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鼎力研究报告:高空平台龙头,产品力优秀强势出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报告出品方:广发证券

一、浙江鼎力: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企业

(一)内研外拓兼顾,打造智能化高空作业平台龙头

公司持续扩张产能,全方位布局全球化市场。浙江鼎力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致力 于各类智能高空作业平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公司自成 立以来不断扩张,先后进行了四次产能扩张,以突破产能瓶颈,同时优化产品结构, 实现了由剪叉式到臂式以及高端剪叉式产品的过渡。公司制订全球化战略,在2016 年投资意大利MAGNI 公司、2017年收购美国CMEC公司、2020年收购了德国 TEUPEN公司,并且以此为基础先后成立十多个海外分公司,全方位布局海外市场, 成长成为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前三制造商、国内行业的龙头企业。

重视智能化发展,致力于探索全球高空作业平台最前沿技术。公司顺应电动化、绿 色化、智能化趋势,全系列产品完成电动化,是全球首家大载重、模块化电动臂式系 列制造商。作为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龙头,公司建有业内先进的自动化总装生产线。 据公司2021年年报披露,公司可实现自动化产线每 7 分钟下线一台剪叉式产品,每 30 分钟下线一台臂式产品。公司研发处于业内领先水平,目前高米数电动款越野剪 叉也已突破技术壁垒,高度突破 32 米,载重达 1000kg,为业内现有电动剪叉产品 最大工作高度。

打造品牌优势,市场认可不断提升。2018 年,公司荣膺“IPAF 年度高空作业平台 先驱奖”,实现了中国制造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公司在英国KHL集团旗下世界知名 高空作业平台杂志《Access International》发布的“2021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企 业20强”榜单中位列全球第三名。

(二)专注于智能高空作业平台

公司高空平台品类齐全,涵盖臂式,剪叉式和桅柱式三种系列共八十多种规格,并 推出了玻璃吸盘车、轨道高空车、桥式平台、高空取料机、拣选车等差异化产品。公 司全系列产品实现电动化,产品的应用覆盖建筑工程、建筑物装饰与维护、仓储物 流、石油化工、船舶生产与维护,以及电网、核电站、高铁、机场、隧道等特殊工况。

收入构成:剪叉式占比较大,臂式快速增长。2021年度剪叉式/臂式/桅柱式高空作业 平 台 分 别 实 现 营 收 28.5/16.5/2.63 亿 元 , 在 总 收 入 中 的 占 比 分 别 为 57.63%/33.32%/5.33%。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营收同比增长 191%,主要是由于臂式 产品募投项目产能释放,臂式产品产能增加,同时租赁市场对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需 求量增加,销量增加所致。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同比增长为153.95%,主要增长点在 海外市场,21年海外疫情得到控制,需求量回暖。2015-2021年剪叉式/臂式/桅柱式 高空作业平台CAGR分别为43.35%/87.73%/18.96%。

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毛利率有待提升。2021年剪叉式/臂式/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的毛 利率分别是32.48%/18.16%/38.36%,同比下降3.76pct/0.88pct/8.7pct,公司桅柱式 高空作业平台毛利下降较大,主要是由于21年桅柱式海外需求大幅增加,销售结构 变化,原材料和海运运费上涨所致。

(三)营收持续增长,盈利略有波动

营收稳健增长,利润略有波动。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49.4亿元,同比增长67.05%,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公司营收增速放缓,21年海外疫情得到控制,营业收入恢复速 增。2021年臂式产品在营收中占比大幅提升,目前臂式产品毛利低于桅柱式和剪叉 式;船舶和集装箱租赁费用上涨等因素导致的海运费上涨,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因素,导致公司2021年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2022年,原材料成本端负向贡献 有所缓解,叠加海运费有所下降,公司盈利能力迎来修复。

公司费用控制良好。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9.3%,净利率为17.9%,毛利率同比下降 5.6pct,净利率同比下降4.6pct。净利率下降幅度低于毛利率得益于公司良好的费用 管理能力。

(四)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高,股权结构稳定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下辖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许树根,截止2022年 Q1直接持有公司45.53%的股份,并且在持有公司11.57%股份的德清中鼎股权投资 有限公司中持股39.69%,中鼎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也是员工持股平台,公司骨干通过 其持有公司股份。公司自成立以来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公司下辖有9家全资子公 司,并且持有部分海外企业的股权。

二、高空平台:国内增量显著,电动化加速

(一)下游应用场景广泛,租赁是主要商业模式

高空作业平台相较于传统登高机械安全性更高。高空作业平台属于高空作业机械的 一种。按照举升结构来分类,高空作业平台可以分为直臂式,曲臂式,剪叉式,门架 式,桅柱式和桅柱爬升式。

从材料成本组成看,钢材价格对高空作业平台影响较大。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业上游 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控系统、驱动电机、机械加工件、电子元器件等生产制造 行业。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对上游产品的需求相对上游行业本身的规模较小,且上游 行业基本属于竞争性行业,所以上游行业的产能、需求变化对本行业发展的影响有 限。根据浙江鼎力招股书,高空作业平台原材料成本组成可以分为基础原材料和关 键零部件,基础原材料中钢材类占比最大,关键零部件中专用配件类占比最高,专 用配件的生产也离不开钢材。

高空作业平台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租赁。高空作业平台的特点是使用呈高频短时,主 要商业模式是租赁。(1)臂式:根据差异化的高空作业平台的分类,臂式平台能够 实现较高的作业高度并具备良好的障碍物跨越能力,适合建筑施工、大型设备制造 检修等工业应用;(2)剪叉:剪叉式平台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根据型号 尺寸不同,既可以用于室内也可以用于室外作业;(3)桅柱:桅柱式自重轻、体积 小,适合室内装饰及维修作业。根据精英智汇发布的《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 调研报告》,2020年租赁商覆盖的应用领域仍然集中在建筑领域,市政工程,旧小 区改造等应用领域覆盖度在逐年提升。

(二)区域视角:欧美需求疫后复苏,国内增量市场特征显著

欧美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趋于稳定,主要需求来自更新。欧美市场从20世纪七十年 代引入高空作业平台以来,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市场趋于成熟。根据星邦智能招股 书,欧洲市场2014-2019年设备保有量CAGR为3.7%,美国市场2014-2019年设备保 有量CAGR为5.1%。欧洲市场2021年高空作业平台租赁设备平均服役年限为9年4个 月,美国市场2021年高空作业平台租赁设备平均服役年限为5年2个月,欧美高空作 业平台市场主要需求量来自于设备更新。从保有量规模看,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 和亚太地区,2021年北美保有量接近80万台,占比超过40%。

2021年疫情缓解后高空作业平台市场需求强势反弹。根据IPAF,2020年疫情影响导 致设备需求量下滑,大多高空作业平台公司暂停扩大产能,2021年疫情得到了初步 控制,高空作业平台需求量有所反弹。根据美国高空作业平台巨头Terex的季度报告 显示,从2020年Q3公司收入和利率开始修复,订单积压量金额自2020年Q4以来持 续增长,2022年Q1达到23亿美元,持续增长的订单积压反映了自疫情以来高空作业 平台市场需求保持强劲。

美国万亿基建法案出台有望支撑高空作业平台市场需求。2021年11月15日,美国总 统拜登在白宫签署总额约1万亿美元的跨党派基础设施投资法案,该法案将对美国道 路、桥梁、铁路和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投资,预计在5年内 将新增约5500亿美元基建投资以刺激经济复苏。在基建项目的支撑下,美国高空作 业平台市场有望持续保持高景气度。

国内市场保有量增长迅速。根据wind数据,2021年中国和美国GDP分别为17.74万 亿美元、23.32万亿美元。根据星邦智能招股书,美国2021年租赁保有量为78万台, 中国2021年保有量为38.4万台。2021年中国每亿美元GDP对应高空作业平台的数量 为2.16台;2021年美国每亿美元GDP对应高空作业平台的数量为3.34台,中国高空 作业平台市场规模相较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近年国内高空平台市场增长迅速,租 赁市场的设备保有量从2018年的7.8万台增长到了2021年32.97万台,2015-2021年 CAGR达到54%,根据宏信建设招股说明书,预计2026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 场保有量将增至107万台。

高空作业平台相较于传统脚手架优势明显。相比于传统的登高机械,高空作业平台 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操作便捷,自身携带有动力传输装置,可以通过机械化的运动实 现垂直和横向移动,从而快速切换作业点,而无需作业人员攀爬,杜绝了上下攀爬 过程中造成的安全隐患,且高空作业平台自动化程度较高,可大幅减少用工人数。 目前我国对于施工作业过程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且用工人力成本不断提升,高空 作业平台对传统登高机械的替代是大势所趋。

国内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存在较大增长空间。根据2021年中国和欧美国家高空作业 平台设备人均保有量数据来看,中国人均万人保有量为2.33台,仅约为欧洲的1/4, 仅为美国的约1/10。

(三)结构视角:国内臂式渗透率有待提升,电动化转型加速

国内市场臂式平台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国家。相比于剪叉式和桅柱式产品,臂式高空 作业平台能够满足高度更高的作业需求,能够跨越障碍或在一处升降可同时进行多 点作业,作业方式更加灵活。根据工程机械协会数据,2019年美国及欧洲租赁市场 臂式平台保有量占比分别达38%和37.8%。(1)从纯内销看:国内市场近年来臂式 平台销售增速较快,结构占比相对稳定,臂式内销占总内销比例在12%至14%左右。 (2)从国内总销量看:把出口也考虑后,近年臂式销量占比在10%至12%左右,相 较于欧美市场差距较大。未来随着高空作业平台在不同场景对传统登高设备的替代 加速,臂式在相对复杂的应用场景需求更大。

电动化是高空作业平台发展大趋势。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现场充电设施的完善, 高空作业平台电动化率逐年上升,叠加近年欧洲排放标准趋严,电动化平台成为欧 洲市场的重要增量。相比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臂式平台由于使用场景复杂,电路设计难度大,电动化率可提升度较高。以浙江鼎力为例,公司已经实现全系列产 品电动化。2021年臂式产品电动化率已达58%。公司的BT44ERT系列电动臂式平台, 最大作业高度达44m,最大平台高度42m,最大不受限载荷达300kg;公司的 JCPT3225DC系列电动剪叉平台,最大作业高度达32m,最大平台高度30m,安全 工作载荷达1000kg。

三、传统企业入局,鼎力龙头地位依旧

(一)产品力出众,市场地位稳固盈利强

集中度略有下降,国产品牌快速崛起。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全球高空 作业平台制造业企业CR3为35.8%,CR10为68.7%,行业集中度近年略有下降。美 国巨头JLG和Terex在全球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大,2020年JLG市场份额达到15.5%, Terex市场份额也达到13.7%,远高于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企业。根据Access International的数据,浙江鼎力在2021年的市占率已经达到全球第三位,仅次于JLG 和Terex,临工和徐工均跻身全球前十。

国内工程机械龙头布局,但未影响鼎力的竞争力。国内市场,高空作业平台近年来 吸引了传统龙头企业入局。近年徐工、中联、三一等传统工程机械龙头纷纷布局加 入,横向比较,鼎力在高空平台的营收规模、产品核心参数、盈利能力等方面均处于 领先地位。

鼎力的毛利显著高于国内同行企业,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鼎力的结构件以 自产为主。高空作业机械的生产成本结构中,结构件成本占比最高,对毛利率的影 响较大,相比于同行外协为主的方式,自产会有成本优势。(2)公司品牌有较高认 可度,产品力强,同型号产品售价更高。浙江鼎力国内市场排名第一,有品牌优势, 以剪叉式产品为例,鼎力同一型号的产品售价相比于国内其他品牌售价高5%-10%。 产品的价格优势是支撑公司高毛利的重要因素。

(二)产品布局及产能投放,先发优势明显

剪叉式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臂式产品布局广泛。(1)剪叉:2020年鼎力推出了双交 流剪叉系列产品,可实现整机免维护,是业内“里程碑”式的剪叉式产品;至2022 年年中,公司电动剪叉产品高度已经达32米,是行业目前电动剪叉产品的最大高度。 (2)臂式: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高米数、大载重、模块化电动臂式系列产品制造商; 至2022年中,臂式产品最大作业高度达44米,公司正研发更高米数、更大载重的高 位电动臂式产品(36-50 米)。公司电动臂式产品具备节能环保无噪音、长续航更 经济等诸多优势。 全系列产品实现电动化,公司通过“Plan G”行动将电动臂式产品推至全球。为顺 应工程机械低碳环保的趋势,公司相继对产品进行电动化升级。为了推广公司电动 化臂式产品,公司发起电动臂式“守卫绿色家园”特别行动——“PLAN G”行动,将 产品推广到了国内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定增15亿元落地,布局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2021年公司募资15亿元用于年 产4000台大型智能高位高空平台项目建设,主要生产高米段电动臂式(36-50米), 高米段电动剪叉式(33-36 米)和蜘蛛式绝缘臂高空作业车等,该项目的实施首次 在国内引入绝缘臂技术,截至2022年年中,该项目雏形已现,多幢主体结顶。扩大 了公司的产能,且有利于完善公司产品结构,公司在高端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市场 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租赁商寡头效应明显,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根据宏信建设招股说明书,国内租赁市 场,2021年头部三家租赁商设备保有量占比达到57.7%,其中宏信建发设备保有量 达9.72万台,占比达到29.6%。根据华铁应急年报,2020年国内租赁商总数约1350 家,保有量在1000台以上的租赁商仅占比1.3%,保有量却占比达55%。2020年前三 大租赁商保有量占比达38.6%,集中度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中小规模租赁商对价格 较为敏感,头部租赁商更看重设备的品牌和质量等因素,头部租赁商采购新设备和 更新需求比中小租赁商大。 鼎力与头部租赁商合作稳定,互相成就。自2018年以来,鼎力和宏信建发的战略合 作不断深化,2021年宏信建发采购额达到19.05亿元,占比16.50%,这在鼎力的销 售额中占比38.57%。除宏信建发外,公司还和中建锦程,欧洲租赁商Collé等大型租 赁商有密切合作。

(三)海外市场星辰大海,鼎力强势出海

公司在海外设立多家分公司,成功搭建海外销售渠道。公司2016年收购意大利Magni 20%股权,在欧洲建立起Dingli+Magni双品牌模式销售渠道;2018年公司收购美国 CMEC 25%股权,CMEC成为鼎力在美国的销售渠道;2020 年公司收购德国 TEUPEN 24%股权,鼎力的产品可以借助Teupen的渠道在欧美市场销售。公司依托 鼎力意大利、德国研发中心,全面实现销售网络及技术创新的全球化,遍布80多个 国家和地区。

海外市场发力,收入占比快速提升。2021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19.79亿元,同比增长 149.44%,收入占比达43.8%,较2020年提升12.2pct。2022H1,公司境外收入16.79 亿元,同比增长71.9%,占比已达58.4%,较2021年提升14.6pct。公司在海外市场 的优势明显,2020年受疫情持续蔓延海外市场低迷,海外收入份额有所下降,2021 年海外疫情得到控制,海外市场回暖,公司的海外市场份额,高于国内其他高空作 业机械厂商。

从短期来看,双反关税对北美市场存在一定冲击,整体影响可控;从中长期来看, 双反有望加速行业洗牌,催化马太效应。2021年2月,由JLG和Terex组成的美国移 动式升降设备制造商联盟,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移动接入设备和组件启动“双 反”调查。涉案产品主要包括臂式、剪叉式和伸缩臂叉装车及其组件。申诉方共列出 浙江鼎力、济南中天、临工、徐工等19家中国生产/出口商。 鼎力在“双反”中反倾销终裁税率为31.54%,反补贴终裁税率为11.95%,共承担 43.49%的关税。疫情得到控制后北美市场订单需求旺盛叠加基建法案出台的刺激作 用,下游客户对产品的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价格上涨对需求的影响整体较小。相 比于临工集团等国内其他同行企业,鼎力的制裁关税相对来说较低,鼎力有望发挥 自身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和渠道优势,加速我国高空作业平台出海。

四、盈利预测

公司是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龙头,主要产品包括剪叉高空作业平台、臂式高空作业平 台、桅柱高空作业平台、其他主营业务。预计公司22-24年将实现营业收入 53.86/66.37/77.54 亿 元 , 增 速 9.0%/23.2%/16.8% ;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11.66/13.89/16.86亿元,增速31.9%/19.1%/21.4%。 1.剪叉式高空平台:公司剪叉平台出货量较大,且可以供给海外客户,预计未来销量 将保持稳健增长。公司2021年剪叉平台实现收入28.47亿元,毛利率32.48%。预计 22-24年剪叉平台收入同比增长10.7%/17.1%/13.8%,随着剪叉平台在海外占比进一 步提升,毛利率将有所提升,未来三年毛利率预计为32.0%/33.1%/33.1%。 2.臂式高空平台:公司臂式平台各系列产品布局完善,电动化程度领先,未来在美国 市场提升潜力较大。公司2021年臂式产品实现收入16.46亿元,毛利率18.2%。预计 臂式产品将随着海外占比提升、出货量增加带来更好的规模效益等,毛利率将有所 提升。预计22-24年收入同比增长9.7%/34.0%/20.9%,预计22-24年毛利率为21.5% /23.8%/26.7%。 3.桅柱高空平台:桅柱式产品主要供给超市等,公司新增了不少型号的产品,在海外 市场在陆续开拓。公司2021年桅柱平台实现收入2.63亿元,毛利率38.36%。预计随 着新产品陆续推出,叠加结构变动,价格有上行的趋势。预计22-24年收入同比增长 -24.0%/20.0%/12.5% , 预 计 毛 利 率 将 保 持 相 对 稳 定 , 未 来 三 年 为 40.02%/40.55%/40.55%。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详见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全部讨论

2022-11-17 19:31

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国潮,但总而言之,大家对国潮的态度还是非常正向积极的,大家对国货市场投入的信心也是非常可观的,看来哥们推荐的富国国货ETF联接AC(014406/014407)应该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