领域极少数知识精英手中。
危机往往从经济大幅跳水开始,由泡沫破裂走向失业率攀升,由经济困境加重转向社会矛盾激化,由经济社会领域转向政治领域乃至军事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面对超高的负债率,先是在财政上采取紧缩政策,去杠杆化进程开始,随后经济泡沫破裂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往往通过货币贬值和债务重组得以缓解。而后,在经济未实现好转之前,通胀上升和股市繁荣往往带来一次虚假复苏,但很快会遇到经济的二次探底。
在1929年的大萧条中是这样,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美国金融危机一度出现缓解,但欧债危机却出乎意料地全面恶化,系统风险迅速上升,全球经济可能由此进入第二轮危险期。同样,当国内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向外部转移和推卸责任。危机的自我拓展只有走完全过程才能达到新的平衡点,大危机一旦发生就注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2018-03-27 16:41

“自金融危机结束以来,美国股市、房地产大涨。在这段期间,金融资产共计增值了33.9万亿美元,而非金融资产增值10.4万亿美元。
截至去年四季度,美国个人财富达到98.75万亿美元,而全美的可支配收入为14.55万亿美元。两者之比为6.79,创下历史新高。该比率曾在2006年一季度(6.51)和2000年一季度(6.12)触顶。而随后,美国均陷入了衰退。

LaVorgna表示指出,财富收入比触顶的4-8个季度后,美国经济均陷入了衰退”

2018-03-27 16:40

“企业债务旁氏化,使融资需求相对于投资需求滞后见顶,而居民融资周期滞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融资周期,共同导致市场资金需求放缓滞后于商品需求放缓,在需求层面表现为利率变化滞后于商品价格变化”

2018-03-27 16:40

“我们认为,老龄化会同时降低预期的储蓄和投资,但储蓄会下降更多,因此造成的不平衡须通过实际利率之上涨才能使市场出清(clear)。正如1980年代以来人口红利的蜜糖期下,由于投资少于储蓄而使得实际利率不断下降一样,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可能会通过储蓄与投资管道对利率造成相反的影响——即,推动实际均衡利率走高。
这显然是我们最有争议的观点,既有研究中,大部分人认为人口老龄化将降低潜在产出增长率,从而因此降低实际利率。我们完全赞同这种观点的前半部分,但并不同意该观点的后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