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服务行业深度报告:科研产业链最上游,“卖水人”业绩高增长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0喜欢:13

(报告出品方:信达证券

1. 科研服务方兴未艾,上游企业如雨后春笋

我国整体科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积累层面相较国外发达国家仍存在差 距,但在国家政策对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下,我国科学研究支出保持了高速增长。 科研服务企业服务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研发型企业,位处研发链最上游,主要产品包括 科研试剂、实验耗材或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服务等。

我国科研服务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外国厂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代理经销模式切入市场,满足科研客户提供多样化产品需求。

科研产业链长,涉及到众多仪器设备和耗材试剂。以生物制品开发为例,主要流程包括细 胞株开发、建库与表达、生物制剂纯化、灌装及后续工艺。

2. 科研服务全球市场稳定增长,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2.1. 全球科研服务市场赛道长空间大

全球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每年研发总投入已超过两万亿美元。科研相关仪器设备、试剂耗 材、配套服务等均为科研服务产品。自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研究投入对于生产力 提升的效果日益显著,各国每年也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 年以 来世界强国每年研发支出占 GDP 的比例稳中有升,接近 GDP 总量的 3%。

新技术新疗法推动科医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以医药行业为例,新技术突破带来科研投入 持续增加,推动上游科研服务市场增长,全球医药研发投入保持 5%左右的复合增速。如生物药问世依赖虽然只有短短数十年时间,但打开了药物研发的新大门,全球科研机构持续投入,到 2019 年全球前 10 大畅销药品中,生物药已经占据了 6 个席位,生物药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近年来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创新疗法飞速发展,全球融资热情高涨,激 发了相关产业的研发热情。

2.2. 中国研究支出持续增长,科研服务市场空间广阔

2.2.1 创新导向驱动全国科研支出持续增长

中国科研投入全球排名第二,保持 15%的复合增速。我国科研投入持续加大,总研发经费 从 2005 年的 2450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24426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15%,过去 5 年复 合增速仍然在 13%左右。

产业转型升级对科研提出更高要求,科研投入也将持续增长。近年来国家政策强调制造业 产业升级转型,加大高科技产业投入,强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 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支出占 GDP 比例有望从 2.4%提升至 3%左右。2020 年我国研发支出 24426 亿,占 GDP 的比重为 2.4%,预计十四五期间科研投入比例会继续稳步提高,未来有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即 科研投入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

2.2.2. 中国科研服务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全国科研支出超过 2 万亿,企业是科研支出主力。从科研经费支出结构来看,我国科研投 入主体为企业。企业研发支出总量超过 1.5 万亿元,占整体费用支出的 77%,研究与开发机构总支出为 2691 亿元,占比 14%,高等学校支出为 1458 亿元,占比约 7%。2011-2018 年期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由 5994 亿元增长到 12955 亿元。

全国科研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2020 年全国研发总投入为 24426 亿元,科研院校 的科研投入为 5618 亿元,占比 23%。科研试验试剂耗材约占整体研发支出的 20-25%,估计全国科研试剂耗材总费用约 1124- 1405 亿元。考虑到企业研发投入中也需要配套的科研服务支持,保守估计市场规模在 1500 亿以上。考虑到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突破的问题难度提升,对相关科研服务产品的需 求力度更大,估计科研服务行业的增速超过我国科研支出增速,预计未来有望保持 15- 20%的复合增速。

2.3. 科研服务细分赛道百花齐放

科研服务行业产品庞杂,从大类可以分为仪器设备、试剂耗材、配套服务等板块。科研服 务需求多样化且零散化,各个细分赛道均迎来高速发展,但目前是进口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企业仍处于追赶阶段。

3. 国际龙头的发展路径和启示

3.1. 丹纳赫:并购打造科研服务行业巨头

丹纳赫是一家从事房地产投资的信托公司,1984 年更名为 Danaher Corporation,主营业务转向制造业,通过持续并购,丹纳赫的主营业务 主要覆盖生命科学、诊断产品、环境及应用解决三大板块,在全球拥有 6 万多名员工,覆 盖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市值超 2000 亿美元。

2020 年丹纳赫营收 22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净利润 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公司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长期稳定增长趋势。1987-2021 年,丹纳赫的股价也增长了 1000 多 倍,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丹纳赫三大板块业务中,生命科学板块主营科研服务相关业务,包括试剂、仪器、技术等; 诊断板块主营医院、重症监护机构、临床样品分析实验室进行疾病诊断所需的仪器、试剂、 耗材、软件等;环境和应用解决板块分为两大主营业务,水质业务主要提供水质检测、水 处理相关的仪器、耗材、软件等产品,产品标识业务主要提供用于消费品、医药工业品的 包装设计、质量管理、印刷、标记编码的相关产品和服务。

丹纳赫运营科研服务产品的主要部门是生命科学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持续提升,从 2016 年的 32%上升至 2020 年的 47%。2021 年 6 月 17 日,丹纳赫宣布以约 96 亿美元现 金收购 Aldevron,进一 步拓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布局。

并购是丹纳赫成长中的主旋律,在近 40 年时间里,公司通过 400 余次并购重组,不断发 展壮大,将业务从基础制造业拓宽至生命科学、诊断仪器、环保等方向,拥有的子品牌都 具有重要影响力。

从市场、竞争力角度筛选并购标的。市场布局:与公司业务处于上下游产业链、具备较高 的准入门槛和长期增长动力。公司竞争力:市场地位、品牌力和渠道力、文化契合度、协 同效应等。在生命科学领域,丹纳赫通过并购进入了生物工艺、基因组学、质谱等多个高 成长细分领域,推动生命科学业务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3.2. 西格玛:产品与渠道成就科研试剂之王

Sigma-Aldrich(以下简称西格玛)由 Sigma 公司和 Aldrich 公司在 1975 年合并而成。Sigma 公司主营业领域为生物试剂。Aldrich 公司主营业务领域为有机化学试剂。公司通过多起并购快速扩张,业务从基础化学品扩大至生命科学及化学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用于科研的化学和生物试剂、试剂盒、仪器等耗材。2014 年被默克公司收购前,西格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药科研试剂生产及供应商,为超过 140 万 个人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

西格玛的收入和净利润长期维持稳定增长。营业收入从 2005年的16.67 亿美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27.85 亿美元,净利润从 2005 年的 2.58 亿美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5.00 亿美元。

良好的业绩表现、正确的并购方向、领先的市场地位推动西格玛公司股价持续增长,1985- 2014 年期间股价涨幅超过 60 倍,于 2015 年被默克公司以 170 亿美元收购。

2015 年被默克公司收购后,西格玛与默克公司主营实验室超纯水仪器的品牌 Millipore 合 并,成为默克集团的生命科学业务部。合并后的默克生命科学业务部整合效应明显,收入 增速明显提升,超过合并前西格玛和 Millipore 两个单体业务的收入增速。2020 年生命科 学业务营收达到 92 亿美元,占默克总收入的比重由 2016 年的 38%增长至 2020 年的 43%。

3.2.1. 并购横向扩充业务范围

丹纳赫相同,西格玛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并购。3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格玛共进行了近 20 次大型收购,业务触角不断延伸,可提供化学合成、分析、制剂以及生物领域细胞、基 因相关实验全过程的产品,奠定了科研试剂的王者地位。

3.2.2. 自产与外购并行,研发创新贡献高额收益

通过并购扩充产品线,丰富产品数量的同时,西格玛也不断进行内部整合:一方面对非核 心产品采用“外购-质检-贴牌”,从而扩充产品品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加大 研发投入提升自主核心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品牌力,提高自主产品销售额。

公司的生物化学产品 SKU 数量从 2005 年的 10 万件增长到 2014 年的 25 万件,但主要是 贴牌产品 SKU 数量增长。2005 年公司自主生产的生物化学产品约占总产品 SKU 数量的 45%,销售额占比约 60%。2014 年公司生产的生物化学产品约占总产品 SKU 的 18%,销 售额占比约 60%。虽然公司借助贴牌产品扩充产品品类从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但主 要收入来源仍然是自主研发、技术质量更高的自主产品。

3.2.3. 多管齐下拓宽客户群体

线上平台延伸销售触角。科研试剂的客户主要为高校和企业实验室研发人员,存在种类多、 数量少、分布散等需求特点,并且对产品的时效性、运输质量有较高要求。西格玛依据这 些特征,建立了自有线上销售平台,在全球布局相关业务点 提供产品销售。

高品质产品赢得客户信赖。Google Scholar 收录的论文中,每年有 10 万篇左右 文献使用西格玛的产品,远超其他品牌的引用量,显示了科研工作者对于西格玛产品技术 和质量的信任。

优良口碑持续引流。西格玛通过丰富产品线、高质量产品、便捷购买渠道三大方法建立起 优良的口碑,一方面增加了现有客户的黏性,另一方面,后来者在重复或改进现有的科研 成果时,为了排除干扰项,降低实验失败率,多会选择同样的试剂进行实验,进一步增加 了西格玛的客户数量和黏性,拓宽了品牌护城河,2005 年至 2014 年,西格玛的个人客户 从 100 多万增加至 140 多万。

3.3. 巨头发展经验总结:自主研发+外延并购打造国际龙头

参照全球科研服务巨头的发展路径,自研与并购双翼齐飞。在研发方面,持续保持高强度 投入,紧跟科研热点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产品,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在并购方面,细分 赛道和产品数量众多,如科研试剂超过 10 万种,重组蛋白数千种,外延并购能够迅速扩 充品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管理方面,多客户、多产品、多品规的特点,对精细 化运营管理能力要求高。国内科研服务企业仅聚焦少数细分领域,未来随着企业发展壮大, 有望通过并购丰富产品线,发展成行业巨头。

4. 进口替代,驱动国内科研服务行业高速增长

三大全球巨头收入之和超 320 亿美元,科研服务市场空间广大。国际巨头默克、赛默飞世 尔、丹纳赫在科研服务广泛布局,在品种数量、丰富度、客户覆盖数量上具有先发优势, 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力。2020 年,三家企业的生命科学业务收入分别达到了 103 亿、122 亿 美元、106 亿美元,增速分别为 9%、77%、52%。三大巨头的生命科学业务收入合计达到 328 亿美元。全球科研服务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全球巨头的中国区收入增速有所下滑。赛默飞世尔的中国区业务收入增速在 2019-2020 年 持续下滑,默克生命科学部门亚太区收入增速从 2017 年开始就明显下滑。一方面是因为 全球巨头收入体量大增速放缓,另一方面也与国产品牌逐步替代进口品牌有关。国产的部 分试剂逐步具备了和进口一致甚至超越进口的品质,国产科研服务企业在政策鼓励、技术 发展、销售模式创新、成本和效率优势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产科研服务上市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科研服务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且保持 15-20% 的复合增速,国内企业在技术质量、产品数量、服务配送方面的能力持续提升,逐步实现 进口替代。国内科研服务上市公司享受了行业高成长的红利,2017-2020 年期间 10 家上市 公司的收入增速平均值均超过 40%,业绩持续高增长。

4.1. 政策鼓励科研服务企业发展,实现科研用品自主生产

政策利好我国科研服务产业发展,国产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 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国产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用试剂 的研发,尤其重视通用试剂和高端高纯专用试剂;鼓励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 的研发、工程化及产业化;加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安排国拨经费大力支持研发项目等。 随着国家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我国科研服务产业发展,鼓励国产自主研发, 国产产品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4.2. 技术提升和质量保证是实现进口替代的核心

研究机构对科研试剂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科研试剂品种门类繁多,工艺技术复杂,制造的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合成制造、分离技术、纯化技术,以及与科研试剂生产相配套的分析检 验技术、分装技术、环境处理与监测技术、包装储存技术等。近年来科研试剂需求逐步由 通用试剂向高纯试剂、标准物质等专用试剂发展,科研试剂的质量往往直接影响科研成果, 试剂的质量对分析测试结果及仪器系统本身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国产试剂和进口试剂在技术、工艺、质量和品牌力上存在差距。跨国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 能力、齐全的试剂品种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国内市场形成长期垄断态势,拥有响亮的品 牌知名度,而我国科研试剂行业起步较晚,自主品牌生产企业整体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薄 弱,与国际先进企业在整体技术水平、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及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存在一定 差距,用户在选择科研试剂时往往倾向于品牌知名度更高的外资品牌。整体上看,国内科 研试剂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上同国际发达国家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部分产品仍依 赖进口。

阿拉丁作为牵头单位主导了 46 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参与了 15 项行业标准的验证,完成了 超过 4.3 万项企业产品标准的制订。部分科研试剂产品中,技术指标领先于国内同行业企 业国药试剂,部分产品指标达到或者超过国际先进企业 Sigma-Aldrich 的同类产品。

泰坦科技的高端试剂自主品牌 Adamas 目前拥有 30,000 多个品种、超过 5 万种规格,通用 试剂自主品牌 Greagent 拥有 2,000 多种产品,特种化学品自主品牌 Tichem 拥有超过 1,500 种产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的应用,Adamas 中形成了一批在产品纯度、杂质控制等技术 规格方面优于国外试剂品牌的产品。

未来随着国内科研服务企业在各自擅长领域进行深耕研究,在技术、工艺方面不断改进优化,预计有更多与进口质量相当或者更优的产品推出,更多品种、更高质量的产品线 助力企业品牌推广和扩展客户,为国内外科研、药企研发人员提供更多的选择。

4.3. 国产企业电商平台 SKU 增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线下生产、线上电商售的经营模式,和科研用品客户分散、购买频繁且单次购买量小的特点相适应。与传统的线下经营模式相比,网络平台可直接完成整个销售流程的订单审核、 合同规范、验货程序、结算报销等环节,高效率的为客户提供海量产品信息以供筛选,同 时与客户实时互动,及时满足分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行业内无论是自主品牌生产商,亦 或是进口产品代理商,大多逐步建立起自身的电商平台,通过线上销售产品,以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好的用户体验,促使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阿拉丁主要通过电商销售模式销售产品,线上自主销售平台拥有超过 14.5 万名注册用户,近年来网站流量和访问量节节攀升,直接带动了销量的增长。 通过电商平台, 公司可以快速掌握用户需求发展动态,已成功建立起产品开发与市场反馈之间的良性循环, 不断推陈出新、调整试剂品种,对销量较好的试剂品种进行常规备货,在客户提出需求时 及时供货,增强了客户粘性。

4.4. 与进口产品相比,国产成本优势显著

国产试剂在充分考虑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的前提下,进行包括自主定价、追随式定价等 方式。泰坦科技自主品牌中的一部分独有产品,公司采用自主定价法,确保独有技术能获得较高毛利。再以阿拉丁为例, 针对国内市场较为匮乏、主要依赖进口的科研试剂产品,公司在保持“阿拉丁”高端品牌形 象的基础上,采取追随外资品牌定价的策略,通过大数据挖掘,及时掌握、对标主要外资 品牌在国内的市场售价,制定低于国际巨头的产品价格,凸显更高的性价比,保证了较强 的市场竞争力。

国产产品相比进口产品具备较大的价格优势,部分产品进口替代有望加速。泰坦科技自主高端试剂品牌 Adamas 的部分产品相比进口,在同等甚至质量更优时,具 有明显价格优势。在保证产品质量同等的情况下,国产具备较大的成本优势, 未来这些产品上有望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

4.5. 国产企业进行多地仓储布局和精细化管理

国产企业如泰坦科技阿拉丁等均建立了自己的仓储布局、精细管理能力。

阿拉丁建有甲类仓库、常温库、2-8℃冷库、-20℃冷库、原料库、包材库、耗材库,其中 甲类仓库具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危险化学品存储资质。各信息系统数据完全打通, 客户在公司电商平台上下单后,相关信息流依次经过 CRM 系统—ERP 系统—WMS 系统 —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涵盖线上下单、在线支付、信息提醒、仓储配货、智能发货、售后 服务等全过程,实现了信息自动化、操作流程化。

阿拉丁常备试剂品种超过 3.3 万种,库存试剂产品超过 160 万瓶,公司接到现货下单后, 半个小时可以出货;期货交付时间在一个星期至一个多月不等。另外,公司在华北及上海 分别设立有全品类仓库,可以覆盖江浙沪及京津地区的客户需求。公司华南地区的仓库已 经装修完成,正在备货,西南地区的仓库也在设立过程中。待各地分仓库设立完成以后, 客户的订货基本可以做到次日或者隔日到达,有些甚至可以当日到达。阿拉丁目前执行的 五大仓储计划,预计 2021 年能够建立西南、华中、华南仓储,实现全国性布局,为当地 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届时,阿拉丁将实现全国五大区域(华东、华南、华北、 华中、西南)仓储同步发货,打造全国 23 省“当日达”物流行动,最大限度缩短全国各地 的物流配送时间,保证产品运送及时性。

泰坦科技目前在上海、成都、南京三个城市设立了营业网点,通过专业化、智能化仓储管 理物流体系,在仓储、配送等方面能够合理规划,提升存货流转效率,做到了长三角地区 配送的当时达、次日达。同时建立全库存二维码数字化管理,实现仓管全流程系统管理, 所有信息永久追溯,大幅提高存货管理的数字化程度和库存管理效率。

5. 科研服务上市公司介绍

5.1. 阿拉丁:自主研发打造科研试剂高端品牌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科研试剂制造商,业务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分 析色谱及材料科学四大领域,同时配套少量实验耗材。公司自主打造“阿拉丁”品牌科研试 剂和“芯硅谷”品牌实验耗材,主要依托自身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销售。

公司处于科研产业链上游,收入、利润规模快速增长:2017-2019 年,公司收入增速超过 20%,2020 年在疫情影响下仍然达到了 12%的收入增长。随着新冠疫情影响消退,公司所 处的研发上游业绩快速恢复,2021Q1 收入 6272 万元,增速高达 76%,归母净利润 2004 万元,增幅高达 147%。

公司重视布局自主研发,研发实力强,拥有广泛客户基础。截至 2020 年底研发人员数量 为 73 人,人员占比 1.4%。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0 年研发支出 1568 万元,收入占 比 6.70%。随着研发的加大,公司 SKU 快速增长,2020 年已接近 10 万个 SKU,公司根据市场需要添加品种,未来 3 年计划增长 3 万个品种。公司拥有超过 14.5 万名注册用户, 具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和坚实的客户基础,产品直接服务于下列研发、检测机构的科学家和 一线科研工作者。

五大仓库预计 2021 落地,实现 23 个省当日达。公司现在已在华东和华北运营了华北全品 类仓库和华东的基地仓库,分别拥有接近 3000 平米、25000 平米左右的仓储面积,可以 覆盖江浙沪及京津地区的客户需求。公司目前执行的五大仓储计划,华南的仓库已经装修 完成,正在备货,西南地区的仓库也在设立过程中,预计 2021 年能够建立西南、华中、 华南仓储,实现全国性布局。届时,阿拉丁将实现全国五大区域(华东、华南、华北、华 中、西南)仓储同步发货,打造全国 23 省“当日达”物流行动,最大限度缩短全国各地的 物流配送时间,保证产品运送及时性。

公司收入中生命科学占比较低,未来将大力拓展以打造新业务增长点。阿拉丁目前能够提供超过 4,800 种生命科学试剂产品,广泛用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糖组学 等研究领域。当前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人工赋予新功能的蛋白质正在诸多前沿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生物试剂的需求迅速增加,公司大力拓展生命科学品种,生命科学收入占比不断提升,科创板募集资金项目之一为高纯度科研试剂研发中心,为生物试剂的研发投入提供资金来源。

5.2. 泰坦科技:打造科研服务一体化平台

泰坦科技从“中国化学品搜索网”起家,通过销售人员日常销售维护及服务,对客户研发方向、历史采购数据及行业趋势进行分析,掌握了客户需求。先后创立了自主试剂品牌 Adamas 和 General-Reagent,并以 OEM 的模式进行生产。同时,为保证产品的完整性,公司外购第三方品牌产品,并与自主品牌产品共同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 对外实现销售。最后,公司通过建设科学一站式服务平台“探索平台”、建立仓储物流系统 等,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方便、快捷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营业收入与利润水平高速增长。2014-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1.87 亿元增至 13.84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40%;归母净利润从 694 万元增至 1.03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57%。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84 亿元,同比增速 21%,随着国内 疫情的逐渐稳定,公司业绩重回高增长,2021Q1 收入同比+103%,归母净利润同比+439%。

公司打造自主品牌,销售占比不断提升,拉动整体业务毛利率提升:自设立以来,公司就 采取自主品牌与第三方品牌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建立了 Adamas、Greagent、Tichem 等自 主品牌。2017-2020 年公司自主品牌营业收入分别达到 3.40 亿元、5.00 亿元、6.07 亿元、 7.43 亿元,占公司当年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2%、54%、53%、54%,自主收入在总收入 中的贡献均过半。随着后续自主品牌业务的扩大,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建设一体化全方位服务平台,提供实验室建设、信息化服务、仪器试剂耗材全方位服务。 公司在上海设有总仓,南京设有分仓库,自有物流团队可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2020 年 华东地区收入占比约 76.89%。随着业务体量的不断增大,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的业 务需求量大幅增长,公司的仓储物流网络布局开始从上海向全国范围内拓展。公司科创板 募集资金,用途之一为销售网络及物流网络建设,公司计划以围绕区域分公司为核心来建 设区域仓库的运行模式,在南京、成都、北京、广州、武汉、沈阳、杭州、青岛、西安、 厦门等 10 个地区建设区域仓库。

5.3. 皓元医药:工具化合物与 CDMO 业务双翼齐飞

上海皓元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 1)小分子药物发现领域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的研发,以及 2)小分子药物原料药、中间体的工艺开发和生产技术改进,为全球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规模化生产的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

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2020 年实现收入 6.35 亿元(+55%),2015-2020 年收入 CAGR 为 47%,2021 年 Q1 收入 2.26 亿元,同比高速增长 121%。2020 年归母净利润 1.28 亿元 (+75%),2015-2020 年 5 年 CAGR 为 72%,2021 年 Q1 归母净利润 5418 万元,同比高 速增长 324%。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研究开发管理体系,采用项目管理的研发制度,每 个研发项目设置项目负责人,并配备研发小组负责产品研发。同时,根据不同的解决方案 配置相应的实施人员,确保每个项目的设计、研发、检测、实施都在有序和可控范围内进行。依靠先进的设备和严格的管理,保障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从而更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研发费用不断加大,2020 年研发费用 6480 万元,收入占比 10%。

订单量增长驱动业绩快速提升:公司持续加大对分子砌块业务的投入,通过自主合成和外 购分子砌块再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快速扩充产品种类,订单数量不断增加;工具化合物产品 的销售呈现“单次销售量少,订单频次高,品类多”的特点,整体较为稳定。

分子药企客户占比增加:公司前端分子砌块的主要客户包括 CRO 公司、Biotech、国内 Bigpharma 以及经销商,前十大客户的销售占比逐年减少,依赖头部客户的程度降低。从客户结构来看,经销商的占比逐年降低,更多的 B 端客户直接向公司订购交易产品,其中 Biotech、国内 Bigpharma 企业占比连续升高,表明公司产品对于药企进行药物研发有着直接作用,因此对产品的需求和信任程度增加。

工具化合物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CRO 企业占比增加:公司近三年工具化合物前十大客户 收入占比稳定保持在 25.5-26.0%之间,相对稳定。客户主要包括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 CRO 企业和经销商,和分子砌块趋势一样,工具化合物前十大客户中,经销商占比逐渐减 少,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占比增加,2020 年新增一家 CRO 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对 癌症、炎症/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代谢领域等应用领域的工具化合物产品和技术服务需 求增加。

前端项目向后端 CDMO 导流为公司贡献更多业绩增量:公司 CDMO 项目主要布局在中 国、日本、美国和韩国市场,截至 2021 年 2 月底,公司正在服务的 CDMO 项目共 110 个, 其中获批上市 4 个已经获批上市、1 个处于新药申报期、2 个处于临床 III 期、9 个处于临 床 II 期。随着客户项目研究的不断推进,公司项目所处研发阶段也会逐渐往下游延伸, 为公司带来更多收入增量。

5.4. 诺唯赞:国产分子酶行业龙头

诺唯赞公司是一家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 品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依托自主建立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先后进入了生物试剂、体外 诊断业务领域,并正在进行抗体药物的研发,是国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研发上游技术开发 能力和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研发创新型企业。

公司 2017 至 2020 年营收为 1.12 亿元、1.70 亿元、2.68 亿元和 15.64 元,归母净利润为 364 万元、104 万元、2579 万元和 8.21 亿元。2020 年在新冠收益催化下收入和净利润分 别增长 483%和 3086%。剔除新冠收入后 2020 年营收与毛利分别同比增长 40%与 45%。

公司是国内高端酶龙头企业。公司拥有约 60 种 PCR 系列、约 30 种 qPCR 系列、约 15 种 分子克隆系列、约 30 种逆转录系列、约 215 种基因测序系列、约 100 种 Bio-assay 系列、 约 60 种提取纯化系列、约 5 种基因编辑系列、约 20 种细胞/蛋白系列生物试剂产品。丰 富的产品管线满足客户 PCR、qPCR、逆转录、DNA 连接、细胞荧光等一系列试验需求。

下游延伸 POCT 逐渐壮大。公司自产的体外诊断试剂主要为免疫诊断类产品,属于同行 业公司的主流技术,在细分领域内,公司的体外诊断试剂主要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以及 量子点免疫荧光法。在方法学上,公司所用技术与可比公司主流技术不存在较大差异,但 公司拥有酶、抗原、抗体等上游核心原材料的自产能力,在产业链的完整程度和新产品或 新指标的开发能力上具备竞争优势。

布局抗体筛选、疫苗原料与临床前服务等领域。公司成功开发了 Bio-assay 系列试剂,可 应用于临床前研究中的高通量抗体筛选和体外药效学评价。2020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 开发了新冠核酸检测酶原料、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与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并实现了大规 模生产。基于开发 Bio-assay 系列生物试剂积累的生物活性评价技术,公司为国内疫苗生 产企业提供疫苗免疫原性评价服务及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产品。

5.5. 义翘神州:重组蛋白国产龙头,CRO 业务快速提升

义翘神州是一家为全球的药品研发企业和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生物试剂产品 和高水平的技术服务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等产 品,以及重组蛋白、抗体的开发和生物分析检测等服务。

公司 2017 至 2020 年营收为 1.01 亿元、1.39 亿元,、1.81 亿元和 15.96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0.13 亿元、0.36 亿元、0.36 亿元和 11.28 亿元。20 年受益于新冠业务,收入和净利润 分别增长783%,和2997%。剔除新冠收入后2020年营收与毛利分别同比增长41%和51%。

重组蛋白产品种类领先行业。目前现货产品种类超过 4.7 万种,其中重组蛋白超过 6000 种,包括超过 3800 种人源细胞表达重组蛋白产品,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对于最接近人体天 然蛋白结构和性质的重组蛋白需求;公司还能提供约 13000 种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数量 约 4600 种,能够覆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 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研究等基础科研方向和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一站式”采购生物试剂产品 和技术服务的渠道。

公司具有全球销售能力,客户兼具数量与质量。目前公司已经在美国、欧洲建立了子公司, 累计客户数量超过 5000 个,品牌声誉不断累积。客户涵盖大学、科研院所、医药研发企 业等国内外各类生物研发单位,具体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 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以及药明康德、赛诺菲等国内外大型医药研发企业 和生物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已得到了全球顶级用户的肯定。

研发实力强,具有快速响应能力。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义翘科技在获得新冠病毒基 因序列后,仅用 11 天时间完成新冠病毒关键蛋白的研发和生产,在全球率先上线销售, 并在后续快速推出一系列新病毒生物试剂产品,满足了下游客户在基础研究、药物和疫苗开发以及病毒检测中对相关试剂的需求,为新冠病毒的基础研究、疫苗和药物研发及病毒检测提供了支持。

CRO 业务持续加强,切入广阔赛道。除了重组蛋白业务外,基于技术优势与客户优势, 公司持续加强开拓 CRO 业务,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和定制化生物试剂产品服务,包括蛋白表达和纯化服务、抗体表达和纯化服务、抗体试剂开发和免疫学分析与检测服务等。 2018-2020 年公司 CRO 业务销售收入分别为 1807 万元、2612 万元和 5041 万元,复合增 速达 67%。基于赛道空间,未来 CRO 业务会持续为公司业绩提供强劲推力。

5.6. 百普赛斯:特色重组蛋白专家

百普赛斯是一家专业提供重组蛋白等关键生物试剂产品及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 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应用于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传染病等疾病的药物早期发现 及验证、药物筛选及优化、诊断试剂开发及优化、临床前实验及临床试验、药物生产过程 及工艺控制(CMC)等研发及生产环节。

公司 2017 至 2020 年营收为 4700 万元、6984 万元、10329 万元和 26432 万元,归母净利 润为 652 万元、1134 万元、1110 万元和 11588 万元。20 年在新冠收益催化下收入和净利 润分别增长 138%和 944%。剔除新冠收入后 2020 年营收同比增长 57%。

特色重组蛋白龙头,产品具有稀缺性。公司拥有靶点膜蛋白表达及纯化平台,可以制备市 场稀缺的全长膜蛋白靶点产品,如人 CD20 膜蛋白、全长人 CD133 膜蛋白、人 CCR5 GPCR 膜蛋白等产品。此外,公司的重组蛋白超过 95%通过 HEK293 细胞表达生产,使得蛋白修 饰、蛋白折叠、结构更加接近天然蛋白,产品兼具高生物活性、高批间一致性的特性。

高技术壁垒。公司作为主营重组蛋白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 6 大表达平台优势较强, 中国重组蛋白业务市占率排名第二位,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超过 60 个国家和地区,全球 工业和科研客户超过 4000 家,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对全球 Top50 客户 80%覆盖,产品得到 高端用户认可。

5.7. 菲鹏生物:国产 IVD 试剂龙头企业

菲鹏生物是一家行业领先的体外诊断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核 心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体外诊断仪器与试剂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实现 了诊断原料的本土化规模供应以及向欧美发达地区的出口销售,诊断原料销售规模在行 业内位居前列。

公司 2016 至 2020 年营收为 1.53 亿元、2.21 亿元、2.21 亿元、2.89 亿元和 10.67 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 0.82 亿元、0.83 亿元、0.40 亿元、0.59 亿元和 6.33 亿元。2020 年在新冠收 益催化下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 269%和 966%。剔除新冠收入后 2020 年营收同比增长 28%。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以技术为导向。报告期内研发人员占比超 40%,2018-2020 年研发费 用占收入比分别为 37.90%、35.92%和 10.51%,围绕原料、仪器、试剂形成了一系列核心 技术,原料方面形成了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平台、重组蛋白表达技术平台等七大技术平台。 截至 2021 年 4 月末,公司境内外专利申请约 430 件,其中已授权的境内专利 113 件、境 外专利 2 件,此外另有 PCT 专利申请超 60 件;公司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比 80%以 上。

IVD 试剂核心原料市场领先,进入全球主流厂商供应链体系。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料处 于整个产业链上游,其品质的优劣决定了体外诊断试剂质量和最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是 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IVD 原料包括抗原、抗体和诊断酶,原料质量是体外诊断试剂最 重要的因素。原料业务客户方面公司已积累超千家,国内体外诊断上市公司基本均为公司客户。自 2007 年公司开始进行海外销售, 凭借全品类、高品质、快响应的综合服务优势,成功将产品销往全球六大洲约 40 个国家 和地区,目前印度等新兴市场领先的诊断原料供应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影响力也 日益提升,2020 年外销比例已接近 40%。

打造核心生物活性原料+试剂整体开发方案+创新仪器平台产业链布局。除了核心的体外 诊断原料业务外,公司同时布局了体外诊断仪器业务和体外诊断试剂业务。依托近二十年 在体外诊断领域所积累的深厚技术与丰富经验,通过底层技术平台、原料、试剂与仪器多 方位深度融合,为客户提供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下游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8. 诺禾致源:国内科研测序龙头,海外业务高速扩张

诺禾致源公司是一家基因组学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建立了通量规模领先的基因测序平台,并结合多组学研究技术手 段,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医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多层次的科研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 同时,基于在基因测序及其应用领域的技术积累,自主开发创新的基因检测医疗器械。公 司产品通过 NMPA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通道审批上市,成为我国首批获准上市的基于 高通量测序的肿瘤基因检测试剂盒之一。

2016-2019 年公司营收持续增长,由 4.58 亿元增长至 15.35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49%。归 母净利润则由 0.39 亿元增长至 1.14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43%。2020 年由于疫情营收与净 利润分别下滑 3%与 68%。

国内科研测序服务龙头,技术实力全方位领先。公司是国内科研测序服务的领导者,2019 年科研技术服务收入 13.69 亿元,全行业排名第一。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当年此业务营收 为 6.81 亿元和 3.61 亿元。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已覆盖全球约 70 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 4000 家客户,未来科研测序业务增长空间广阔。

募投项目产能扩张过程中,每月样本处理量有望从 5 万个提升至 20 万个。公司计划通过 募集资金施行基因测序服务平台扩产升级项目,通过此项目对现有的基因测序服务的运营 能力进行整体升级,通过先进的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和自动化设备及系统,预计将 5 万个 /月的样本处理能力提升 4 倍至 20 万个/月。

成功开发肿瘤六基因检测产品,进军临床基因测序市场。该产品通过多个环节的技术创新,达到 在样本质量受限、微量 DNA 水平下的高灵敏度突变丰度的稳定产出,降低检测结果的假 阳性和假阴性,灵敏度高于竞品、样本核酸要求量低于竞品。除了六基因检测试剂盒外, 公司还布局了多项在研产品,包括肿瘤检测、新生儿遗传病筛查、感染病原检测等临床应 用领域,实现了从科研基因测序到临床基因测序的战略布局。

5.9. 南模生物:小鼠动物模型高速放量

南模生物是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支持的生物技术领域疾病动物模型 研发基地,公司拥有以模式生物基因组精准修饰、基因功能表型分析、药物筛选与评价为核心的技术平台,可以为科研机构研究团队、创新药公司及 CRO 公司提供定制化模型、 标准化模型等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以及模型繁育、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饲养服务等相关 技术服务。

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从 2018 年的 1.21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1.96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27%。规模效应带来盈利能力提升,归母净利润从 2018 年的 0.15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0.45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75%。毛利率从 2018 年的 44%提升 至 2020 年的 60%,净利率从 2018 年的 12%提升至 2020 年的 23%。

公司定制化模型业务位居国内第二。目前公司已累计为客户提供超过 5000 种定制化模型, 主要产品包括:大小鼠转基因、基因敲除、点突变等。2019 年定制化模型营业收入为 4006 万元,2019 年国内定制化模型市场规模为 4.3 亿元,公司市占 率为 9%,位居国内市场第二,与市场第一百奥赛图基本持平。

公司标准化模型数量位居国内第二,是小鼠模型动物的领先企业。公司拥有累计超过 6000 种标准化模型的资源库,在国内同业公司中仅次于集萃药康(超过 16000 种),其中,针 对肿瘤免疫治疗,开发了 285 种人源化基因修饰模型;针对靶向治疗药物,开发了 127 种 自发肿瘤模型小鼠品系;针对罕见病治疗,构建了 36 中罕见病小鼠模型,覆盖了多项前 沿疾病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公司模型繁育和饲养服务业务位居国内第一。模型繁育和饲养服务是动物模型服务的衍 生业务,2019 年,公司模型繁育和饲养业务营业收入为 6103 万元,2019 年国内模型繁育和饲养服务市场规模为 6 亿元,公司市占率为 10%,位居国内首位。

5.10. 集萃药康:小鼠动物模型行业龙头

集萃药康是专业从事实验动物小鼠模型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 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构建平台、创新药物筛选与表型分析平 台、小鼠繁育与种质保存平台、无菌小鼠与菌群定植平台,构建了超 16000 种小鼠模型的 资源库,为客户提供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模型定制、定制繁育、功能药效分析等服务。

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营业收入从 2018 年的 0.54 亿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2.6 亿 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 122%。高毛利斑点鼠销售占比提升和规模效应推动盈利能力持续 提升,2018 年归母净利润为-0.06 亿元,2019 年扭亏为盈,2020 年增长至 0.71 亿元。主 营业务毛利率从 2018 年的 68%提升至 2020 年的 74%,净利率从 2018 年的-11%提升至 2020 年的 27%。

小鼠模型数量稳居第一,“斑点鼠计划”贡献高竞争力和高毛利率。公司拥有超 16000 种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小鼠模型,位居行业首位。2019 年公司大规模开展“斑点鼠计划”, 构建小鼠所有蛋白编码基因的敲除品系库,涵盖肿瘤、代谢、免疫、发育等研究方向,并 于 2020 年末实现了 KO/CKO 小鼠模型的产品化供应,显著的压缩了交付周期,降低了费 用,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拉升了公司综合毛利率。

布局国内主要市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服务客户超 1000 家。公司主营产品是小鼠模型, 存在活体运输半径,目前,除南京本部外,公司在常州、成都、佛山及大兴建有子公司或 分支机构,并逐步推进生产基地建设,预计未来各地生产基地将充分发挥作用,助力公司 发展。公司同时在美国和欧洲布局,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18 年至 2020 年公司境外营业 分别为 73 万元、298 万元、1144 万元,对公司贡献逐年上升。

6. 风险提示

6.1. 行业增速不及预期

科研试剂产品的研究开发需要长期的工艺技术积累,研发流程包括立项、评审、配方设计、 工艺路线开发、分析方法开发、研发小试、工艺路线优化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关 系到研发成败。新产品研发失败可能导致新增试剂品种速度低于预期,进而导致销售收入 增长缓慢或销售规模下降,行业增速不及预期。

6.2. 进口替代速度不及预期

目前,外资企业控制着国内科研服务市场 80%以上的市场份额,跨国巨头企业一般通过对 外并购的方式降低竞争,而国内科研试剂市场主体以经销商和贸易商为主,大都倾向于通 过代理外资品牌以价格竞争的方式快速做大市场,国产科研服务企业对进口替代的速度存 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详见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